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作者:留聽書院

2005年,當時正值華語電影市場處于轉型期,許多富有創新精神和電影理想的新銳導演卻無法找到施展才華的平台。

作為影壇頂級明星,劉德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時代脈動。他意識到,一個行業要實作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湧現出新生力量。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于是,他果斷推出了“亞洲新星導”計劃,拿出2500萬元人民币,專門用來扶持有潛力的新人導演。

劉德華心中明白,實力出衆、眼界廣闊的後起新秀,才是電影市場持續蓬勃的希望所在。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與資源,讓這些有抱負的青年導演得以施展才華,為中國電影開創更加光明寬廣的明天。

劉德華的舉措展現出難得的遠見卓識與胸懷,讓人敬佩。這也成為他在日後被譽為“教父級人物”的重要開端。

第一個受益于劉德華計劃的明星導演,就是後來成就斐然的甯浩。在劉德華300萬元人民币的資助下,甯浩順利開拍了他的處女作《瘋狂的石頭》。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這部具有颠覆性的黑色幽默劇不僅獲得了3000萬的高票房,更帶來了電影題材和風格的全新思路。它一舉占據讨論熱點,被視為中文電影的創新之作。

幾年後,如日中天的甯浩導演也效仿恩師劉德華,推出了“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專門發掘和扶持更多優秀的新銳導演。

甯浩意識到一個行業的生生不息,必須依靠後起新人的不斷加入。他希望把劉德華給予自己的機會,傳遞下去幫助更多電影新人。

這種知恩圖報的精神,充分展現出甯浩導演的氣度與胸懷。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在甯浩導演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助力下,許多才華橫溢的青年導演如虎添翼,得以在電影界一展抱負。其中最成功的要數文牧野、路陽、申奧等人。

他們導演的電影不斷成為市場的黑馬之作,其中申奧憑借考究的懸疑片《孤注一擲》單片就收獲了高達38億人民币的天價票房。

這充分證明了劉德華和甯浩的扶持計劃,培育出了一批有實力撐起票房的新世代導演。他們的電影作品題材新穎、手法大膽,為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注入新鮮血液。

比如文牧野将鏡頭對準了醫療系統的弊端,申奧的電影又聚焦當下熱點的電信詐騙,都展現出強烈的時代感和社會責任擔當。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這些曾在影壇默默無聞的青年導演,在獲得發展機遇後,迅速成長為新時代電影的中流砥柱。他們的成長,不僅彰顯了劉德華和甯浩策劃的扶持計劃遠見卓識,也使中國電影市場煥發出蓬勃生機。

這有力地證明,隻要給予機會與支援,電影人才濟濟,中國電影必将繁榮。

2009年,在前期扶持計劃取得巨大成果後,劉德華繼續推出了“亞洲星引力計劃”,發掘更多影壇新星。其中,烏爾善就是該計劃的重點推介導演之一。

在劉德華的資源支援下,他憑借處女作《刀劍笑》一舉斬獲台灣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項。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此後,烏爾善逐漸成長為業内頂尖的新銳導演之一。他對中國曆史與傳說故事情有獨鐘,今年推出了宏大的神話電影《封神三部曲》。

該片制作匠心獨運、場面驚豔,盡管首部票房一般,但無疑具有強烈的開拓性意義和影響力。

劉德華一直關注那些具有強烈創新精神與夢想的新人以及作品,不遺餘力地用自己的資源支援他們。而那些獲得他幫助的新導演,也都通過自己的傑出作品,證明了劉德華的遠見卓識。

他們成為中國電影新力量的代表,并推動着電影市場不斷向前發展。這種互利共生、良性循環的局面,正是劉德華一直力圖打造的局面。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功成名就之後,劉德華并沒有安于現狀,依靠往日光環。他繼續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盡心盡力。劉德華經常會零片酬出演一些不那麼讨好商業市場、但意義非凡的電影作品,隻為讓這些佳作能夠問世。

比如他自掏腰包,對讨論當下社會嚴肅話題的文藝片《桃姐》進行投資支援。該片圍繞都市中衰老的家庭傭人群體,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

還有他對反映暖心故事的《失孤》,也是毫無保留的零片酬演出。這部影片基于真實事件改編,關注敏感的“打拐”社會問題。

在劉德華眼中,一部電影的藝術價值和正能量意義,遠遠高于票房收入。他不懼怕這些非主流題材帶來的風險,隻為讓更多優秀作品面世。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正是這種樂于奉獻的精神,赢得了業内外的普遍尊重與敬佩。

近年來,許多曾獲得過劉德華幫助的青年導演,已經成長為一線大導演。他們沒有忘記初心,繼續邀請這位大哥參與自己的新項目。

今年,郭帆的科幻動作片《流浪地球2》就是其中代表作。該片緻敬劉德華對郭帆早期的支援,也讓劉德華難得涉獵了科幻題材的表演。

此外,曾與劉德華合作過《無間道》的星導演甯浩,也将推出的新片《紅毯先生》。該片專門為劉德華量身設計劇本,講述一位影帝之路的故事,堪稱劉德華的生平寫照。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有了這些新銳導演的加持,劉德華的戲路也日益廣闊,與時俱進。

這些曾被劉德華發掘提拔的新銳影人,如今已經成長為他拓展更廣發展空間的有力幫手。他們也借助劉德華的票房号召力,讓自己的電影受到更高關注度。

這種良性互動的合作,讓劉德華在60歲之後,仍持續為中國電影貢獻才華。

與劉德華形成強烈對比的,則是同屬影壇前輩的周潤發。近年來,周潤發的口碑和票房似乎都在走下坡路,逐漸失去觀衆的關注。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分析起來,周潤發隻會止步不前地重複自己的舊路子,很少嘗試創新,也沒有發掘新人。

今年推出的新片《别叫我賭神》就是典型例證。該片仍然停留在老一套的賭片模式上,缺乏突破與新意,結果票房慘淡,遭遇觀衆質疑。

相比之下,劉德華則是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多年來持續發掘和扶持新銳電影人才,也在投資和創新道路上不斷突破。

業内人士指出,周潤發應當學習劉德華,不要空談誤國,而要以實際行動讓中國電影市場煥發新生機。他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資源和影響力,扶持新人導演成長,也在題材和風格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嘗試。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隻有這樣,才能幫助中國電影市場持續繁榮,而不是閉門造車。劉德華正是用他的開拓精神與行動,充分證明了一個行業要永保生機活力,必須不斷有新鮮血液的加入。這也使中國電影市場在他多年倡導下,逐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性局面。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劉德華憑借卓越的先見之明和樂于奉獻的大度胸懷,推出并持續堅持了多項扶持新人的計劃。

他也在電影投資和創新道路上,力挺并推動着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在他的倡導和帶動下,一大批優秀的新銳電影人才不斷湧現,為中國電影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正是依靠這種視野長遠與胸襟開闊的品質,劉德華得以在這個娛樂圈中始終占據風騷,赢得口碑與好感的持續提升。

“悶聲幹大事”的劉德華,打臉了多少像周潤發這樣華而不實的人?

他用仁心仁術和實際行動,積極支援并促成中國電影事業的繁榮進步,堪稱整個電影行業的标杆與楷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