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純鴻蒙”狂奔,掘金者入場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倪雨晴 張賽男 實習生李婉 深圳、上海報道 “我們公司正在計劃招聘鴻蒙開發者,在一線能感受到鴻蒙的聲勢。”一家深圳企業的APP負責人興奮地說。

他表示,自從華為選擇“純鴻蒙”路線,不僅是網際網路公司,一些傳統公司也頗感興奮。安卓作業系統固然強大但并非完美,業界也希望華為能夠支援更多功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華為内部人士處了解到,除手機鴻蒙之外,PC端的鴻蒙作業系統已經接近完成。而鴻蒙更加獨立、走向更多終端,也意味着華為軟體産業鍊的新更新。

這背後則是華為手機的穩定基本盤和加速回歸。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釋出報告指出,展望2024年,華為将推新款高階P系列與Mate系列,預估零元件采購量為3000–4000萬部。最新資料顯示,華為明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目标已經調高到6000萬台至7000萬台。

這不僅為軟體産業鍊提供堅實基礎,也給硬體供應鍊帶來更多機遇。伴随着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熱賣,A股相關硬體供應商的熱度也被帶動起來。回望2023年,多家小衆公司備受資金關注,例如華力創通、歐菲光等成為華為産業鍊上的明星公司。伴随市場對華為新機系列出貨量預期的提升,華為産業鍊還有更多想象空間。

對于更多的華為産業鍊公司來說,2024年值得期待。

“純鴻蒙”狂奔,掘金者入場

制造供應鍊回暖

2023年是消費電子整體不景氣的一年,但華為産業鍊在産業和資本市場上一枝獨秀。

自華為開售Mate 60系列後不久,供應鍊就已多次傳出加單的消息。一位接近華為面闆供應商人士表示,相關公司确有加單情況,“2024年京東方和維信諾來自華為的柔性OLED訂單都比2023年多。”

一家晶片設計企業向記者表示:“2023年10月以來,華為等新機釋出對消費類晶片的帶動是很明顯的,往後還是比較看好行業的恢複。”另一家華為核心供應商對記者透露:“2024年的業績或将有更明顯的複蘇。”

也有産業鍊人士告訴記者,一些零部件因為華為下單漲價了30%。受益于爆款産品推動,上遊供應商去庫存加速,相關零部件供應商直接受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34家華為主要的産業鍊公司2023年三季報發現,前三季度有25家企業實作盈利,占比超七成。其中TCL科技、翰博高新、華力創通等5家公司業績表現不俗,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增幅靠前,超過100%。

環比來看,産業鍊複蘇趨勢更為明顯。彙頂科技、興森科技、歐菲光第三季度淨利潤環比大增,增幅分别達到50倍、15倍、11倍。

從手機産業鍊來看,核心硬體環節不外乎面闆、顯示模組、射頻器件、光學器件、晶片、結構件、聲學零部件、攝像頭模組、玻璃蓋闆、電池、衛星通信、PCB等。

面闆方面,京東方2023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實作收入463.37億元,同比增長12.65%;實作淨利潤2.8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京東方在電話會議中表示,2022年柔性OLED面闆出貨量近8000萬片,同比增長超30%;2023年全年柔性OLED面闆出貨量目标為超過1.2 億片。

衛星通信方面,華力創通是最大赢家。10月,公司公告,在連續十二個月内累計收到某客戶采購訂單總金額約為人民币4.95億元,超過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100%。

華力創通在衛星應用領域主營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核心基帶晶片,是當下智能手機實作衛星通信功能不可或缺的器件。盡管公司對這一客戶的身份欲語還休,但各方消息指向華為。2023年9月—10月,兩個月之内,華力創通已兩次獲得該客戶訂單。

攝像頭也有望更新。郭明錤透露,華為将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P70、P70 Pro和P70 Art,該系列手機會配備潛望攝像頭,而且由于采用自家麒麟晶片,預估P70系列2024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00%。

