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贅婿天堂”稱号的杭州蕭山,有一家名叫“金點子”的婚介所,以招上門女婿遠近聞名。
它的創始人名叫李繼延,今年67歲,1998年下崗後開辦了金點子。和其他婚介公司不同的是,因為察覺到當地的招贅入贅需求,在營業初期,李繼延就在嫁娶婚姻外打出了贅婿婚姻的特色業務。
二十多年來,金點子幾度經曆爆紅。世紀初的拆遷政策、兩年前的古裝劇《贅婿》和今年10月底阿裡雲栖大會上的“招賢婿”丈母娘,把全國乃至海外的目光吸引到杭州蕭山,無數男性打來電話,請李繼延“覓一良緣”。
從業以來,李繼延促成了一千多樁贅婿婚姻,金點子的報名費從200元漲到15000元。相對嚴格的篩選條件,使得每100位咨詢者裡不到10位能順利報名。
而一旦入贅成功,不僅意味着彩禮等結婚費用免除,還能得到女方家庭提供的房、車和額外财産。
我們聯系上李繼延,想知道在這裡,一位男性如何能夠成為贅婿?不低的報名費面前,來入贅的男性為何又始終絡繹不絕?
“你幾幾年出生?身高,學曆,做什麼工作的?”
打過招呼後,李繼延開門見山。他首先抛出這幾個問題。沒什麼思考空間,也用不着忸怩,對方通常在幾個字内給出回答。答案都滿意後,李繼延追問:年薪多少?
在杭州蕭山的金點子婚介所,以上對話平均每天發生三四十次。以往是打電話的咨詢者居多,現在大部分人會搜尋添加李繼延的微信。“微信加好友可以先攔截住問一下”,李繼延覺得很友善。
他有一套篩選标準,對于前來入贅的男性尤其明确:年齡不能太小,身高至少170,學曆至少大學,工作穩定且在杭州,年薪最好達到15萬,相貌“不要兇巴巴的”。這些是基礎,也是超半數人的終點。
他們卡在好友申請界面,連李繼延的微信都加不上。
被拒絕後,一些人繼續央求李繼延給個機會,也有人直接破口大罵,說他招搖撞騙。李繼延很無奈,解釋說現在時代變了,女生的條件都不錯,女方家庭對贅婿的要求自然也不會低,“你去奮鬥奮鬥再來吧。”
層層防線之後,咨詢者的最終合格率不到10%。即便如此,金點子從沒缺過客戶。
金點子官網部分男客戶資訊
李繼延今年67歲,頭發有些花白,戴着一副半框眼鏡,說話時精神十足。1999年,他在蕭山區西河路一棟老舊居民樓裡開起金點子婚介所。從那時起,金點子沒挪過地,上世紀的裝潢風格和管理模式也被一并保留下來。
走進樓内,首先會被拐角處的紅底金字招牌吸引,接着是走廊上呼籲“女娶男嫁新風尚”的橫幅。辦公室的四面牆壁上也貼着多張宣傳牌,有李繼延對年輕人的喊話,“把握愛情機緣!創造人生幸福!”,也有他自創的“愛情兵法”、“擇偶忠告”,以及這些年接待來訪媒體的照片。
婚介所裡成員不多,平日隻有李繼延和妻子孫紀梅兩個人。在他們辦公桌上擺放着幾百個藍色檔案夾,分三排整齊碼好,每個檔案夾裡存放着一位男會員或女會員的個人資料。夫妻倆包攬了聯系、登記、資料入庫等事務。
李繼延每天都很忙。他早上6點半起床,8點到達公司開始辦公,晚上9點下班,之後還要繼續回複消息、幫會員安排相親,直到10點多才結束當天的工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調侃自己,“一個老頭子,比年輕人還忙。”
