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問界VS理想,相逢新戰場|钛度車庫

作者:钛媒體APP
問界VS理想,相逢新戰場|钛度車庫

當李想提出理想 L9“500 萬以内沒有對手”,餘承東直接為問界 M9 喊出“1000 萬以内最好的SUV”的名号。

盡管都是營銷造勢的噱頭,但理想 L9 和問界 M9 之間對壘卻也是擺在台面上的事實。

釋出會上,餘承東演講 PPT 中将庫裡南、邁巴赫 GLS、寶馬 X7 等産品作為對标車型,但從問界 M9 的售價區間來看,其增程版的真正對手更接近理想 L9,而純電版的對手則是理想 MEGA、蔚來ES8 等車型。

問界VS理想,相逢新戰場|钛度車庫

據悉,AITO 問界 M9 共推出四個版本——增程版 Max 和 Ultra 價格分别為 46.98 萬和 52.98 萬,純電版 Max 和 Ultra 價格分别為 50.98 萬和 56.98 萬元,增程版起售價比理想最貴的車型 L9 Max 貴一萬元。

上市兩小時,問界 M9 大定已經突破 1 萬台。問界和理想,再一次迎來交鋒。

對标理想 L9,也盯上了 MEGA

從車型外觀來看,問界 M9 和理想 L9 都屬于大型 SUV,車長均超過了 5.2m,軸距超過 3.1m,高度均為 1.8m,寬度有略微差異,問界 M9 為 1999mm,理想 L9 為 1998mm。

在配置上,問界 M9 和理想 L9 之間有一種“你有我優,你有我多”的較量。對于理想主打的“彩電冰箱大沙發”配置,問界 M9 給出了“一車十屏”之餘,還用上了車規級投影系統,在二排空間用上了 32 寸可升降式投影幕布,支援用遙控器,語音或者手機控制。

不僅如此,在兩款車型都用上了 HUD 擡頭顯示的基礎上,問界 M9 配備的 AR-HUD 能夠在 8.5 米處投射一個 75 英寸的巨幕觀影畫幅。

在“沙發”方面,問界 M9 相比理想 L9 多了女王副駕,并且在第二排采用了零重力座椅,支援放倒、翻折等操作。另外為了貫徹“車和家”的緊密聯系,問界 M9 乘員空間達到 2725mm,用華為的話說是“得房率更高”,且前、中、後排座椅配置統一,均有獨立的充電口、杯托、手機槽。

不過,問界 M9 盯上的并不隻是注重“冰箱彩電大沙發”的家庭使用者,對于 MPV 市場主打的行政需求使用者,問界 M9 也想分一杯羹。

問界VS理想,相逢新戰場|钛度車庫

問界 M9 的部配置設定置其實是針對商務人士群體推出,例如在主副駕駛以及第二排非零重力座椅後都配備了 HAUWEI Maglink,能夠無縫連接配接華為辦公類産品 MatePad。另外,餘承東提到問界 M9 用上了隐私聲盾技術,開啟後前排聽不到二排對話内容,能夠屏蔽 90% 對話資訊。

問界VS理想,相逢新戰場|钛度車庫

事實上,從問界 M9 提供的動力形式也不難看出,其瞄中的不僅僅是理想 L9 所在的市場。問界 M9 采用增程和純電雙動力版本,車輛用上了華為“巨鲸”800V 高壓電池平台,最高充電功率達 320kW,據悉充電 5 分鐘續航即可增加 150km。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首款純電産品 MEGA 前期預熱階段主打的賣點之一也在于充電速率,據官方消息,理想 MEGA 将搭載 5C 麒麟電池,可以實作充電 12 分鐘續航 500 公裡。

從各方面基礎配置來看,問界 M9 和理想 L9 、理想 MEGA 将正面過招,一個“新晉市場鲶魚”,一個是傳遞量節節開花的新勢力選手,孰勝孰敗,還未有定論。

考慮到問界 M9 和理想 L9 之間存在一年多的時間差,前者具備明顯的新品優勢,但從定價來看,問界 M9 的起售價比理想 L9 Max 高出貴一萬元。

不僅如此,钛媒體 App 注意到,問界 M9 在釋出環節提到的部分特色配置需要選裝,且價格均不低,例如零重力座椅、智能雷射投影系統、52 度電池包選裝費用均需要 2 萬元,某種程度上拉高了問界 M9 的整體售價。

“含華量” 最高的一款車

在“冰箱彩電大沙發”基礎能力之外,作為凝聚華為技術集大成者的問界 M9 ,其競争強項其實是車輛的智能化。

先看智駕硬體條件,問界 M9 和理想 L9 MAX 都配備了頂置式的雷射雷達,問界 M9 采用的是和智界 S7 一樣的新一代 192 線雷射雷達,具備 250m 探測能力;後者采用的是禾賽科技提供的 AT128,最遠探測距離為 200m。

其它配置上,問界 M9 采用了一顆 800 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3 顆 250 萬像素的攝像頭,還有 3 顆毫米波雷達和 12 顆超音波雷達,以及 4 顆開門防撞毫米波雷達。

