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作者:極目新聞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實習生 王嘉祺 通訊員 張明

今年是曾侯乙編鐘出土45周年,湖北省博物館近日舉辦“中國記憶——曾侯乙編鐘出土45周年文獻展”,首次展出多位親曆者捐贈的檔案、信劄、手稿、筆記、日記等原始檔案。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湖北省博物館向多位參與曾侯乙墓發掘的考古界前輩頒發捐贈證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攝)

45年來,幾代文博人上下求索、薪火相傳,讓“千古絕響”的曾侯乙編鐘越傳越遠。“曾侯乙編鐘出土45周年文獻展”現場,多位親曆者彙聚一起,結合捐贈的原始檔案回憶往事。這當中,作為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研究者、傳播者之一,馮光生與其結下數十年不解之緣。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馮光生參觀“中國記憶——曾侯乙編鐘出土45周年文獻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攝)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1978年8月1日曾侯乙編鐘原件演奏會現場(左一為馮光生,老照片系馮光生捐贈)

被前輩大家手把手帶進音樂考古世界

“當時就決定,跟編鐘相守一輩子”

1978年的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考古發掘工作,由時任湖北省博物館館長譚維四主持,郭德維、楊定愛、梁柱等參與發掘。

“水落鐘出,如此規模宏大、氣勢磅礴、數量衆多的一套青銅編鐘漸漸顯露,且曆經2400餘年屹立不倒,把在場所有人都震驚到了。”編鐘研究院院長、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研究館員馮光生,憶起45年前那載入史冊的一幕,仍曆曆在目。

石破天驚的發現,吸引全國各地青銅器、古文字、音樂等領域專家紛紛前來研究。時年24歲的馮光生,從基層文化館被抽調到曾侯乙墓發掘一線,因音樂專業出身,考古隊派他協助黃翔鵬、王湘等音樂學家進行測繪。

1978年7月,馮光生跟随黃翔鵬、王湘等,在當時的随縣展覽館對出土編鐘作第一次資訊采集。馮光生指着展櫃裡的檔案資料介紹,“這份‘一九七八年五月出土戰國編鐘測量資料”,是曾侯乙編鐘最早的資料記錄。正是幾位先生手把手帶我進入音樂考古世界,我當時就決定,要跟編鐘相守一輩子。”

馮光生還稱,“幾位先生依據現場敲擊及測音結果,結合古文字學家對鐘磬銘文的釋讀,确認了一鐘雙音的存在,進而解決了大陸音樂史上許多懸而未決的疑問。”

有幸參與曾侯乙編鐘原件首場音樂會

奏響《東方紅》第一個樂段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黃翔鵬指導馮光生演奏編鐘(左為譚維四、中為黃翔鵬、右為馮光生)(資料照片)

1978年8月1日,出土僅幾個月的曾侯乙編鐘迎來第一次“演奏”。沉睡2400多年的“古代樂器之王”穿越時空被奏響,震驚了所有觀衆。

這場别開生面的音樂會上演的古今中外樂曲,由黃翔鵬、王原平編配、創作,以全面查驗、展示這套古老編鐘的音樂性能。

音樂會以《東方紅》開篇,馮光生至今記得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作為演奏員之一,我用中層第一組的高音鐘奏響了《東方紅》第一個樂段,清脆明亮的鐘聲,悠長、空靈,如水滴般純淨。”音樂會還演奏了新編鐘曲《楚商》,及編配的一組中外現代樂曲,包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國際歌》、美國電影《魂斷藍橋》插曲等。不同層組的編鐘充分發揮各自音質特色,音色美妙,魅力驚人,台下報以熱烈而長久的掌聲。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30周年,曾侯乙編鐘原件在首都北京再次被奏響,各國駐華使節為之傾倒。

每逢盛世必奏編鐘

香港排練現場給本報發來急件傳真稿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馮光生在香港寫給湖北日報社的傳真急件《湖北編鐘赴港慶典簡況》(馮光生捐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攝)

每逢盛世,必奏編鐘。

1997年香港回歸前,著名音樂家譚盾團隊經特批,使用編鐘原件錄制了紀念專輯《交響曲1997:天•地•人》。這是曾侯乙編鐘原件最後一次被奏響。

出演香港回歸慶典演出,用的是曾侯乙編鐘複制件。為確定萬無一失,湖北運送了兩套編鐘複制件到香港,一套在主會場提前裝台,另一套用于排練和其它配套活動。在排練現場,馮光生難抑激動,客串了一回特派通訊員,給湖北日報社發來一封傳真急件,内容是《湖北編鐘赴港慶典簡況》。

時任湖北省博物館副館長的馮光生,曾多次與譚盾讨論香港回歸演出籌備工作。他回憶說,譚盾是一位敢于大膽嘗試的音樂家,譬如,除了編鐘通常的敲擊部位外,他還嘗試從鐘體其它部位采集音響用到作品中,這與此前編鐘演奏仿古尋古的探索大不相同。“這種探索将古老樂器的聲音元素與現代審美相結合,試圖從新的角度讓編鐘走向現代舞台。後來赴英、美演出盛況非凡,可見這個探索是成功的。”馮光生說。

曾侯乙編鐘不僅在香港回歸等重大慶典出演,複制件還頻頻亮相國際舞台,先後出訪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文化交流“金色名片”。

令馮光生印象最深刻的是1992年3月,曾侯乙編鐘複制件首次走出國門到日本展示,“50天裡有15萬人到現場傾聽編鐘音樂。最多的一天有1萬人,水洩不通。”

自從參與曾侯乙墓發掘,幾十年來,即便工作有變動,馮光生仍不遺餘力投身到曾侯乙編鐘研究、傳播中。他參與的曾侯乙編鐘複制研究,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主持的曾侯乙編磐複原研究,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獎;參與撰寫的《曾侯乙墓》考古發掘報告,獲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作為執行主編的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曾侯乙編鐘》,是曾侯乙編鐘研究領域最為全面、詳實的大型科研專著。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首次公開的“曾侯乙墓發掘工作相關人員名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攝)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湖北省随縣擂鼓墩1#墓一九七八年五月出土戰國編鐘測量資料”(馮光生記錄并捐贈)(湖北日報 海冰 攝)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曾侯乙編磬複原研究相關文獻(馮光生捐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攝)

曾侯乙編鐘發掘親曆者馮光生,見證“千古絕響”奏出中國好聲音

1997年香港回歸紀念專輯(馮光生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