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官宣汽車技術釋出會,但雷軍為何非要造車?

作者:白蘿蔔科技

小米已經正式官宣,28日将舉行了汽車技術釋出會,此次汽車技術釋出會上,不會釋出小米汽車,将以小米汽車技術為主。

小米汽車釋出會可能會在2024年第一季度釋出,等到工廠、門店等都準備好的情況下,小米汽車可能才會上市,這就能夠直接開啟預定、銷售、傳遞等。

在手機領域内,小米已經做到全球第三,銷量僅次于三星蘋果。在國内高端市場,小米14系列也占有一席列之地。

小米官宣汽車技術釋出會,但雷軍為何非要造車?

按道理說,小米應該進一步向高端市場進軍,但雷軍為何卻選擇了造車了。

其實小米造車,基本也是因為手機業務。

首先,小米手機業務基本上到了天花闆,想在銷量上超越蘋果和三星,這基本上是不可能實作的,原因是缺乏高端屬性,無法在高端市場站穩腳步。

三星幾乎掌握了整個手機産業鍊,是以三星在高端市場很穩;蘋果自研了系統、晶片,并建立了封閉生态,保證了iPhone的體驗,讓iPhone成為高端市場的王者。

小米官宣汽車技術釋出會,但雷軍為何非要造車?

華為有自研晶片和通訊技術,再加上,華為出色的研發能力,創新性的功能,華為拿下了衆多高端份額,手機銷量一度成為全球第一。

也就是說,隻有拿下了高端市場,才有望成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手機廠商,小米目前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也很難具備。

小米自研澎湃處理器,最後放棄了;OPPO解散哲庫團隊,可見壓力有多大;這意味着小米想在晶片方面突破實在太難,即便自研成功,量産也會成為問題。

缺少晶片、系統等核心技術,小米手機難站穩高端市場,保住第三已經很不錯了。

小米官宣汽車技術釋出會,但雷軍為何非要造車?

其次,電動汽車産業鍊已經成熟,造車對于資本而言,并不算是一件難事,自然難不倒小米,還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小米手機的銷量。

關鍵是,汽車利潤更可觀,通過汽車帶來的利潤,可以反哺手機業務,進而在晶片、系統方面,有機會實作突破。

例如,理想汽車第三季度傳遞10.51萬輛新車,實作營收346.8億元,淨利潤為28.1億元。

小米2022年銷售1.5億台手機,淨利潤僅為85.18億元,今年雖然大幅度上漲,但全球手機銷售疲軟已經成為事實,小米需要新的利潤增長點。

小米官宣汽車技術釋出會,但雷軍為何非要造車?

關鍵是,電動汽車是未來趨勢,會成為下一大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點,小米就是站在移動網際網路風口上起來的企業,自然不願意錯過電動汽車的風口。

最後,造車已經成為手機廠商争相進入的新領域,谷歌研發自動駕駛汽車,蘋果也在秘密研發汽車,希望汽車具備完全自動駕駛能力。

華為已經全面進入汽車領域,雖然不親自造車,但能夠向汽車廠商提供完整的汽車解決方案,并推出了問界M5、問界M7等多款智選車型。

小米官宣汽車技術釋出會,但雷軍為何非要造車?

三星在歐洲擁有大量與自動駕駛相關的技術專利,消息稱,三星下場造車是早晚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米造車自然也就順理成章。

關鍵是,汽車電動化,大大降低了造車門檻,讓更多企業有能力進入汽車行業。用羅老師評價手機廠商的話說就是,都是供應鍊的技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