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宋美齡身邊的日子——機要秘書張紫葛詳談宋美齡 (16)

誦《國殇》慘烈淚下

  從陸軍總醫院回到婦指委,已是下午五時半。大家隻好午飯、晚餐合并舉行。宋美齡也和大家一起到了飯廳,利用這個時間向陳紀彜布置明天勞軍的事情,便和陳紀彜、小陳、我和陳琪媛坐在一桌吃飯。

  宋美齡說話向來簡單扼要,不多一會兒就說完了。大家不言不語,一心進食。她吃完一小碗飯就放下了碗筷。陳慧麗問:“夫人,你怎麼隻吃這麼一點兒?”

  “餓過頭了,不大想吃。”她卻不離開,靠着椅背,跷起二郎腿,睫毛微垂,瞅着大家,似在欣賞我們吃飯,也像在想心事。陳紀彜也隻吃了一碗就放下了筷子:“唉,那個傷兵訴說的死守田家鎮的血戰情景一直在我腦子裡,炮火連天,将士屍橫遍野……我簡直吃不下……”

  其他桌上好些小姐也附和,說是今天感觸很深。想到那些陣亡将士,忍不住淚如雨下。

  有幾位小姐和我開玩笑:“隻有小張麻木不仁,無動于衷!”“這個人最是鐵石心腸,你看他,照樣狼吞虎咽,一氣吃了四大碗!”

  我放下碗筷:“小姐們,我可比你們更有動于衷咧!那傷兵訴說時,你們都在淌眼淚,可我,在默誦屈原的《國殇》,這比哭泣沉痛百倍!……”

  于是我朗誦了《國殇》,又譯述為現代漢語,再回過來慢聲重情地念出原文的最後幾句: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以視死如歸的英勇精神,進行着無尚威武的戰鬥;始終剛強,不可淩辱!為國捐軀的英靈啊,即使在神鬼的世界,也永遠是氣吞山河的民族英雄!

  宋美齡贊道:“好,好,屈原不愧是偉大的愛國詩人。用這篇文章來描寫我們抗日将士的英勇奮戰,實在再好不過了!”

有一位小姐說:“屈原寫得好,可那是屈原寫的,不是你小張的感情呀!”

  我說:“小姐們,我是親眼目擊了抗日将士視死如歸的血戰實情的!你們到過保衛大武漢的最前線,親身經曆過黃梅縣城的攻守戰嗎?”

  接着,我慷慨陳詞,簡單說了我在保衛大武漢的戰役中,怎樣參加學生宣傳隊,到前線慰問,剛好碰上了黃梅縣城的攻守戰。

  有幾個小姐還要說我吹牛:“哪有比田家鎮血戰更慘烈的戰鬥呢?”

  宋美齡說:“孩子們,你們少見多怪了!小張沒有吹牛,黃梅縣城的攻守戰,比死守田家鎮要塞更慘更烈。不過,論戰績,田家鎮的戰績要高些。從台兒莊大捷之後,日軍就猛撲武漢,我們便開始了保衛大武漢的偉大戰役。唉,多少可歌可泣的戰鬥啊!……”

  大家要求宋美齡講講這次戰役的實況。她推不過,叫我給大家詳細講講黃梅縣城的戰鬥。我說:“假如你不是累得打不起精神,最好還是請你給大家講講保衛武漢的整個戰役。”因為隻有她才洞曉戰役全局。

  她陡地來了精神,睜大眼:“誰說我累得不行了?”

  她的語言平靜簡捷,卻又充滿感情。二十來分鐘的叙述,便讓我們對保衛武漢的整個戰役得到了明确的印象。

  她最後說:

  “論一時一地的得失,我們保衛大武漢的戰役失敗了,武漢終于淪陷了嘛。然而,論長期抗戰以獲最後之勝利,論伸張國魂,論展示我中華民族之偉大氣概,則我們是大大勝利了。經過台兒莊大捷之後的保衛大武漢戰役,我們徹底粉碎日本帝國主義妄想短期滅亡中國的荒唐夢,使他們付出了巨大的損失。從日軍留下的屍體搜到的日記裡,日寇官兵都驚歎:‘沒想到中國兵會這樣頑強。’‘我們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傷亡。’‘一直沒見到有一個中國兵投降。’‘大學營的将軍們滅亡中國的設想,隻能是可笑的幻夢。’‘中國這個民族絕對不可征服。’‘我們活着回國的希望十分渺茫。’”

宋美齡又說:

  “歐美許多記者和評論家都驚歎:‘中國這個遠東睡獅醒來了!’‘睡獅怒吼了!’……但是,我們的勝利,是四十多萬将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你們知道,我對慰勞将士很積極,我對傷兵特别有感情,為什麼?就為這個!我們的傷兵是在浴血奮戰中負了傷的,是與那些千千萬萬為國捐軀的将士并肩奮戰幸存下來的!見到他們,我就想起了那千千萬萬倒下去的英勇将士……我是親眼目睹過他們英勇殺敵的。”

  她說:“前年,在淞滬前線勞軍,雖然差點給日本飛機炸死,卻是隻到過前線的營、連指揮所。在武漢戰役中,我親自到過前線。從長江南邊直到馬當要塞,北岸直到黃梅縣城的前沿陣地我都去過。我到黃梅前線,大概和小張他們學生宣傳隊差錯一天。我也親眼目睹我們攻黃梅縣城的戰鬥。”

  她嗓音更趨低沉壓抑:

  “我們的軍官、士兵,真是萬衆一心,前赴後繼。旅、團、營長親自端起機槍,沖在士兵的前頭,士兵們挺起上刺刀的步槍,提起拉着火線的手榴彈,硬朝着敵人炮火密集的地方沖鋒,喊聲震天,硝煙彌空……敵人的火力太強,我們的将士排排栽倒在血泊中了,可是第二梯隊的将士,又踏着他們的血迹,跨過他們的屍體,更勇猛地沖向敵人……悲慘極了,壯烈極了!——快一年了,他們視死如歸,沖鋒陷陣的情景,總是時常浮現在我的眼前!”

  她那早已濕潤的眼眶裡,淚水奪眶而出:“孩子們,想想吧!這四十多萬将士,以及台兒莊大捷、淞滬抗戰以來,在各個戰場犧牲的将士,哪一個不是他媽媽的愛兒?哪一個不是他媽媽十月懷胎、嬌嬌寶寶辛苦帶大的?哪一個沒有父母兄弟姊妹?哪一個沒有自己的愛情?他們為了民族的生存,為了保衛袓國,為了千百萬婦女兒童和子孫後代,英勇地獻出了生命!……”

  她淚如雨下,再也說不下去了。在場的小姐、太太們,全都熱淚縱橫,有的甚至聲淚俱下。

  這是1939年的5月。半個世紀之後,我有機會看到有關史料。這些史料記載一一證明了宋美齡的叙述。例如,它在記載田家鎮要塞之戰時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