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師琰 倫敦報道
紅海,這條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海上貿易通道,突然變成令人膽寒的“航行禁區”。
利用把守紅海的南咽喉一側的地利之便,葉門胡塞武裝組織近日對往來紅海咽喉曼德海峽的商船發動了100多次無人機和飛彈襲擊,令這條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海上貿易通道突然變成令人膽寒的禁區。
胡塞武裝聲稱,其目标是以色列相關船隻——以圖施壓以色列在加沙停火。但是,感受到安全威脅的承運人紛紛宣布選擇繞道非洲好望角,運費和保險費毫無懸念齊飛漲,托運人忙着心疼延誤和損失,等米下鍋的埃及政府則隻能對着過河費收入銳減的蘇伊士運河默默歎氣。
在2023年即将結束之際,誰也沒想到,這個盤踞在阿拉伯半島最貧窮國家西海岸線20年的葉門反政府武裝将以哈戰争更新成了影響世界經濟的突發性危機,且沒人知道危機會持續多久。
12月24日,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宣布準備恢複旗下船隻紅海航行,瞬間增加了市場對這場危機有望迅速解決的信心。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這兩天已有數艘大型集裝箱船在軍艦護航下順利通過曼德海峽,超過17艘集裝箱船重新掉頭駛向紅海。“實際上,紅海區域的航運至今從未中斷,每天還是有大量各國商船通行,”一位英國公司資深管理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隻是在該海域航運風險劇增後,相對于油輪和散貨輪,高貨值的集裝箱船所冒風險太大,是以各航運巨頭的集裝箱船選擇繞行好望角,但同一家公司的繞航指令也是根據每艘船具體情況定的,沒有哪家公司會全部繞航。”
雖然來自國際海軍聯盟的護航安全措施已就位,但紅海的總體風險顯然并未消除。馬士基也承認,如果船員安全受到威脅,将重新評估局勢并再次啟動繞航計劃。
12月25日,埃及調停哈馬斯撤出加沙軍事力量的努力失敗。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在議會特别會議上表示,該地區的戰鬥“尚未接近結束”,他面對遭哈馬斯劫持人質的家屬們發誓,他将“搖晃每棵樹,翻起每塊石頭,把所有被綁架的人帶回來”。
航運重回“淚之門”
東非大裂谷這條地球上最大的傷疤在2000萬年前開始向北延伸,非洲闆塊與阿拉伯闆塊分離,之間的裂谷沿海槽形成紅海。狹長如細紡錘的紅海,向北通往地中海,向南經曼德海峽連接配接亞丁灣與印度洋。自1869年蘇伊士運河建成,這裡便逐漸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亞歐之間最短的航線見證着全球化奇迹。
如今經過這裡運輸的貨物占全球貿易的12%,包括全部集裝箱船運輸量的30%和約9%的原油與天然氣。
最窄處僅18英裡寬的曼德海峽全稱巴布-埃爾-曼德(Bab el-Mandeb),阿拉伯語的意思是“淚之門”,一說是此地貌由地震形成,當時許多人被淹死;一說是因該海峽航道複雜,礁石密布,沉船累累,讓人流淚。胡塞武裝就控制着海峽東側。
11月19日,胡塞蒙面武裝人員從直升機跳上路過此地的集裝箱船“銀河領袖”,扣押了這艘船及25名船員,至今未放行。該船隸屬一家英國公司,由日本郵船營運,表面看與以色列并無關系,但船東的母公司屬于一位以色列商人。
各方譴責聲中,胡塞武裝反而加大襲擊頻次,到12月15日,馬士基、郝伯羅特、地中海航運旗下集裝箱船均遭襲擊。其後,各大班輪公司相繼宣布暫停該區域航行,決定繞航好望角。
過去幾天,中遠海運銀河輪(COSCO SHIPPING GALAXY)被一些國内社交媒體網絡誤傳“孤身闖虎穴”,逆流而行通過了胡塞武裝控制的曼德海峽。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船訊網實時船舶航行記錄顯示,銀河輪14日從北向南進入蘇伊士運河,17号在安全水域等待指令,19号從紅海中部蘇丹港附近掉頭重新開往蘇伊士運河,24日再次繳納通行費,目前位于東地中海向西行駛,預計将于1月22日抵達新加坡港。
蘇伊士運河通行一次費用不菲。有業内資深人士對21記者估算,像這種2.1萬TEU(20英尺标準集裝箱)的超大集裝箱船,滿載狀态下西行收費超過160萬美元,東行收費超過120萬美元。但對航運公司來說,“航行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考量”。
一艘2萬标箱的船日租金在6萬美元以上,而改道好望角将使南亞-美國航程增加7天,亞歐航程增加10天左右,加上繞行增加的燃油費,每艘船額外的過境和燃料成本也要200萬美元左右。
前述船東公司人員解釋說:“繞航的船首要考慮是和以色列是否有關聯,保險公司是否同意其進入紅海區域,其次也要綜合考慮船舶運作成本和貨值等因素。”
船舶在通過高風險地區航行時必須通知保險公司并支付額外費用。12月初,航運公司支付的這種風險溢價僅為船舶價值的0.07%,但最近已上升到約0.5%~0.7%;與以色列有關聯的船舶費率上漲250%,一些保險公司還拒絕承保。
綜合權衡後也有一些船隻并未改道,繼續在紅海航行,部分船上配備專業安保公司武裝警衛,以防被胡塞武裝劫持。
一夕之間,相關航線集裝箱報價飙漲數倍。由于擔心航行中斷造成排程混亂,運往世界其他地區的航線也水漲船高。大多數承運人在提單中援引了不可抗力條款,賦予他們放棄貨物的權利。附加費也來了。
