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懷水 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新年将至,多個領域的最新資料顯示,中國經濟持續恢複向好,“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力量持續積聚。
回首2023年,一樁樁國内财經大事件串聯起經濟發展的軌迹,描繪出經濟發展的新藍圖……
經特邀專家評審,我們遴選出2023年十大國内财經新聞,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過往,奮進新的征程。
NO. 1
中美元首會晤
2023年11月14日至17日,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上司人非正式會議。
NO. 2
“新質生産力”概念提出
“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積極培育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增強發展新動能。”——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首次提出這一重要概念,引發海内外高度關注。
NO. 3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
适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
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确,适應大陸房地産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适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2023年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根據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于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加快研究建構房地産業新發展模式。
2023年8月,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标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
NO. 4
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2023年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随後,各個政府職能部門接連發聲。2023年9月,《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對外釋出,将“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列為下一步财政重點工作安排。
NO. 5
中央财政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準許國務院增發國債和2023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明确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
NO. 6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出台
2023年7月19日,被稱為“民營經濟31條”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正式釋出。随後,一批含金量滿滿的政策集中出台,着力營造民營企業“海闊憑魚躍”的良好環境。
NO. 7
“多箭齊發”活躍資本市場
2023年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相關部門相繼出台多項重磅政策,具體包括: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證券交易經手費下調、階段性收緊IPO節奏、量化交易監管加強、适度放寬上市公司回購基本條件、完善優化現金分紅監管制度、史上最嚴“減持新規”、上調融券保證金比例等。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再提活躍資本市場。
NO. 8
全面注冊制開啟
2023年2月17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正式實施。這一重大改革,意味着注冊制推廣到全市場,标志着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為資本市場服務高品質發展打開更廣闊的空間。
NO. 9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低位運作
2023年前11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其中11月份,受食品、能源價格波動下行等因素影響,CPI同比下降0.5%,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2023年CPI同比增速最高點出現在1月份,達到2.1%,緊接着在2月、3月、4月連續下降,随後基本維持在-0.5%至0.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低位運作。
NO. 10
中國汽車出口
首次超日本成世界第一
2023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1至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28萬輛,同比增長37.8%。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近100萬輛,同比增長近100%。出口快速增長,為外貿注入新動能。第三季度,全球市場65%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來自中國。
十大國内财經新聞點評
張燕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2023年是中國三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複發展的一年,《每日經濟新聞》組織專家學者評選出十大國内财經新聞,不僅具有代表性、權威性,也突出了财經新聞的時代特征。
第一條中美元首會晤。在俄烏沖突、巴以沖突先後爆發之際,中美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有利于穩定中美關系,對穩外資穩外貿也有重要意義。
第二條“新質生産力”概念提出。這是決定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關鍵因素,即相對生産率的增長能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結構轉換和模式轉換。
第三條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适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會議指出,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适應大陸房地産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适時調整優化房地産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有利于建構新發展模式。
第四條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2023年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第五條中央财政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對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質增效提供了新支撐。
第六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出台。民營經濟在占用不到30%的國家礦産資源和政府科技資源,不到40%的國家金融資源的情況下,創造了全國50%以上的投資、稅收,60%以上的GDP和70%以上的科技創新産品。相關政策的出台對改變這種局面創造有利條件。
第七條“多箭齊發”活躍資本市場。為下一年資本市場助力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增加居民财産性收入、分散化解系統性風險創造條件。
第八條全面注冊制開啟。标志着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新階段,為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第九條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低位運作。CPI資料揭示了2023年需求不足是主要沖突,這也成為下一年宏觀政策發力的主攻方向。
第十條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日本成世界第一。大陸汽車曾被評估為相當長時期内難以形成國際競争力的産業。如今,“中國汽車出口成世界第一”成為改革開放45年來經濟發展的一個标志性事件。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