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1992年,從表面資料來看,香港電影市場正處于空前繁榮時期。這一年全年上映的電影數量高達325部,創下曆史新高。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其中多達41部電影能夠取得億元以上高票房,數量和品質“雙豐收”,讓人眼花缭亂。

然而,這背後的真相并不那麼美滿。市場上大量投機資本的湧入,讓原本運轉正常的電影産業迅速被炒熱。電影從業者為争搶先機,瘋狂上馬拍攝新片。

到了第二年,香港上映的國産電影猛增至380部,完全超過了市場的承受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品質出色的電影由于無法在混亂的排片中争取到理想上映視窗,即便僅上映幾天便匆匆下架。

面對巨額宣發支出和高額底價,不少制作公司直接面臨破産倒閉的下場。這就是1993年香港電影業空前混亂、全面潰敗的前奏。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與此同時,好萊塢電影也開始集結力量,向香港市場進行全面反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皮爾伯格大導演的《侏羅紀公園》,單就香港票房便收獲了6100多萬港元,直接将港産片的票房記錄打得落花流水。

可見,1992年表面繁榮的背後,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已經悄然結束。行業即将從巅峰跌入低谷,危機四伏。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香港電影的輝煌,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1992年,周星馳以高産的拍片節奏崛起,這一年他共推出了7部電影。這些電影既承載着周星馳式的滑稽诙諧元素,也兼具較高的制作品質,是以獲得了票房的青睐。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尤其是與杜琪峰合作的《審死官》,最終的4988萬票房高居當年票房榜首,周杜組合也是以成為業界公認的金牌檔。

但是好景不長,兩人後續合作的《濟公》卻慘遭滑鐵盧,直接将事業擊敗的杜琪峰拉入了低谷。與周星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杜琪峰從巅峰跌落到谷底,命運和事業都産生了180度大轉折。

僅僅一年之間,他就經曆了從“金牌拍檔”跌落到“導演界敗類”的急轉直下。

可以想象,經曆了如此大起大落的杜琪峰,内心的失落、痛苦和自責之情肯定難以用語言表達。尤其每每想起一年前與周星馳合作時的風光,恐怕更是 全無。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不過話又說回來,曆練出偉大導演的,大多也正是這些跌到谷底裡去過的人。

如果說1992年周星馳是最大赢家,那麼洪金寶則堪稱最大輸家。這一年,洪金寶參與投資或自導自演的多部電影毫無例外地胎死腹中,其中又以為劉德華量身定制的《戰神傳說》最為慘烈。

這部戲雖有洪金寶本人坐鎮指導動作設計,卻也無力回天,最終隻收獲了1241萬的票房,直接将劉德華的天幕電影公司拖向倒閉的深淵。

作為劉德華的發掘恩人,洪金寶對連累了後輩的感覺肯定既羞愧又心疼。而作為“七小福”中的大哥,他還要面對自己其他電影如《五福星撞鬼》、《誓不忘情》等的失敗,完全淪為市場上的票房毒藥。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同樣受累的還有新生代小生錢嘉樂。洪金寶力捧他主演的《蠍子戰士》最終隻上映了一周便無聲無息下架,剛剛起步的票房新星也在滑鐵盧中黯然退場。

錢嘉樂一定恨透了洪金寶這個“連累者”,讓他的銀幕武打夢就此破滅。

如果說1992年洪金寶曆經滑鐵盧的話,那麼同期的周潤發就是這個時代的最大赢家沒有之一。憑借家庭喜劇《我愛扭紋柴》獲得了3648萬的亮眼票房,周潤發終于一洗多年來“票房毒藥”的污名,成功實作了事業上的脫胎換骨。

其實,早在數年前憑《英雄本色》拿下影帝之後,周潤發就已向世人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由于一直無法在票房上取得突破,各種不堪的惡意稱号也就此加身。

現在終于借助《我愛扭紋柴》的成功再次證明自己,完成脫胎換骨,周潤發的心情想必十分痛快。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與同期陷入滑鐵盧的洪金寶形成鮮明對比,周潤發成功突圍獲得業界及觀衆的重新認可。這對他後續事業的發展充滿信心,也讓他在這個時代電影圈的地位獲得大幅提升。

脫胎換骨的感覺讓周潤發整個人為之一振,豁然開朗。

90年代,來自内地的李連傑已經成功進軍香港電影市場,并在92年達到了事業新高峰。他這一年主演的3部電影,最終票房總計成功打敗了同為動作巨星的成龍。

至此,李連傑在香港影壇的“功夫皇帝”地位更加穩固,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一哥。

相比之下,成龍的兩部新作《雙龍會》和《警察故事3》票房成績都較為平平。尤其是投資力度巨大、品質上乘的《警察故事3》,最終也隻能小獲全勝,這對成龍來說無疑是個失意作。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可以說,在其他動作巨星如洪金寶接連滑鐵盧、周星馳崛起的環境下,李連傑擊敗成龍的票房成績,讓“功夫皇帝”的地位更加穩固。

這也為他後續在港發展、進一步坐穩一哥寶座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成龍這邊,面對來自李連傑的票房壓力,心裡肯定也升起了危機感。兩人之間的明争暗鬥,後續隻會更加激烈,這對香港動作電影的産業格局也将帶來深遠影響。

如果說動作電影領域經曆着新舊巨星的交替,那麼喜劇電影界也正在暗流湧動。1992年,許冠文作為老一輩喜劇巨星,還算憑借《神算》成功保住了面子。

在編劇黃子華的助力下,這部諷刺喜劇最終取得了3640萬的亮眼成績,讓許冠文的票房地位暫時不至于被周星馳輕易撼動。

1992年,香港電影全面潰敗開始,杜琪峰跌落谷底,錢嘉樂成炮灰

但是就長遠發展而言,許冠文的喜劇王者地位已經岌岌可危。與新晉喜劇巨星周星馳的熱度和号召力相比,他的風頭已然不再。

《神算》的成功僅僅是保住他作為老一代影帝的最後一絲體面和尊嚴。

反觀編劇黃子華,則可謂新舊交替中的最大赢家。他連續兩年與喜劇巨星合作編劇,編劇身份和能力都得到了肯定。

為後來棟笃笑的興起奠定了基礎,黃子華也将在喜劇編劇界迎來他的春天。

而與黃子華形成反差的是,許冠文的喜劇王朝已經日薄西山。在新晉喜劇巨星崛起的背景下,劇情喜劇電影的更疊充滿了不确定性,許冠文保住最後一絲面子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