上周四,馬士基通知,對從中國前往北歐的20英尺集裝箱征收額外200美元“過境中斷附加費”;從2024年1月1日起,必須再支付500美元旺季附加費。地中海航運随後也宣布類似附加費。
希望以武力震懾以色列及西方支援者的胡塞武裝或許沒有想到,他們在紅海的行為正推動航運公司股價飙升,并提高了船主的盈利能力。
以色列集裝箱運輸公司ZIM自上個月對紅海船隻襲擊以來股價上漲50%,馬士基股價上漲約20%,郝伯羅特股價漲17%。
“如果你回到1967年那場導緻蘇伊士運河關閉的戰争,就會看到運費飙升,那是航運的黃金時代,是奧納西斯(注:已故希臘船王、前世界首富)的時代。”資産管理咨詢公司Breakwave Advisors創始人John Kartsonas說。
上一次巴以沖突影響紅海航運,還是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争,埃及在戰争爆發時關閉了蘇伊士運河,八年後才重新開放。
在John Kartsonas看來,如果長達幾個月船舶在紅海都難以通過,那将是船東和航運公司的有利環境。
但這一次似乎不用等那麼久。越來越多的集裝箱船正傳回紅海航線。
據21記者查詢确認,在法國海軍護衛下,法國達飛旗下新加坡船籍的APL Salalah輪已順利通過曼德海峽駛進紅海海域,12月25日到達沙特吉達港,26日繼續開往蘇伊士運河。
達飛旗下馬耳他船籍的CMA CGM AQABA輪目前正從紅海駛出。預計27日到達肯亞蒙巴薩港。
在美國海軍護航下,馬士基旗下美國船籍的Maersk Seletar輪也通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預計将于12月31日抵達西班牙阿爾赫西拉斯港。
另一艘馬士基旗下丹麥船籍的METTE MAERSK也于12月24日更改此前航線折返北上,預計2024年1月2日到達蘇伊士運河。
達飛旗下賴比瑞亞船籍的CMA CGM CONGO目前也通過了曼德海峽,正在前往吉達港。
長榮海運從希臘船東租用的THESEUS懸挂馬耳他國旗,從新加坡出發,通過曼德海峽進入紅海,12月26日到吉達港。
馬士基旗下丹麥船籍的MAERSK LONDRINA輪更是一波三折,經曆了兩次掉頭。該船本于12月18日從紅海吉達港出發前往亞洲,後掉頭重走蘇伊士運河準備南下繞航,但12月25日在地中海再度折返,預計26日到達埃及塞德港,再過蘇伊士運河傳回紅海。
胡塞困境
45歲的侯賽因·胡塞(Hussein al-Houthi)在對葉門政府發動武裝挑戰并殒命的那個秋天怕是無法想到,他創立的組織僅在19年後就有能力讓全世界矚目并嘗到苦頭。
侯賽因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成立組織,其後逐漸壯大。2004年9月,侯賽因死于一場與葉門政府軍的沖突。為了紀念哥哥,接手的阿蔔杜勒(Abdul Malik al-Houthi)将該組織更名為胡塞。胡塞武裝2014年占領葉門首都薩那,此後葉門政府軍與胡塞武裝陷入曠日持久的内戰。
按聯合國資料,到2022年初,内戰已造成葉門約37.7萬人死亡,400萬人流離失所。至今葉門的3000多萬人口大多數都生活在胡塞武裝控制的地區。除了首都薩那和葉門北部,胡塞也控制着戰略要地紅海海岸線。
胡塞武裝在控制區收稅印錢,并宣布自己是對以色列、美國和更廣泛西方“抵抗軸心”的一部分,視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為同盟。
聯合國安理會資料顯示,到2010年,包括武裝部隊和手無寸鐵的支援者在内,胡塞武裝有10萬至12萬名追随者。
但特拉維夫大學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執行主任特拉伊滕貝格教授(Manuel Trajtenberg)認為,胡塞有大約30萬至40萬名活躍成員,而且在海上表現出廣泛的能力,包括使用無人水面車輛和無人機攻擊往返紅海的船隻,以及埋設海軍地雷和發射反艦飛彈。
特拉伊滕貝格教授指出,今天的全球貿易,特别是在集裝箱運輸領域,已從國家航運公司網絡演變成一個全球和國際矩陣網絡,其複雜性和範圍以及船舶規模是前所未有的,今天的船舶為一系列國際目的地運送貨物,而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胡塞試圖攻擊與以色列有聯系的船隻,對亞洲和地中海、歐洲甚至美國之間的所有全球海上貿易均構成威脅。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離開白宮前一天,簽署了将胡塞武裝列入美國外國恐怖組織(FTO)名單的檔案;但拜登進入白宮第二個月,他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就将胡塞武裝從外國恐怖組織的名單中删除了。
現在這種做法被拎出來質疑。白宮發言人也表示,正考慮是否将胡塞武裝重新列入恐怖組織名單。如果被指定,故意向胡塞武裝提供“物質支援或資源”将是一種犯罪。
反恐分析師和中東事務研究員法德(Erfan Fard)認為,指定為FTO對胡塞武裝的實際影響其實“很有限”。
法德指出,胡塞最近的行動符合其長期戰略,這些行動由國内政治考慮以及反對以色列的立場驅動,為胡塞武裝的多個目标服務。
胡塞武裝希望,對商船的攻擊是代表巴勒斯坦人的戰鬥,将提高他們在葉門乃至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和受歡迎程度。
法德建議應仔細考慮将胡塞指定為恐怖組織的潛在後果,他說,國際社會需要深思熟慮審議與合作,有責任以平衡和負責任的方式解決複雜的胡塞困境。
如何維護航運安全?
