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春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宣示盟軍已把握太平洋戰局,獲得最優解決方法,并傾向于直接進攻日本本土。日本朝野上下一派驚恐,東京廣播稱:"盟軍進攻日本有可能,萬一英美攻入吾人本土,吾人将何以對祖宗?"
但以東條英機為首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仍作垂死掙紮,處心積慮地制定了"一号作戰"方案,即向中國平漢路進攻,妄圖在美軍切斷了海上交通線的情況下,恢複日本經東北、華北、華南至南洋的交通線,能由中國大陸交通線給侵入東南亞各地的日軍提供補給。4月底,日軍6萬人馬強渡黃河,沿平漢線南下,連克許昌、駐馬店、确山、信陽等要點。駐河南的國民黨軍蔣鼎文、湯恩伯、胡宗南部40萬大軍不戰而潰,僅月餘時間,就丢掉了38座縣城,整個河南處于日軍鐵蹄之下,創下了中國抗戰史上又一可恥的記錄。
正在淮北鏖戰的新四軍第4師指戰員心急如焚!他們中間很多人都是在1941年路西反頑失利後撤回路東的,家鄉的父老兄弟姐妹們,等着他們去解救;3年前的失利,仍是壓在他們心中揮之不去的隐痛。
4月25日、5月8日,師長彭雪楓和政委鄧子恢、參謀長張震連續兩次向新四軍軍部彙報豫湘桂戰役情況,并建議:"目前條件,對我頗為有利,開展路西條件已成熟。""是我們恢複原4師基地永渦地區及開辟汜西地區的良機。"
5月1日,豫鄂邊區的李先念也發出了緻蔣介石及國民黨政府軍電,呼籲"團結抗日,搶救中原",指出:為搶救中原,望一切抗戰友軍立即消除成見,加強團結,協力粉碎敵寇之進攻。李先念還說明,過去新四軍第5師一貫本此精神,不斷向豫鄂邊區周圍各友軍部隊提出如上建議,并做出種種努力。可惜此種赤誠,未能為多數友軍所體諒,未獲其應有之實效。是以,特再次竭誠呼籲,願最高當局及各部友軍賢明将士,堅持民族複興之大業,顧惜7年抗戰之成就,同聲倡導,開誠相與,使精誠團結見于事實,搶救中原踐之于行動。新四軍第5師矢志不懈,為實作此目的而竭誠努力,并願在友軍放棄摩擦之方針下,堅決以全力配合,絕不争奪任何防地。
但中共中央認為局勢還沒有完全明朗,時機還沒有成熟,"目前我們在各方面應避免刺激國民黨,八路軍、新四軍各部目前絕不應向河南推進,以免引起和國民黨方面的摩擦,妨礙大局"。
到了6月,中原抗戰形勢的發展趨勢逐漸清晰。
6月23日,劉少奇和陳毅從延安緻電李先念和彭雪楓,要求部隊作好向河南方向發展的準備:"5師今後方向應該确定向河南發展,完成绾毂中原的戰略任務。這一任務的完成,使我華中、華北、陝北呵成一氣,便解決了我黨、我軍颠撲不破的戰略地位。但在目前,由于敵寇尚未大舉進攻5戰區和平漢路尚未修複,故5師方面隻宜以相機姿勢作各種發展的準備,4師之一部,越過津浦路,可西進至渦、蒙、阜等地,相機處理,亦暫不宜向豫境急進。總之,發展河南的鬥争任務是必須完成的。"
新四軍吸取上次進軍路西失利的教訓,這次進軍河南一開始就比較小心謹慎。
6月中、下旬,華中局在淮南黃花塘召開各師首長參加的打通思想會議,準備進軍河南。會前,彭雪楓信告妻子林穎說:"1944年的夏季,是空前熱鬧的季節,整個地球上到處充滿着炮火,新的世界行将不遠了!""國際國内形勢空前的有利,實在給人以最大的鼓舞,中國革命二十餘年,應該苦盡甘來了。也正因為此,同樣給我精神上以莫大的安慰!"