他也考慮過再招聘些員工,但最終沒這樣做。婚介行業魚龍混雜,李繼延擔心隐私洩露影響口碑,更擔心的是,客戶被競争對手卷走,流失婚介所最重要的“資産”。能夠堅持24年的同行不多,這些情況他已見怪不驚。
金點子辦公室裡,李繼延和妻子孫紀梅
在金點子,還有一個常年在外跑腿的崗位,叫做“愛情獵頭”,由三位工齡超過十年、已過退休年齡的阿姨組成。
愛情獵頭們無需坐班,她們有更重要的任務——每天到社群、鄉下或各種機關去網羅單身資源,或者按照在冊會員們的擇偶畫像,四處打聽合适人選。遇着優秀的,勸說對方入會,特别優秀的,“報名費可以優惠。”
李繼延坐鎮指揮中心,獵頭們深入街坊鄰裡,每周回中心彙報一次工作。兩邊有序配合,為尋情覓愛的單身男女們搭起一條最高效的愛情捷徑。
贅婿現象的最近一次出圈,是在今年10月底,杭州召開的阿裡雲栖大會上。
除了來自各地的IT精英,幾位舉着“招賢婿”、“尋緣”廣告牌的阿姨也來到了現場。牌子上清晰寫着女方的身高體重、家庭條件和對上門女婿的要求。
其中一位1997年出生的女生,幼師職業,家中有3套房、1套商鋪,要求男方在阿裡從事大模型工作,“傳統碼農不要”。另一位“94年,事業編,家中有廠,溫柔蕭山女孩”,對男方工作特别注明“算法>後端>前端,阿裡雲優先,淘寶的不要”。
成功入贅的獎勵頗豐,都是價值不菲的房産、車産。有人将其拍下來傳到網上,攪動了無數旁觀者的神經。
阿裡雲栖大會上的“招賢婿”阿姨
對于牌子上不算低的要求,李繼延不覺得意外。三四年前,金點子男會員的學曆和收入基準線是大專文憑、年薪10萬元。但如今,随着當地女孩們在教育水準和職場位置上的提升,女方家庭對上門女婿的相關要求也随之升高。
在金點子,工作有明确的受歡迎程度排序。
最頂端的是公務員,“穩定,雙休,公積金也高”;其次是老師,周末、寒暑假可以輔導孩子作業,還能省去一筆教育訓練班費用;之後是醫生,父母生病了有更多保障;接着是國企。其他的,無論什麼行業、崗位和收入水準,都排在末位。
一位在杭州承包快遞公司的江西男生聯系李繼延,希望做上門女婿,被他果斷拒絕,理由是學曆不夠。男生很不服,怒問“我年薪三四十萬,他們大學、碩士畢業的有我掙得多嗎?”
這種場面李繼延見得太多,絲毫不被打動,答道:“我們這裡女孩子不差你這個錢,她們家庭條件夠好了。但說實話,沒有學曆是萬萬不能的,你怎麼輔導小孩?還有你将來換工作,考公考編,沒有文憑怎麼辦?”
“何況”,李繼延傳達嶽父母們的意思,“賺得太多人家也不放心。身上的錢多了,容易在外面拈花惹草。”
網際網路大廠在李繼延這裡也未必吃香,他已經謝絕了數位在阿裡工作的男生。“壓力大,老熬夜,秃頭的多,35歲大部分都要下崗轉行。”
同樣地,創業者在這裡也不太受到歡迎。“太忙,沒時間陪伴家人。”在李繼延的想象中,一位完美的上門女婿應該有着穩定的、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工作。機關離家近,下班後回家吃飯,節假日帶着老婆、孩子和父母出去旅遊,一大家人和和睦睦。
工作不夠格,其他條件都滿足的,李繼延就甩出幾個本地的人才網,讓對方把工作找好再來。