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終于通過一項允許增加進入加沙援助的決議。經過一周為避免美國否決的激烈談判,阿聯酋送出的最終提案呼籲各方“為可持續停止敵對行動創造條件”,美國這回投了棄權票,放行該提案;俄羅斯也投了棄權票,以示對早先要求停火的草案被削弱的抗議。
但以色列并未是以停下進攻加沙的腳步,胡塞武裝對紅海船隻的新一輪襲擊也接踵而至。12月23日,兩枚反艦彈道從胡塞控制的葉門地區發射到南紅海的國際航道,兩艘商船報告受襲,這被認為是自10月17日以來胡塞武裝對商業航運的第14次和第15次襲擊。
馬士基之是以不受影響,在24日宣布将安排船隻重返紅海,在其聲明中概述的理由是公司“已得到确認,之前宣布的多國安全倡議繁榮守護者行動(OPG)現已建立和部署,以允許海上貿易通過紅海-亞丁灣”。
美國上周宣布這個名為“繁榮守護者行動”的多國海軍聯盟,在紅海和亞丁灣巡邏,以對付“紅海國際高速公路上的土匪路霸”,保護過往商船。兩天後參與的國家從10個增加到20個,但西班牙卻澄清不會單方面參與紅海行動;澳洲拒絕了美國在紅海部署軍艦的請求,僅增派六名軍人駐守巴林;還有至少8個參與的國家拒絕被公開點名。
實際上,多國海軍特遣部隊已在葉門海岸行動數周,美國、英國和法國軍艦都攔截了胡塞無人機和飛彈。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專家Emile Hokayem認為,如果胡塞武裝繼續襲擊商船,美國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大要求摧毀胡塞軍事基地的壓力,而美國最不希望的就是被拖入葉門内戰。
胡塞武裝情報部長Dhaif Allah Al-Shami則威脅稱,任何參與美國上司的國際海上聯盟的國家都将成為其目标。他稱:“即使整個世界聯合起來阻止我們,這也不會奏效。随着(多國軍事)聯盟圈子的擴大,我們的目标也會擴大。”
胡塞武裝發言人表示,如果美國及其盟友繼續行動,紅海将成為一個“燃燒的舞台”,并敦促紅海沿岸國家認識到威脅其國家安全的危險。
不必提醒,紅海沿岸國家已深深體會到了危局。12月18号剛獲得第三個任期的埃及總統塞西(Abdel-Fattah al-Sisi)正苦于應對本國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洋蔥一年漲價423%,肉類上漲84%,茶葉上漲78%,黑市美元兌埃及鎊已經到了1:50,遠超官方匯率。自以哈沖突以來,以色列暫停對埃及天然氣出口,迫使埃及政府不得不在全國範圍内實施滾動停電。旅遊業占埃及GDP的5%,10月以來遊客預訂量急劇下降。上一财政年度蘇伊士運河獲得了創紀錄的94億美元過河費收入,對紅海商船的襲擊若繼續,埃及将損失可觀的收入。
胡塞武裝的襲擊幾乎達到了封鎖以色列埃拉特港的目标,該港收入下降了85%,向以色列運送貨物的成本也上升了,但埃拉特僅處理以色列約5%的海運貿易,95%的以色列海運貿易量是通過兩個位于地中海的港口進行的。
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約三分之二葉門人依賴援助生存,自胡塞武裝發動襲擊以來,葉門的運費也增加了50%以上。80%以上糧食依靠進口的葉門,過去五年一籃子主食價格已上漲四倍。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