7月10日晚,新四軍軍部讨論如何執行中共中央對河南戰役方針的訓示;次日,即令第4師積極做好戰鬥準備,并把西進河南敵後的方案上報延安的毛澤東、劉少奇和陳毅。
延安棗園中的毛澤東,卻在醞釀一個更大的計劃。
日軍于1944年春天開始的"一号作戰",攻勢極其兇猛,很快打通了平漢路南段。5月下旬,日軍又從武漢出發向湖南發動進攻,至6月中旬即占領長沙,并包圍了衡陽,使當地的美軍空軍基地受到嚴重威脅。
國民黨軍豫湘桂大潰敗,使同盟國感到十分震驚,美國總統羅斯福也十分惱火。因為大量接受盟國援助的國民黨軍一百多個師,不是消極怠戰,就是一觸即潰,或者積極攻擊八路軍、新四軍。
為了挽救危局,1944年7月6日,羅斯福給蔣介石發出了一份态度十分強硬的電報:
我認為,目前的危急形勢要求我們授權于一個人,來協調同盟國在華的所有軍事力量,包括共産黨的軍隊。
我想我完全了解你對史迪威将軍的心情,不過我認為,他現在已經清楚地顯示了富有遠見的判斷力和在組織、訓練,特别是指揮你的中國軍隊作戰方面的才能。我不知道還有誰有能力、有力量、有決心來消除目前的災難,這一災難威脅着中國,也威脅着我們戰勝日本的整個計劃。我準備晉升史迪威為四星上将,并建議你立即考慮把他從緬甸召回中國,置于你的直接上司之下,讓他指揮所有的中國和美國軍隊。你應授予他協調和指揮作戰的全部責任與權力,以阻止敵人的進攻勢頭。我覺得,中國的局勢是如此的危急,以至于如果不采取大膽而适當的實際措施,我們的共同僚業就會遭受嚴重挫折。
……我向你保證,就我來說,絲毫沒有在有關中國的問題上向你發号施令的意思,不過,整個亞洲的未來,以及美國在那個地區已投入的巨大努力,都處在危險之中。是以,我有理由對這個問題表示嚴重關注。
但是,為了抗日大局的需要,這僅僅是羅斯福的急迫需求。羅斯福還有長遠的盤算,他認為,如果國共兩黨在戰後爆發内戰,很可能會導緻美、蘇之間的沖突;而且,如果萬一共産黨獲勝,中國将會倒向蘇聯。是以,與中國共産黨建立某種聯系,可以加強美國的影響力,更好地維護美國的在華利益。
羅斯福決定采納美國駐華大使館二等秘書、中緬印戰區司令部政治顧問約翰·謝偉思等人的意見,決定給予中國共産黨上司的軍隊以援助并考慮與其合作。
7月22日,一個由美國軍人和政府官員組成的使團到達延安。盡管,這些用美國一個俚語﹣-"迪克西"-﹣而命名的使團的成員們,并不是最先抵達中國"紅色首都"延安的美國人,但他們是第一批受美國軍方,甚至是受美國最高決策者正式派遣而來的使者。
在使團當中,有一位身材颀長、會講中國話的年輕人,這就是謝偉思。他雖非美國職業軍人,但也身着美軍軍服。顯然,當時的他并沒有意識到,在他的腳一踏上這片渾黃色土地的時候,他以後大半生的命運也就同它緊密地連接配接在一起了。這期間,謝偉思為中美關系發展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
但在後來的20世紀50年代初,由于冷戰的原因,美國國内右派勢力甚嚣塵上,他們把所謂"丢失中國"的"罪名"加在謝偉思等這些20世紀40年代在中國工作,對中國狀況做出過正确反映的官員們身上。參議員麥卡錫操縱國會調查委員會,對謝偉思等人橫加迫害。1951年9月,美國國務院竟在調查結論證明謝偉思無罪的情況下,辭退了謝偉思的公職使得這位職業外交官的生計陷入了困境。他為此不得不到紐約一家蒸汽機制造公司謀取一份"外行"的工作。公正的美國輿論一直這樣評論:謝偉思是麥卡錫當道的那個美國曆史上最黑暗時代中受到最嚴重傷害的人。如果美國政府早些聽了謝偉思的意見,如果美國當時對中國及中國共産黨采取現實的政策,那麼,可能就不會發生後來的北韓戰争,戰後的中美關系也可能會大為改觀。這是題外話。
毛澤東一開始不動聲色,不卑不亢地對美方人員進行審慎的觀察。
但謝偉思同斯諾一樣,對中共印象極佳,而且他明确地向毛澤東表達了自己贊同中共取得美援乃至改組國民黨政府的想法。特别重要的是,作為一位外交官,謝偉思的談話似乎在有意無意地透露着美國政府的種種意圖。毛澤東很容易得出一種印象:美國政府堅持向延安派出觀察組,是有深遠的政治、外交目的的。尤其是,當他得知美國政府有訓令給駐華大使高斯,要促成中國的聯合政府之後,毛澤東自然更受鼓舞。
而在豫湘桂戰役中,日本兵從河南一氣打到廣西、貴州,差點就抄到"陪都"重慶去了。蔣介石政府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已陷入嚴重危機,正在失去統治的實力地位。而美軍觀察組進駐延安,被毛澤東稱為"抗戰以來最令人興奮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共已經作為引人注目的政治力量,開始顯露于中國乃至世界的舞台。