攝像頭方面,歐菲光吸引的目光最多,其業績改善也較為明顯。今年前三季度實作營收108.19億元,同比微降0.05%,淨利潤虧損2.99億元,同比減虧91%。有消息顯示,歐菲光攝像頭模組進入華為手機Mate 60系列供應鍊,并占絕大部分份額,包括後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還有指紋模組,單台價值在500-600元。

總的來看,華為Mate60系列手機強勢歸來,有望持續帶動消費電子産業鍊觸底反彈。展望2024年,市場人士認為,華為Mate60系列有望重回手機的主流梯隊,帶來消費電子産業的業績彈性。

軟體産業鍊更新

值得關注的是,鴻蒙也帶動了華為軟體産業的更新。

據了解,鴻蒙作業系統基本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面向消費者端的作業系統和應用開發,由華為親自主導;第二類是面向行業應用交給OpenHarmony開源組織,吸納各大專業的軟體公司來針對具體行業進行開發,華為會提供支援。

首先,面向消費者的市場,目前已經明确的是,鴻蒙未來将不再相容安卓,形成“獨立”生态,是以開發者們需要單獨為鴻蒙作業系統開發應用,近半年來各大APP應用不斷加盟,各家将基于HarmonyOS NEXT這個版本啟動開發。

12月9日,華為常務董事餘承東在2023華為花粉年會上表示,華為将在2024年推出非常有引領性、創新性、颠覆性的産品,2024年将推出鴻蒙原生應用與原生體驗的産品。據華為最新公布資料,Top20移動網際網路應用中已有近半數啟動了鴻蒙原生應用開發,包括美團、B站、小紅書、微網誌、高德、麥當勞、米哈遊、去哪兒等。

國泰君安計算機團隊曾在研報中指出:“在複盤作業系統發展史後,我們可以發現一旦某一賽道作業系統的市場格局确定之後,後來者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性。例如:Android在手機端非常強勢,但它還是無法參與到PC市場的競争中。如果有新的作業系統能夠把握住萬物互聯的機遇,降低軟硬體結合的門檻,那麼就有可能培育出一系列基于邊緣硬體的爆款創新應用,進而把握住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行業生态話語權。”

很顯然,華為必然不會缺席,隻是逐漸過渡到“純鴻蒙”還需要一個過程。一位軟體資深人士向記者分析道:“華為有底氣決定不相容安卓,意味着背後有全盤的籌備和配套的産業更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安卓的商業生态有好多層次,包括開發工具、應用生态、開發者生态等,在鴻蒙不相容的過程中,運作相容度、開發相容度進展都需要進一步觀察,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迅速的一刀切。”

“純鴻蒙”狂奔,掘金者入場

其次,面向行業的鴻蒙應用,軟通動力、中軟國際等都是合作方。有軟通動力内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針對礦山、電力等,已和鴻蒙有合作,這也是軟通動力的優勢行業。中軟國際則聚焦在水利等領域,中軟國際内部人士向記者介紹道,中軟國際希望在行業裡形成标杆,在邊緣側、終端側、雲側做開拓,和鴻蒙的分布式能力有很大關系。

根據多家券商梳理,華為鴻蒙生态鍊上市公司中,在鴻蒙OS領域的公司有潤和軟體、九聯科技、軟通動力、中科創達、傳智教育、誠邁科技、拓維資訊;在鴻蒙軟體和内容領域的公司有常山北明、科大訊飛、恺英網絡、科藍軟體等;在鴻蒙安全相關領域的公司有北信源、天融信、電科網安、國民技術、國華網安等。

不過,有多家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都表示,與鴻蒙相關的業務營收比重不大,是以鴻蒙軟體産業鍊上的虛實也需要辨識。但毫無疑問的是,華為正在不遺餘力地進階軟體,并在軟硬體一體化的産品技術方向拼未來。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