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作者:极目新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实习生 王嘉祺 通讯员 张明

今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湖北省博物馆近日举办“中国记忆——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首次展出多位亲历者捐赠的文件、信札、手稿、笔记、日记等原始档案。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湖北省博物馆向多位参与曾侯乙墓发掘的考古界前辈颁发捐赠证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摄)

45年来,几代文博人上下求索、薪火相传,让“千古绝响”的曾侯乙编钟越传越远。“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现场,多位亲历者汇聚一起,结合捐赠的原始档案回忆往事。这当中,作为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研究者、传播者之一,冯光生与其结下数十年不解之缘。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冯光生参观“中国记忆——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摄)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1978年8月1日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会现场(左一为冯光生,老照片系冯光生捐赠)

被前辈大家手把手带进音乐考古世界

“当时就决定,跟编钟相守一辈子”

1978年的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考古发掘工作,由时任湖北省博物馆馆长谭维四主持,郭德维、杨定爱、梁柱等参与发掘。

“水落钟出,如此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数量众多的一套青铜编钟渐渐显露,且历经2400余年屹立不倒,把在场所有人都震惊到了。”编钟研究院院长、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中心研究馆员冯光生,忆起45年前那载入史册的一幕,仍历历在目。

石破天惊的发现,吸引全国各地青铜器、古文字、音乐等领域专家纷纷前来研究。时年24岁的冯光生,从基层文化馆被抽调到曾侯乙墓发掘一线,因音乐专业出身,考古队派他协助黄翔鹏、王湘等音乐学家进行测绘。

1978年7月,冯光生跟随黄翔鹏、王湘等,在当时的随县展览馆对出土编钟作第一次信息采集。冯光生指着展柜里的档案资料介绍,“这份‘一九七八年五月出土战国编钟测量数据”,是曾侯乙编钟最早的数据记录。正是几位先生手把手带我进入音乐考古世界,我当时就决定,要跟编钟相守一辈子。”

冯光生还称,“几位先生依据现场敲击及测音结果,结合古文字学家对钟磬铭文的释读,确认了一钟双音的存在,进而解决了大陆音乐史上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问。”

有幸参与曾侯乙编钟原件首场音乐会

奏响《东方红》第一个乐段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黄翔鹏指导冯光生演奏编钟(左为谭维四、中为黄翔鹏、右为冯光生)(资料照片)

1978年8月1日,出土仅几个月的曾侯乙编钟迎来第一次“演奏”。沉睡2400多年的“古代乐器之王”穿越时空被奏响,震惊了所有观众。

这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上演的古今中外乐曲,由黄翔鹏、王原平编配、创作,以全面查验、展示这套古老编钟的音乐性能。

音乐会以《东方红》开篇,冯光生至今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作为演奏员之一,我用中层第一组的高音钟奏响了《东方红》第一个乐段,清脆明亮的钟声,悠长、空灵,如水滴般纯净。”音乐会还演奏了新编钟曲《楚商》,及编配的一组中外现代乐曲,包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国际歌》、美国电影《魂断蓝桥》插曲等。不同层组的编钟充分发挥各自音质特色,音色美妙,魅力惊人,台下报以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197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曾侯乙编钟原件在首都北京再次被奏响,各国驻华使节为之倾倒。

每逢盛世必奏编钟

香港排练现场给本报发来急件传真稿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冯光生在香港写给湖北日报社的传真急件《湖北编钟赴港庆典简况》(冯光生捐赠)(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摄)

每逢盛世,必奏编钟。

1997年香港回归前,著名音乐家谭盾团队经特批,使用编钟原件录制了纪念专辑《交响曲1997:天•地•人》。这是曾侯乙编钟原件最后一次被奏响。

出演香港回归庆典演出,用的是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为确保万无一失,湖北运送了两套编钟复制件到香港,一套在主会场提前装台,另一套用于排练和其它配套活动。在排练现场,冯光生难抑激动,客串了一回特派通讯员,给湖北日报社发来一封传真急件,内容是《湖北编钟赴港庆典简况》。

时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的冯光生,曾多次与谭盾讨论香港回归演出筹备工作。他回忆说,谭盾是一位敢于大胆尝试的音乐家,譬如,除了编钟通常的敲击部位外,他还尝试从钟体其它部位采集音响用到作品中,这与此前编钟演奏仿古寻古的探索大不相同。“这种探索将古老乐器的声音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试图从新的角度让编钟走向现代舞台。后来赴英、美演出盛况非凡,可见这个探索是成功的。”冯光生说。

曾侯乙编钟不仅在香港回归等重大庆典出演,复制件还频频亮相国际舞台,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文化交流“金色名片”。

令冯光生印象最深刻的是1992年3月,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首次走出国门到日本展示,“50天里有15万人到现场倾听编钟音乐。最多的一天有1万人,水泄不通。”

自从参与曾侯乙墓发掘,几十年来,即便工作有变动,冯光生仍不遗余力投身到曾侯乙编钟研究、传播中。他参与的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曾侯乙编磐复原研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参与撰写的《曾侯乙墓》考古发掘报告,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执行主编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曾侯乙编钟》,是曾侯乙编钟研究领域最为全面、详实的大型科研专著。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首次公开的“曾侯乙墓发掘工作相关人员名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摄)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湖北省随县擂鼓墩1#墓一九七八年五月出土战国编钟测量数据”(冯光生记录并捐赠)(湖北日报 海冰 摄)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曾侯乙编磬复原研究相关文献(冯光生捐赠)(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摄)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

1997年香港回归纪念专辑(冯光生捐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