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法讀出金石味 印刻品出水墨香

作者:亮網
書法讀出金石味 印刻品出水墨香

■鐘國康篆刻

書法讀出金石味 印刻品出水墨香

■羊城第一秀 鐘國康

書法讀出金石味 印刻品出水墨香

■日斜壑影白雲外,風卷松聲綠浪間 鐘國康

書法讀出金石味 印刻品出水墨香

■綠竹青松一徑雨,白雲黃葉滿山風 鐘國康

書法讀出金石味 印刻品出水墨香

■鐘國康出版書籍

書法讀出金石味 印刻品出水墨香

鐘國康

邊刻邊寫邊裝裱,除了他還有誰?著名作家賈平凹點評鐘國康——

吟詩作對,揮筆潑墨,飛刀刻印,喜迎新年。12月16日,鐘國康創作現場跨年展在廣州白雲山雙溪别墅展廳舉行。展覽至2024年1月10日止。與普通展覽相比,這種模式有何與衆不同之處?

邊刻邊寫邊裝裱,展示真功夫

書畫藝術作品展,通常都是書畫家精心挑選自己滿意的作品,裝裱好之後在美術館向觀衆展出。但鐘國康反其道而行,在展覽前三天邊刻邊寫邊裝裱,向廣州的書法、篆刻藝術愛好者與觀衆,現場展示他從藝五十年的創作經驗與體會。這種零距離的現場創作藝術展,交流效果好,但需要藝術家的真功夫。這也是鐘國康今年舉辦的第十七場巡回展覽,但這場展覽又與其他場展覽不同,不同在于所有作品都是現場次詩、書、畫、篆刻現場創作而成。

12月16日、17日、18日三天現場創作,共創作了45幅八尺書畫作品,書畫“鐵粉們”除了廣州的愛好者外,還有來自湛江、佛山、東莞、清遠、深圳等地的觀衆300多人。

曾為多位文化大咖刻印章

敢創新氣之風的鐘國康,十五歲開始學習書法與篆刻,習藝五十年。從農場放電影,到縣文化館當創作輔導員,一直到深圳大學文學院工作,到中國最高藝術研究院的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導師,對藝術的追求與探索從未停止過,越寫越刻越有激情的鐘國康,這些年,他為莫言、黃永玉、金庸、賈平凹、王朔等200多位文化名人刻過印章,已收錄在廣西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當代中國文人印譜》一書中;2014年為國家稅務總局創作了《中國印花稅》九枚主題印章;著名喜劇演員黃宏曾說:“在中國,把小小的篆刻藝術搞得動靜那麼大,也隻有鐘國康。”

近二十年來,鐘國康出版的著作有《鐘國康篆刻作品集》《金字招牌》《金庸武俠小說名篆刻》《印回大唐》等二十多部。中國作家出版社出版有鐘國康的傳記《最醜的那個人——鐘國康個人藝術史》一書。

鐘國康“行走飄忽,有鬼氣”

■著名作家賈平凹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曆久乃成,其雞望之若木雞,蓋德已全,它雞無敢應者。

這個故事,我最先不是從《莊子》上讀的,是鐘國康告訴我的,他送了我一枚印:木雞養到。

鐘國康是我十餘年來見到的很奇怪的人。他凹目翹鼻,胡子稀疏,頭發長,卷而油膩,老是穿黑衣。似乎背有點駝,前襟顯長,後襟短促,一條線繩從領口拉挂在腰間,他說有這條線繩就生動了,其實拴着一個手機。行走飄忽,有鬼氣。

他是位書家,用筆在宣紙上寫字,用刀在印石上刻字。

形狀這般的孱弱,他應該低眉順眼,應該寡言少語,但不,他始終不能安靜,走來走去,好激動,表情豐富。不停地要說笑,邊說邊笑,邊笑邊說。我見過他在宣紙上寫字,墨調得很稀,長鋒筆戳過去,幾乎是端着水墨,淅淅瀝瀝地就到了紙上,然後使很大的力和很大的動作,如國術一般,出奇的是墨是墨、水是水,有海風山骨的味道。那場景,能想象李白酒後作詩,李白可能很清高,很潇灑,他卻幾幅字寫成,滿身墨漬,尤其用衛生紙按拓,一團一團髒紙在地上丢下一層。在印石上刻字那就更瘋了,眼鏡往額上一推,然後掰塊印石,看,看,看得印石都羞了,猛地從懷裡掏出刀來,跟别人的刀不同,他的刀一指粗半尺長,簡直就是鋼鑿子!咔,咔,咔,他講究節奏。他刻印的時候大家都圍上來,不敢出聲,他卻好為人師,講為什麼這個字這樣結構,這一刀處理有什麼含義,怎麼會出現這種的效果,他為自己得意。