幾個月來,毛澤東和黨中央其他上司人一直在讨論目前局勢,一個偉大的戰略部署逐漸萌生。
很快,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旅長王震接到電話,說毛澤東有事找他。
見了王震後,毛澤東從國内外形勢談起,闡述了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他說:目前不論國際形勢還是國内形勢,都對中國革命空前有利,德、日法西斯的滅亡已成定局。國共力量對比正在發生很大變化,中國要勝利,中國人民要解放,都把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目前,我們就是準備如何迎接勝利。
毛澤東說:大家都希望戰争快些結束。兩年前,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那篇文章裡也說過,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轉折點,希特勒隻有死路一條好走了。日本法西斯也将一天一天更加困難。但是,戰争還要打下去,戰區還可能擴大。美國的強大海軍可能在菲律賓登陸,切斷日本通向南洋的海上交通線,日本軍隊就隻有打通大陸交通線。現在粵漢路上的日軍南北對進,已快會合,并有打通湘桂鐵路的企圖,下一步還可能進攻貴州、四川、雲南,把蔣委員長從峨眉山上趕下來。這樣,戰争也可能還要打兩三年。一旦美軍逼近日本本土,在中國沿海登陸,日軍就可能從法屬印度支那、暹羅、緬甸後撤,從華南收縮兵力,退守上海、山東和遼甯。那時,中國的抗日戰争将轉入戰略反攻階段,蔣介石也會下山,内戰危險也将十分嚴重。戰争越擴大,革命越發展;戰争越持久,革命越深入。我們要抓緊這一有利時機,到日本軍隊的後面去收複失地,發動群衆解放自己,推翻敵僞的殘酷統治,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民主政權。
毛澤東繼續說:在目前形勢下,我們的戰略方針是:鞏固華北、華中,發展華南,就是要向河南、湖南、廣東、廣西、浙江發展。是以,中共中央的部署:一是,由冀魯豫區派一部兵力南下豫東,由太嶽區抽兩個團過黃河挺進豫西,由新四軍第5師抽七個連沿平漢路北上河南,令新四軍第4師西進豫皖蘇地區,力争控制中原,擴大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把華北、華中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二是,由華東新四軍分批派部隊過長江,逐漸向蘇南、皖南和浙江發展。三是,由廣東的東江縱隊向南發展,瓊崖縱隊力争占領海南全島并和東江縱隊取得聯系。四是,由你們南下支隊護送幹部,挺進華南,會合東江縱隊開辟湘贛粵桂邊的五嶺抗日根據地。在抗戰勝利後,如果蔣介石依靠外國勢力把内戰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我們也能進退有據,牽制其南方一翼,配合各解放區的自衛戰争,打敗蔣介石,建設新中國。
這個時候,毛澤東向王震着重分析了南征前途的兩種可能,要王震和同志們做好充分的精神準備。他說:第一種可能,就是整個國際的反法西斯戰争,包括我們的抗日戰争還要持續兩三年。這樣,你們就可以在華南利用日、僞和蔣、頑之間的沖突,放手發動群衆,壯大革命武裝力量,鞏固和發展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第二種可能,就是國際反法西斯戰争迅速勝利,日本很快投降,整個局面就會發生重大變化。蔣介石絕不允許你們這把刀子插在他的咽喉,他會首先集中力量吃掉你們。這樣,你們孤軍深入,沒有根據地,鬥争将十分殘酷,你們的處境極其困難,甚至可能全軍覆沒,包括你本人在内。你們要準備迎接這場嚴重鬥争,發揚不怕犧牲、英勇奮鬥的精神,争取光明的前途。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們還能回到鄂豫邊李先念同志那裡,那也是一個很大的勝利。
王震立刻動手開展第三五九旅南下的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