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宋美龄身边的日子——机要秘书张紫葛详谈宋美龄 (16)

作者:近代史飙车

诵《国殇》惨烈泪下

  从陆军总医院回到妇指委,已是下午五时半。大家只好午饭、晚餐合并举行。宋美龄也和大家一起到了饭厅,利用这个时间向陈纪彝布置明天劳军的事情,便和陈纪彝、小陈、我和陈琪媛坐在一桌吃饭。

  宋美龄说话向来简单扼要,不多一会儿就说完了。大家不言不语,一心进食。她吃完一小碗饭就放下了碗筷。陈慧丽问:“夫人,你怎么只吃这么一点儿?”

  “饿过头了,不大想吃。”她却不离开,靠着椅背,跷起二郎腿,睫毛微垂,瞅着大家,似在欣赏我们吃饭,也像在想心事。陈纪彝也只吃了一碗就放下了筷子:“唉,那个伤兵诉说的死守田家镇的血战情景一直在我脑子里,炮火连天,将士尸横遍野……我简直吃不下……”

  其他桌上好些小姐也附和,说是今天感触很深。想到那些阵亡将士,忍不住泪如雨下。

  有几位小姐和我开玩笑:“只有小张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这个人最是铁石心肠,你看他,照样狼吞虎咽,一气吃了四大碗!”

  我放下碗筷:“小姐们,我可比你们更有动于衷咧!那伤兵诉说时,你们都在淌眼泪,可我,在默诵屈原的《国殇》,这比哭泣沉痛百倍!……”

  于是我朗诵了《国殇》,又译述为现代汉语,再回过来慢声重情地念出原文的最后几句: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以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进行着无尚威武的战斗;始终刚强,不可凌辱!为国捐躯的英灵啊,即使在神鬼的世界,也永远是气吞山河的民族英雄!

  宋美龄赞道:“好,好,屈原不愧是伟大的爱国诗人。用这篇文章来描写我们抗日将士的英勇奋战,实在再好不过了!”

有一位小姐说:“屈原写得好,可那是屈原写的,不是你小张的感情呀!”

  我说:“小姐们,我是亲眼目击了抗日将士视死如归的血战实情的!你们到过保卫大武汉的最前线,亲身经历过黄梅县城的攻守战吗?”

  接着,我慷慨陈词,简单说了我在保卫大武汉的战役中,怎样参加学生宣传队,到前线慰问,刚好碰上了黄梅县城的攻守战。

  有几个小姐还要说我吹牛:“哪有比田家镇血战更惨烈的战斗呢?”

  宋美龄说:“孩子们,你们少见多怪了!小张没有吹牛,黄梅县城的攻守战,比死守田家镇要塞更惨更烈。不过,论战绩,田家镇的战绩要高些。从台儿庄大捷之后,日军就猛扑武汉,我们便开始了保卫大武汉的伟大战役。唉,多少可歌可泣的战斗啊!……”

  大家要求宋美龄讲讲这次战役的实况。她推不过,叫我给大家详细讲讲黄梅县城的战斗。我说:“假如你不是累得打不起精神,最好还是请你给大家讲讲保卫武汉的整个战役。”因为只有她才洞晓战役全局。

  她陡地来了精神,睁大眼:“谁说我累得不行了?”

  她的语言平静简捷,却又充满感情。二十来分钟的叙述,便让我们对保卫武汉的整个战役得到了明确的印象。

  她最后说:

  “论一时一地的得失,我们保卫大武汉的战役失败了,武汉终于沦陷了嘛。然而,论长期抗战以获最后之胜利,论伸张国魂,论展示我中华民族之伟大气概,则我们是大大胜利了。经过台儿庄大捷之后的保卫大武汉战役,我们彻底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妄想短期灭亡中国的荒唐梦,使他们付出了巨大的损失。从日军留下的尸体搜到的日记里,日寇官兵都惊叹:‘没想到中国兵会这样顽强。’‘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一直没见到有一个中国兵投降。’‘大本营的将军们灭亡中国的设想,只能是可笑的幻梦。’‘中国这个民族绝对不可征服。’‘我们活着回国的希望十分渺茫。’”

宋美龄又说:

  “欧美许多记者和评论家都惊叹:‘中国这个远东睡狮醒来了!’‘睡狮怒吼了!’……但是,我们的胜利,是四十多万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你们知道,我对慰劳将士很积极,我对伤兵特别有感情,为什么?就为这个!我们的伤兵是在浴血奋战中负了伤的,是与那些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的将士并肩奋战幸存下来的!见到他们,我就想起了那千千万万倒下去的英勇将士……我是亲眼目睹过他们英勇杀敌的。”

  她说:“前年,在淞沪前线劳军,虽然差点给日本飞机炸死,却是只到过前线的营、连指挥所。在武汉战役中,我亲自到过前线。从长江南边直到马当要塞,北岸直到黄梅县城的前沿阵地我都去过。我到黄梅前线,大概和小张他们学生宣传队差错一天。我也亲眼目睹我们攻黄梅县城的战斗。”

  她嗓音更趋低沉压抑:

  “我们的军官、士兵,真是万众一心,前赴后继。旅、团、营长亲自端起机枪,冲在士兵的前头,士兵们挺起上刺刀的步枪,提起拉着火线的手榴弹,硬朝着敌人炮火密集的地方冲锋,喊声震天,硝烟弥空……敌人的火力太强,我们的将士排排栽倒在血泊中了,可是第二梯队的将士,又踏着他们的血迹,跨过他们的尸体,更勇猛地冲向敌人……悲惨极了,壮烈极了!——快一年了,他们视死如归,冲锋陷阵的情景,总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她那早已湿润的眼眶里,泪水夺眶而出:“孩子们,想想吧!这四十多万将士,以及台儿庄大捷、淞沪抗战以来,在各个战场牺牲的将士,哪一个不是他妈妈的爱儿?哪一个不是他妈妈十月怀胎、娇娇宝宝辛苦带大的?哪一个没有父母兄弟姊妹?哪一个没有自己的爱情?他们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保卫袓国,为了千百万妇女儿童和子孙后代,英勇地献出了生命!……”

  她泪如雨下,再也说不下去了。在场的小姐、太太们,全都热泪纵横,有的甚至声泪俱下。

  这是1939年的5月。半个世纪之后,我有机会看到有关史料。这些史料记载一一证实了宋美龄的叙述。例如,它在记载田家镇要塞之战时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