他從來都是自負的,眼裡無一人無一物能礙,卻同時又都以他括囊。仰觀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他正經地告訴我,他要活到九十以上,他要年年把一些東西加進他的藝術裡。我不能準确地讀出他有哪些突破有哪些局限,但我在他的書法裡讀出了金石味,在他的印刻裡又讀出了毛毫、水墨甚至宣紙的感覺,其宣紙上印石的作品雄沉豪放,感情充沛,生命蓬勃。

關于他社會上有許多傳言,說他相貌奇異,舉止常出人意料。說他飯量極少,精神張狂。說他自制墨和印泥,弄得屋裡臭氣不散。說他外出開會,車廂就是放一筐印石,三五天回來那印石全刻了,然後一筐一筐的作品就封存在一間專門的房裡。說來求印的,一枚印二萬,若讨價,就二萬五,再讨價,就三萬,還要讨,便起身送客了。說現在有許多人在社會上收集他的舊印,還傳說有大老闆正籌劃給他建藝術館。

我看着他,總想:這是個什麼人呀,可能前世是鐘馗,今世才一身鬼氣。

我也送了他一幅書法:木雞養到。

說鐘國康書法

■知名學者羅韬

國康向生山緩水軟之區,而振筆揮斥,卻有慷慨悲歌之氣,自與嶺南毓秀淡蕩之風大異,往往觀之于展覽,必一章跳出,令人頓生感歎。

五十年間,嶺南之書,大抵秀逸淵蓄、氣短韻長。吳子複學禮器能秀雅不能高古,秦咢生以北碑之筆呈趙體之姿,麥華三本蘊藉醇厚惜晚堕媚弱,李曲齋跌宕風神而微傷易。國康挺生其後,粵人而不作粵人之書,其行草行楷,至大至剛,霸悍淋漓,筆有風起雷動之勢,墨有嵩生嶽降之量,當其一氣而下,磅礴落紙,不避誤筆,吾知其有不能自已者在。

才之特征也,其可欣喜處也令人震驚,其過失亦令人驚異。而吾國古畫論亦有“畫貴有誤筆”之說。天才必失,誤而雲貴,何也?此乃不期然而然之天機洩露,乃才情激蕩橫潰之迹,無過失則無以沖決藩籬桎梏,無誤則無以表暴其郁勃不平之氣。

蓋英雄面目,甯有猛獸嘴爪之傷,不可有婦人粉黛之飾也。

國康豈空桑出世者哉,蓋深得清人三味者也。複古以開新,遠交而近攻,此清人之舊轍,而今人之新軌也。

書法至于明,則晉唐之法近乎窮。明末王铎、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輩,以新理異态求轉出頭地。然其态固新而其宗未變,仍為偏師一旅,未開堂堂之陣。唯有清一代,金石碑版之學興,方可謂水窮之處,雲起新天,淩唐轹宋,父秦篆以得其骨,母漢隸以得其肉,以兄弟蓄南北碑以養其氣血,于是魚龍變化,各因所染,皆可以入于古,出于我,歌其情、舞其性;新源一開,浩浩湯湯,真有汪洋恣肆之象。百年于斯,大瓢貯月,小杓分江,沾溉無限矣!此豈止于典型之新,更示人以無窮救弊之方。

國康斟酌其間,取頑伯之渾厚矯輕薄之弊,取冬心之生辣矯熟媚之弊,取苦鐵之蒼莽矯浮滑之弊,取白石之天真矯刻着之弊,由此上溯秦漢、重窺晉唐,可謂觀水必觀其瀾矣!從此得驅遣于無形而奔溢于筆端,此非追其迹而已也,蓋意與古會,性與賢齊也。

今國康集其作品行世,蔚然大觀,營壘嶄然,氣象肅烈,如睹名将焉,欲挾霹靂以角中原,規複嶺南雄直之氣。韬因書所感如上,聊當鼓銅钲揮鐵琶以壯其行。

人物簡介

鐘國康

著名篆刻家、書法家。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