李繼延的“擇偶忠告”
以上條件都達到之後,李繼延再跟他們談更細的要求:性格要溫和,人品要好,身體健康,紋身的、秃頭的不要,有賭博、酗酒、沉迷遊戲等陋習的也不要。
其中一些似乎看不見摸不着的條件,李繼延有辦法化無形為有形,比如“人品”。在他看來,誠信是人品好的重要組成,而支付寶的芝麻分是誠信與否的一個力證。他的标準是,550分為及格線,600分為良好,超過650分屬于優秀。
有好幾次,對方在打開支付寶時遮遮掩掩。李繼延立刻覺得不對勁,盤問後發現對方負債累累,拆東牆補西牆。這個方法在金點子似乎很管用。最近三四年,抱着解決債務目的前來的男性比以往更多,李繼延一一拒絕。
“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他覺得好笑,坦言自己這裡沒有所謂的富家女,“疫情後很多女孩子的家族企業破産了。”
“結婚前,還要在民政局簽個婚前協定。”李繼延飛速帶過。最後,他還不忘告誡對方,“千萬别想着過來躺平,現在社會每個人都在競争,婚後壓力更大,更不可能閑着。”
李繼延對自己的嚴格把關很有信心。從業二十幾年,他促成了一千多樁贅婿婚姻。在這些招進來的上門女婿中,他認為95%都比較靠譜。
金點子廣告牌
不是金點子帶火了贅婿,杭州蕭山素來有“贅婿之都”的名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李繼延曾下鄉插隊4年,那是他最早發現當地招贅現象的時候。
當時家家戶戶靠工分計酬掙糧,“男生能拿10個工分,女生隻能拿6個”。李繼延回憶道,6個工分總共不到1毛錢,甚至買不了一碗馄饨。後來推廣耕地承包,女兒分不到責任田,入贅的女婿則能分到,更增加了有女無子家庭招贅的動力。
改革開放後,蕭山民營經濟蓬勃,個人所得躍升,多年占據着浙江縣域經濟排行榜首。同時期,計劃生育政策推行,蕭山作為“計劃生育紅旗縣”,出現了衆多獨女戶。
這對父權社會中由兒子傳宗接代、繼承财産等傳統觀念造成不小的挑戰,而招贅成為一種便利的解法。
入贅後,下一代需跟女方姓,男方免除彩禮,還可以得到女方家庭提供的車、房等财産。
金點子婚介所走廊上的橫幅
李繼延年輕時先後在國企和學校上班。工作之餘,同僚們常聚在一起喝酒、打牌,他不愛湊這些熱鬧。機關裡年輕的單身男女很多,李繼延閑來無事,偶爾在中間幫人家牽個線,算得上他唯一的愛好。
1998年下崗後,李繼延為生計發愁。他覺得自己能力不錯,不甘心給私企老闆打工。想到“牽線搭橋”的愛好,籌劃着開個婚介所。恰巧那時他順利促成一樁朋友女兒的贅婿婚姻,發現當地招贅入贅的需求不少,就把介紹上門女婿做成了婚介所的一項特色業務。
剛營業時,大部分客戶靠親戚朋友介紹過來,但仍然不多。李繼延開始打廣告,報紙、小卡片,能想到的管道都用上。他有保管資料的習慣,特意影印了當年的報紙,留存至今。
李繼延20年前在報紙上刊登的廣告
開婚介所畢竟門檻不高,在同時期的下崗勞工裡,遠不止李繼延選了這門生意。但幾年後,同行七零八落,唯獨金點子活了下來。他将其歸功于自己的誠信、專業,和獨樹一幟的贅婿業務。和來訪者交流得多了,李繼延摘出兩個詞總結道,“這叫差異化競争、彎道超車!”
