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問界M9:“華為完全體”拓展智能汽車産業“邊界”

問界M9:“華為完全體”拓展智能汽車産業“邊界”

2023年對于造車圈來說,無疑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價格戰一直是汽車制造企業之間競争的傳統手段,而今年的價格戰更是貫穿了整個年度,讓衆多廠商感受到了市場的壓力與激烈程度。

在市場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汽車制造商不得不尋求新的競争政策和價值增長點。步入下半年,“華為系”的集中爆發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并迅速搶占了造車圈的視覺焦點。在智能手機行業擁有獨一無二影響力的華為,如今正在将這種影響力複制到被視為下一個智能終端領域——智能汽車行業。

問界M9:“華為完全體”拓展智能汽車産業“邊界”

正值歲末年關,業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華為的鴻蒙智行。站在華為的角度,随着問界、智界系列車型的熱銷,未來華為智選車業務也将持續圍繞鴻蒙智行來加速。12月26日,在問界M9及華為冬季全場景釋出會上,鴻蒙智行年度最重磅産品,也是目前毫無争議的“華為完全體”——問界M9正式釋出,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46.98-56.98萬元。

何為華為完全體?

近年來,華為正以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前瞻的戰略布局,推動汽車産業與資訊通信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促進了新能源車和智能網聯車的發展,更是推動了整個中國汽車産業向智能化的革新邁進。

問界M9正是華為的戰略前瞻力、體系作戰能力,以及技術研發實力的最佳證明載體,對于未來中國智能汽車的商業發展模式,未來創新技術的研發與落地,問界M9如燈塔般給出了标準答案。

颠覆傳統,鴻蒙智行未來可期

這段時間以來,華為在各大熱搜的“出鏡率”空前高漲。

從問界新M7的全線爆單,到華為宣布車BU業務獨立,再到餘承東公開邀約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以及一汽加入新的合資公司。華為雖然不造車,但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引發整個汽車行業的關注。一家科技公司能對整個行業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是在此前從未發生過的。

而華為之是以能有這種行業内堪稱絕無僅有的熱度,很大程度上與鴻蒙智行颠覆傳統的商業模式有關。長久以來,傳統車企的商業邏輯在新興的造車哲學面前已顯得不那麼合拍。從基于燃油車的産業布局到網際網路化、智能化的生态營造,汽車行業正經曆着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在這個變革的關鍵時期,華為提出的新模式無疑為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方向。

從此前廣州車展上,鴻蒙智行以獨立展台參展開始,華為就開始為其智選車模式造勢了。其實,對于華為的智選車模式而言,今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或者說是多年積累下的“變現時刻”。

華為釋出的鴻蒙智行是對智選車模式的一次戰略更新,鴻蒙智行的理念不僅僅是智能汽車,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态系統。為此,華為與賽力斯汽車在跨界合作上開創新局面,打破了傳統汽車行業與高科技領域間的壁壘。通過這種合作,華為不直接造車,而是通過提供整車解決方案,包括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核心技術,以及在消費者領域的2C能力,以期推進智能汽車行業的更新轉型。

依托于華為三十年在通信、資訊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鴻蒙智行助力合作夥伴更好地融合和利用這些前沿技術,共同構築起一個高度協同、資源共享的産業鍊。這種模式不僅有效盤活了産能,為合作夥伴提供了成長上升的空間,同時也符合中國汽車産業的發展趨勢,使得華為智能汽車系列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在這一背景下,問界M9的問世顯得分外及時。作為鴻蒙智行戰略下的年度旗艦産品,問界M9內建了華為在ICT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僅展現了華為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技術實力,更彰顯了其對未來汽車商業模式深遠的洞察。

問界M9:“華為完全體”拓展智能汽車産業“邊界”

問界M9的推出,是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內建性、實用性的最佳證明,也是其深度協同産業鍊各方、推動産業共赢的有力産品。

從商業模式上來看,華為依托鴻蒙智行走出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從成果來看,除了智選車體系下車型的熱度高漲,其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展現了足夠的吸引力。

上一個能在車圈掀起如此效應的,還是2020年之前的特斯拉。彼時,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公認的“鲶魚”,間接引發了2014年前後興起的造車浪潮以及後來的新造車市值狂歡。

