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2月23日電 題:2023,全民健身全面開花
新華社記者
“村超”“村BA”走向世界,路跑賽事如火如荼,社群運動會等基層群衆賽事方興未艾,新一輪“冰雪季”又迎高潮……2023年中國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迸發出巨大的活力和潛力,助力體育運動成為更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為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小标題)現象級“村超”帶動群衆賽事遍地開花
12月12日,“學轉英超”基層足球教練教育訓練項目正式在“村超”發源地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啟動。這是“村超”與英超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後的首個項目,當地44名中國小教練員接受為期四天的教育訓練。
“村超”與英超,看上去在足球領域“級别”差距巨大的雙方能成功牽手,源于這項鄉村足球比賽的爆火出圈,成為2023年體育領域現象級“網紅”賽事。5月至7月開展的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共舉辦98場比賽,吸引上百萬人次到場觀戰、超5000萬人次線上圍觀,全網流量突破300億次。
榕江縣縣長徐勃認為,“村超”如同一扇門,讓世界走進貴州,讓貴州走向世界,也讓足球回歸體育本身帶給人們的快樂。
無獨有偶。新疆“阿圖什杯”全疆足球邀請賽決賽現場,上萬人現場觀賽,直播間線上觀衆超百萬。35歲的球迷木拉丁·帕爾哈提把5歲的兒子扛在肩膀上看完了整場決賽,他說:“在阿圖什,隻要有足球賽,不論比賽雙方是誰、水準怎麼樣,都會圍滿看球的觀衆。”
讓體育回歸本源,“村超”等“頭部”群衆賽事的火爆,也推動2023年全民健身賽事在全國遍地開花。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司長丁東表示,這些自發性基層群衆賽事活動蓬勃開展,廣受關注和歡迎,說明群衆基礎十分深厚。“我們要鼓勵地方舉辦紅紅火火、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群衆賽事活動,而且要辦到群衆身邊、辦到群衆心坎裡去。”
2023年,以社群運動會為代表的群衆身邊、小型多樣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蓬勃開展。新疆體育局群衆體育處副處長陳紅霞介紹,截至12月中旬,新疆舉辦各類群衆體育賽事超過7萬場(次),參與人數超過1260萬人次。在江蘇,不僅有省級社群運動會,各設區市、縣級市也紛紛舉辦社群運動會,“家門口的體育賽事”廣受群衆歡迎。
(小标題)路跑“一簽難求”引領全民健身熱潮
在經曆了因疫情造成的低谷期後,路跑賽事在2023年重新迎來大爆發。多個路跑賽事營運商告訴記者,2023年從年頭忙到年尾,從熱度看已經恢複到2019年路跑最紅火的階段。
從上半年的錫馬、廈馬,到下半年的北馬、上馬……“一簽難求”仍是很多馬拉松賽事的“标配”。而單項馬拉松賽事“破三”(三小時内完賽)人數紀錄也一再改寫,在北京馬拉松上,共有2402名選手成功“破三”,大幅重新整理原紀錄。
目前看,這股路跑熱潮仍在持續。12月5日,重慶馬拉松啟動2024年賽事報名,首日報名人數就突破10萬,創下該項賽事曆史新高。将于2024年1月7日開跑的廈門馬拉松報名人數也創新高,達到136105人。
熱門的不止馬拉松,越野跑、自行車、登山等各類群衆賽事活動也開展得如火如荼,其背後是越來越多人對運動健身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和認知。國家體育總局組織的調查統計發現,青年人群參與體育鍛煉的比例已經恢複到疫情前的水準,50-69歲的中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比例還有所增加,超過80%的受訪群衆表示參與體育鍛煉的意願顯著增強。
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将體育作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運動即健康”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截至12月初,2023年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累計上線190多個賽事活動,直接參賽人數達1555萬餘人。今年9月29日至10月6日“雙節”假期期間,享受中央财政補助的公共體育場館向公衆開放面積達2100萬平方米,接待人次達1211萬。
(小标題)冰雪運動漸成主流選擇
進入冰雪季,各大平台“滑雪”相關搜尋熱度明顯增長。多個平台大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滑雪場門票預訂量已遠超2019年同期,冰雪運動正逐漸成為全民健身的主流選擇。
入冬以來,北京冬奧會場館群密集迎來國際國内高水準賽事,不斷助推大衆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北京市體育局副局長陳傑說:“冬奧會的場館設施和辦賽經驗是冰雪運動發展的寶貴财富,更重要的是讓冰雪從‘冷資源’變身‘熱産業’。”據統計,“冰絲帶”自2022年7月正式向公衆開放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超過50萬人次。
随着冰雪運動的普及,新疆成為不少雪友心中的“滑雪天堂”。目前新疆共有各類冰雪場地188家,其中滑雪場101家,14個地州市均有冰雪場地。新疆阿爾泰山冰雪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志強介紹說,阿勒泰将軍山滑雪場現在每天要接待3500人左右。而自11月18日開放以來,新疆絲綢之路滑雪度假區已接待雪友超過4.5萬人次。
不僅東北、新疆、内蒙古等地的滑雪場成為熱門目的地,江蘇等南方省份也立足自身資源和優勢,開展冰雪運動。無錫熱雪奇迹滑雪場是一座室内滑雪場,總經理祝笛說:“趁着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南方滑雪的人明顯多了,而且更多人願意購買裝備,成為常客和真正的愛好者。”如今雪場70%以上都是外地客源,成為周邊很多滑雪愛好者的短途出遊首選地。(記者:王恒志、吳俊寬、馬锴、李春宇、黃耀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