實際上,金點子不僅活了下來,還一度紅遍大江南北。
千禧年後,經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報道,蕭山贅婿首次受到廣泛關注,金點子也走進了大衆視線。當時的贅婿熱和杭州拆遷政策有關,女兒出嫁後随丈夫遷居,會讓娘家分到的房子面積縮水。但如果招上門女婿,卻可以覆寫女婿的份額,多分到幾十平米。
按照蕭山如今大部分小區超過2萬的房價,幾十平米已是上百萬的收益。即便嫁娶仍為婚戀主流,招贅也成為了衆多獨女家庭認真考慮的一種選擇。2005年前後,金點子迎來首波咨詢量小高峰。
但最為火爆的是在2021年。當年初,由郭麒麟、宋轶主演的古裝劇《贅婿》開播,引發關于現實中贅婿的讨論熱潮。越來越多人發現,入贅豪門、少奮鬥二十年或許不隻是小說裡的情節。
金點子婚介所迅速被送上熱搜,詞條層出不窮,“男青年嫁到蕭山去”,“婚介所招贅婿已排300多位”,“應征者暴漲十倍”。
報名男性太多,李繼延隻好暫停贅婿業務(圖源/人間theLivings)
那幾個月,每天有兩三百個電話湧來,大多是咨詢做上門女婿的男青年。有北京名校在讀博士生、大廠程式員、海外華僑等各種背景,年齡從20歲跨越到40多歲。還有一位廣東省某上億規模企業家打來電話,稱希望入贅到一個“有上億資産的女方家庭”。
李繼延業務量暴增,店裡的5部手機和1部座機響不停,一天下來接電話接到嗓子啞了。他不得不在門口貼出一張告示:“本公司招上門女婿名額已滿,暫停。嫁娶婚姻照常營業。”
大約半年之後,人潮才逐漸恢複常态。
如今,每天仍有十多位男性找上門來請求入贅。
他們帶着身份證、戶口本、學曆證書、勞動合同、婚姻狀況證明,和報名費1萬5千元,接受從頭到尾的打量,把已有的“條件”一一置換為更豐厚的物質回報。
我們對話當天,一位23歲的男生也來找李繼延報名贅婿。一聽年齡,李繼延拒絕了他,解釋說,自己這裡年齡最小的女孩子都比他大。對方仍不放棄,表示自己“家庭條件不好,女生大點沒什麼”,也并非“尋找捷徑不努力”,隻是想“盡快成家,穩定過日子”。
李繼延不繞彎子,告訴他,這裡的女孩子都喜歡年齡大些的,再等等吧。
男生堅持道,“好資源,要先做準備。”
李繼延客戶的贈禮
在李繼延看來,相比傳統的嫁娶,贅婿婚姻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比如既滿足女方家庭的需求,又大大減輕男方的經濟壓力。他勸那些放不下面子的男生們,“入贅後,車、房都有了,也不愁小孩上學,還能得到事業上的支援。”
來報名贅婿的男性表現出不同的心态。很多人仍遮遮掩掩,一些浙江農村地區由此興起了“兩頭婚”。這種叫法在面子上顯得更為平等,更容易被男方接受。兩頭婚的特點是,男女都不用給彩禮和嫁妝,生兩胎,随父母各姓一方,同時免去外公外婆稱呼,雙邊都叫爺爺奶奶。
李繼延觀察到,在實際操作中,當地所謂的兩頭婚,仍然是家庭條件較差的男性入贅到女方。
現在,也有很多經濟基礎不差的男性積極尋求上門。李繼延剛接待了一位身高180、碩士學曆、證券公司工作、年薪30萬、已在杭州全款買房的88年未婚男生,很快報名成功。這種入贅被李繼延稱為“強強聯姻、錦上添花”。
雙方不僅門當戶對,更關鍵的是,“這裡的彩禮起碼18.8萬,條件好的要28.8萬、38.8萬,甚至58.8萬,入贅就省去了。”
避開婆媳沖突,是李繼延推崇贅婿婚姻的另一大理由。
金點子辦公室的宣傳牌
傳統嫁娶婚姻裡,婆媳關系是千年無解的難題,背後牽扯着代際差異、性别不平等、男方不作為等複雜原因,容易導緻小家庭的瓦解。
與之對應的,母婿、翁婿間的沖突則更少被談論。即使贅婿和媳婦同為另一個家庭的“外來者”,前者和上一代的關系似乎更易處理。
每當促成一樁贅婿婚姻,李繼延就把維系婚姻的秘訣傳授給男方,“在家裡手腳勤快點,脾氣放溫和,嘴巴甜一點,多喊喊爸爸媽媽,丈母娘看女婿肯定會喜歡。”
“結了婚就一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李繼延一再感歎,“這個社會很現實的。”
“人生在世幾十年,誰不想過得更輕松?大家都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