而如今,鴻蒙智行的出現不僅提高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影響力,也為整個行業的轉型更新提供了範例。我們有理由期待,随着鴻蒙智行與問界M9等的進一步發展,華為将在汽車行業掀起更大的波瀾,引領行業邁向一個新的發展節點。

代際領先,華為的“技術核心”

伴随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中國汽車産業也開始由“電動化”的上半場轉向“智能化”的下半場。同時,一場圍繞自主品牌沖高的博弈,也已悄然打響。

不難發現,今年自主品牌重磅打造了一批高端智能純電汽車,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這些車型無一例外都具備十足的科技含量:高算力、雷射雷達、智能座艙、空氣懸架,幾乎成為“高端化”的标配。

作為新玩家,華為在車圈内的鲶魚效應也開始随之顯現,這種“新玩家”與“圈外大佬”之間的博弈也進入白熱化階段,誰能長久占據車圈“頂流”,将成為未來的主要看點。

不過,與傳統車企孵化的高端子品牌不同,華為的領先地位展現在其作為全球先進的ICT解決方案提供商的“稀缺性”。相比傳統車企在智能化技術積累上的滞後,華為憑借在數字化領域的積澱,确立了在汽車智能化核心技術領域的代際領先地位。

這種領先得益于華為多年來高額的研發投入,以及擁有大量專注于ICT技術的頂尖人才。十年前,當智能化、網聯化尚處于起步階段時,華為就已經洞察到這一趨勢,并開始大規模投資于汽車智能化領域的研究與發展。每年超過100億元的研發投入和7000名直接參與研發的工程師,足以展現華為對這一領域的重視和決心。

特别是在智能駕駛技術和解決方案上,5000名研發人員的持續投入,彰顯了華為在智能車控、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智能電動等汽車核心技術領域的龍頭地位。這種技術沉澱確定了華為在汽車智能化核心技術領域能夠連續幾代保持領先,與傳統車企相比,華為展現的是更加全面和先進的技術支援能力。

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的這一紮實步伐,是其作為全球ICT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自然延伸,也正是其在數字化時代,以稀缺性領先角色的再一次證明。通過對技術研究的深度挖掘和大規模投入,華為不僅推動了汽車産業的智能化轉型,也為全球汽車市場注入了創新動力。

在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抓住發展機遇迅速崛起。從行業角度來看,随着以智能化為賣點的新車型不斷推出,消費者的購買訴求也從最初的尋求新鮮感,漸漸轉為理性的貨比三家。面對新能源滲透率逐年壘高的大趨勢,擺在一衆造車集團面前的共同課題是,如何以使用者需求變革為錨點,打造能為使用者帶來實際增益的體驗革新。

問界M9:“華為完全體”拓展智能汽車産業“邊界”

在這一點上,問界M9确實穩穩站在了關鍵節點之上。這款智能汽車不僅僅是華為技術實力的展現,更代表着全棧科技解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的高水準實作。對于問界M9,華為終端BG CEO、汽車智能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曾稱其“将重新定義1000萬元内最好的智能SUV”。

問界M9搭載了華為智能汽車全棧技術解決方案,将包括HUAWEI XPIXEL百萬像素智慧投影大燈、滿配十屏的鴻蒙座艙、HUAWEI ARHUD華為臨境擡頭顯示系統、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超維安全系統、華為途靈智能底盤、華為巨鲸800V高壓電動平台、全新小藝智慧助手、HUAWEI SOUND卓越系列、超級增程平台等在内的華為十大智能汽車黑科技全量上車。

在問界M9中,華為的技術核心得到了完整展現,從硬體到軟體,再到使用者界面的每一處細節,都透露出科技與創新的協同發展。得益于華為全方位的技術投入,問界M9不隻填補了市場空缺,其搭載的華為最新技術也即将改寫智能汽車的行業标準。

問界M9的推出,不僅凸顯了華為在智能汽車産品部署上的長遠布局,也顯示了它能夠撬動更大市場空間的潛力。通過問界M9的推廣,華為不僅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創新方向,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更高的産品價值。