在釋出會上,餘承東直接宣布将在今年 12 月底在全國城區實作城市 NCA,這無疑是此前宣布在 11 月底能夠實作高速、城市快速路 NCA 的一次重大更新。

問界VS理想,相逢新戰場|钛度車庫

從今年各家廠商開城舉措來看,多是從標明部分城市或者路線路程逐漸開放,華為一次性宣布在全國城區開放,可以說是最為激進的一家。

钛媒體 App 了解到,小鵬汽車城市 NGP 計劃在今年年底拓展至 50 城、蔚來NOP+ 年底開放 6 萬公裡路線路程等,理想則是提出在今年 12 月更新為 AD Max 3.0,全場景智能駕駛(NOA)可覆寫全國所有高速公路、城市環路及 110 個城市的城區道路,全場景輔助駕駛(LCC)可在全球範圍使用。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關于“全場景智能駕駛”,理想汽車并未明确是否指向廣義的城市 NOA。今年 4 月上海車展期間,理想宣布今年将在 100 城落地城市 NOA;到 8 月的成都車展,理想的宣傳口徑由“城市 NOA”更改為“通勤 NOA”,此次又變更口風,改為“全場景智能駕駛NOA”,最終将以什麼樣的智駕能力落地變得撲朔迷離。

華為與蔚小理在智能駕駛層面上的過招,還需要等到實際落地才能真正驗收。

智能座艙上,問界和理想都引進了大模型加持。問界 M9 讓盤古大模型賦能小藝,能夠提供實時的資訊和百科知識;而理想在本月初釋出的 OTA 5.0 中,為理想同學引入了 Mind GPT(理想自研的多模态認知大模型)的能力。

問界VS理想,相逢新戰場|钛度車庫

不過,基于華為在鴻蒙系統上的能力,華為鴻蒙座艙能夠支援車輛不同螢幕之間可以獨立運作,六款螢幕可以同時播放不同的内容,并且可以随意流轉,将視訊内容流轉到另外一個螢幕上,這基本上是手機廠商做車機的降維打擊。

與此同時,華為在問界 M9 上還用上了多項自研技術成果,例如 HUAWEI ARHUD 臨境擡頭顯示系統、HUAWEI XPIXEL 百萬像素智慧投影大燈等。

問界與理想,不止一戰

截至釋出會召開,M9 在預售達 50 萬元的價位上已經收獲了超 5 萬台的盲訂訂單,在上市兩小時後,大定訂單已經超過 1 萬台,這種轉換率無疑對後續上市的理想 MEGA 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事實上,問界與理想之間的較量早已存在,這也是李想曾親自蓋章承認的事實,其曾公開表示“2022 年三季度,問界 M7 的釋出和操盤,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殘了,我們從沒遇到過這麼強的對手。”

理想 ONE 與問界 M7 之間雖已經過去式,但新款問界 M7 與理想 L7 的較量還在進行時。今年 9 月,新款問界 M7 釋出,上市兩個半月拿到超過 10 萬的大定訂單,無疑對定位相近的競品車型理想 L7 造成一定威脅。

最新資料顯示,新款問界 M7 銷量已經達到 1.87 萬輛,超過理想 L7 的 1.49 萬輛(資料均為 12 月 1 日- 12 月 24 日的銷量資料)。

更為重要的是,在大量訂單面前,賽力斯并沒有陷入産能地獄,新款問界 M7 已經連續兩個月傳遞過萬,10-11 月傳遞量為 10547 輛、15242 輛,餘承東更是表示預計在 12 月份傳遞量會達到 2.3 萬輛,明年 1 月後實作每月傳遞超過 3 萬輛,進一步拉低了理想的傳遞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問界 M9 釋出會上,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新任總裁何利揚也親自上台介紹了目前的傳遞情況,其提到“産能已達每月 3 萬輛,可實作每 30 秒下線一輛新車。”這無疑是向外界對問界 M9 的傳遞信心打一劑強心針。

新款問界 M7 帶來市場沖擊顯而易見,甚至有消息傳出,“如何應對華為這一強敵”成為理想汽車秋季戰略會的一大讨論話題。

華為賦能的智駕能力更新是新款問界 M7 收割市場的一大利器。據悉,李想在戰略會議上反思:“智駕的全力投入晚了半年。但投入不足落下的課,隻能通過加強投入來解題。”

甚至于,這無形中加快了理想在智駕方面的動作。一個細節是,在新款問界 M7 在國慶期間漲勢瘋狂之時,理想汽車在 10 月 10 日放出了超 50 個智駕招聘崗位,涵蓋軟體算法,大模型等領域。

回到此次問界 M9,正如前文分析,其與理想 L9、理想 MEGA 都存在一定的競争次元,瞄中了同類型使用者群體。如今,問界 M9 已經交卷,市場也給出了積極回報,壓力再次給到理想。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作者 | 肖漫,編輯 |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