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有觀點·行業洞察|假睫毛如何“翹”動地方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楊昶 王娴 王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道,一座普通的北方城市,供應着全球70%的假睫毛,市值高達100億元。這個地方就是山東平度,有3895家假睫毛企業,2萬多個加工點,生産着3000多種不同樣式、品類的假睫毛産品,号稱“中國假睫毛之都”。當美妝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假睫毛“扇動”的一地經濟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可不可能成為其他地方産業發展的教科書?又該如何“翹”動地方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特别策劃“行業洞察”,對話青島某假睫毛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波、平度市美妝睫毛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韓松明,帶你深入了解平度假睫毛産業發展曆程,探讨假睫毛産業未來創新更新路徑。

新聞有觀點·行業洞察|假睫毛如何“翹”動地方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

王海波(受訪者供圖)

新聞有觀點·行業洞察|假睫毛如何“翹”動地方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

韓松明(受訪者供圖)

好睫毛,平度造

平度的假睫毛産業如何一路走來?

剛剛過去的 “雙12”購物節帶來了美妝産業的銷售旺季,也極大地增加了假睫毛的産銷量。青島某假睫毛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波表示,在“雙12”之前勞工就在一直加班生産,這段時間也在持續備貨,準備迎戰下一個購物節。他介紹,一副假睫毛産品的誕生至少需要經過7—8個生産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

新聞有觀點·行業洞察|假睫毛如何“翹”動地方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

假睫毛産品(受訪者供圖)

平度市美妝睫毛協會執行會長韓松明梳理并介紹了平度假睫毛産業的發展曆史。他指出,平度假睫毛産業多分布在大澤山鎮長樂村,從上世紀70年代發展至今,經曆了指數級的爆發式增長階段。過去,生産産品中有60%—70%出口到國外。随着大陸老百姓生活水準的提高,2015年以後,國内的假睫毛市場逐漸開拓起來,産品産量持續增長,款式也逐漸豐富。到今天,平度的假睫毛産業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富民産業,吸納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尤其是農村婦女勞動力。這不僅提升了村民收入,也讓美妝睫毛産業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

王海波是假睫毛行業的“廠二代”,對平度假睫毛産業的發展變化有着切身體會。他表示,相比過去父輩一代以家庭式作坊進行代工生産的方式,現在平度的假睫毛産業更加标準化、機械化與數字化。他所在的企業,有專門的研發團隊專注假睫毛産品的創新更新,在生産管理上也更嚴格、更制度化。

國内市場潛力無限

如何帶動平度“C位”産業實作新更新?

“大陸‘95後’的年輕女性有近1.5億人。”韓松明表示,其中潛藏着巨大的市場機會,女性們越來越追求健康和美麗,假睫毛也讓她們更自信了。王海波也十分看好國内市場的發展。他認為,國内市場存在巨大的消費群體和強大的消費能力,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與美感,而假睫毛正是迎合這種消費潮流的。

王海波指出,目前當地大部分企業仍停留在“OEM”的代工階段,銷售端基本上集中在南方城市。韓松明走訪了将近2000多家假睫毛企業。他調研發現,平度的假睫毛産業與30年前溫州的皮鞋産業發展模式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基本是“前店後廠”的模式,且帶有傳統産業的“小、散、亂”問題,大部分還停留在加工階段,産業鍊建設也不完全。作為平度的“C位”産業,如何化生産優勢為資料優勢,成了帶動平度假睫毛産業實作新更新的必答題。

為促進睫毛産業的轉型更新,在政府部門推動下,平度市組織成立美妝睫毛協會,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引領睫毛産業加快向品牌化、數字化、集聚化發展轉變。目前已吸納将近100多家不同規模的企業。韓松明認為,有良好的産業基礎和政策支援,通過成立産業協會、建設産業園區等一系列措施,将極大地推動平度假睫毛産業實作轉型更新。

科技賦能生産,假睫毛産業應向何處發力?

從原材料産業鍊來看,韓松明指出,假睫毛的原材料化纖拉絲,含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南韓進口的高端原材料價格将近80萬/噸,國内高端材料價格也達到20萬/噸,一般品質的價格在5萬至6萬/噸。他表示,假睫毛在佩戴上的特殊性使得産品要更健康,也要更環保。目前平度已開始投資建設美妝配套産業園,專注睫毛原材料的生産。未來将探索在符合睫毛感官的前提下,如何制造環境友好型的原材料,實作材料的可降解。

在假睫毛智能制造方面,2022年,平度與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合作研發自動化裝置,共建智能制造和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以人機結合的自動化模式提高生産效率。同時,聯合工信部出台了假發假睫毛相關産業的生産标準,讓假睫毛産品更友好、更安全。

王海波表示,假睫毛的利潤并不高,而人工成本占了假睫毛成本的絕大部分,智能制造确實能有效降低生産勞動成本。但他認為,假睫毛作為一種特殊的美妝産品,不是标準化的模具生産,對勞動力的需求非常大。其生産核心環節仍然需要堅持純手工制作,才能賦予産品更多靈動性和多變性,進而保持美的特性。

韓松明也表示,數字化生産并不代表着對人工需求的減少。美妝睫毛産業始終是勞動密集型産業。從2015年開始,假睫毛産業每年的複合增長率在50%以上,是美妝類目裡少有的朝陽産業。随着整個産業的發展,對勞動力的生産加工需求隻會越來越大,隻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人過上好日子。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