此次華為所展示的不僅僅是一款産品,而是一場由智能化引領的新型體驗及生活方式的革命。随着問界M9等創新産品的推出,華為在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中将扮演更加核心的角色,持續為行業乃至全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

助推全産業鍊,拓展智能汽車的“邊界”

當下,新能源汽車競争愈發激烈,智能化成為各大品牌争奪的新陣地,除了傳統汽車廠商、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外,以問界、極越、小米等背靠網際網路巨頭的汽車品牌也加入了戰局。

過去傳統邏輯下,汽車行業往往都是卷設計、卷配置,卷成本效益。在這種卷一切的競争環境下,各家汽車廠商為了争奪市場佔有率,往往以低價賣車也在所不惜。在業内人士看來,價格戰并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競争政策,企業需要考慮到品質、技術、服務等更為重要的競争因素,以實作長期發展目标。

事實上,為穩定自身市場佔有率和達成全年銷售目标,新能源汽車廠商今年以來已經進行了多輪價格戰。從年初特斯拉降價開始,低價優惠的比拼便延續至今,疊加年底沖量的背景,預計新一輪組合拳競賽隻會更加激烈。可以說,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已經對降價優惠的政策形成了較強的路徑依賴。

那麼,在國内車市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角逐時,車企到底應該卷什麼?

從25萬級問界新M7銷量爆火的狀況來看,華為智能科技在車端的表現毋庸置疑。而作為華為的年底收官大作,問界的旗艦王牌車型,問界M9将是華為全科技實力在汽車平台上一次最好的展示。截至目前,問界M9的訂單量已達到54000台。

問界M9:“華為完全體”拓展智能汽車産業“邊界”

從行業角度分析,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技術領先性,結合傑出的産品定義和設計、使用者體驗建構,再加上強大的營銷與銷售能力,構成了目前各大車企緊追不舍的“實力拼圖”。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一個品牌在未來市場競争力的高低。

而華為在智能化賽道上的“助推”,已經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争從“電動化”上半場帶入了“智能化”下半場,汽車行業的核心旋律已從關注規模擴張、成本控制及效率優化轉變為聚焦于智能化的競争。這一新的賽道不僅将催生出更多的創新供應鍊和服務體系,而且會為整個行業的持續成長注入新活力。

以問界M9搭載的十大黑科技為例,這些技術創新并非單純的技術秀,而是将逐漸塑造整個智能汽車産業生态的發展。這些黑科技,從自動駕駛系統到智能車聯網技術,到創新的電池技術,再到互動式的智能座艙設計,都在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樹立新的技術和體驗标杆。同時,它們還将驅動供應鍊上的每個環節進行技術更新和業務創新,挖掘并實作新價值。

這一智能化拐點對于汽車産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在這一全新的競争體系下,隻有那些能夠把握先機、不斷創新技術、緊密結合使用者需求,以及具備強大實施能力的企業,能夠在智能化浪潮中獲益,最終赢得市場的青睐。

未來,随着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演進,智能化技術将成為驅動汽車産業轉型的主導力量。問界M9隻是這一演變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其所搭載的黑科技和帶來的體驗革命将加速整個行業的步伐,為整個智能汽車全産業鍊的蓬勃發展提供先決條件和需求基礎。

結尾

“卷”,是2023年中國車市的關鍵詞。從比拼産品功能、到比拼技術和疊代能力,車市的競争進入白熱化。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新入局的後來者要想打破現有的市場格局并非易事,而那些實作了車企與科技巨頭深度融合的品牌,似乎已經找到了一個加速突圍的捷徑。

正如幾年前國産特斯拉的開賣,帶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爆發一樣。如今,華為加持下的智能汽車生态,或将扮演特斯拉的“鲶魚”角色,帶動智能電動車行業進入新的博弈階段。

華為憑借其先進的ICT技術,如同一個催化劑,将幫助中國汽車産業提升全球競争力,這也正與國家政策預期相呼應,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向更高水準、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占據産業鍊上遊核心技術的同時,華為正在幫助夥伴企業和整個行業實作價值鍊的再造和提升,這無疑将推動全球智能汽車行業的長遠發展,真正實作從量的擴張向質的飛躍。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