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五十歲後,隻有老伴還在身邊

當一個人步入老年,漫長的青春歲月不知不覺已然逝去,轉眼間白發添頭、皺紋爬上臉頰。這時回首往事,你會發現生命中最重要的牽絆與依戀,已不再是無拘無束的友誼,而是那個與你朝夕相處、風雨同舟的知己——你的老伴。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然而很多人往往不懂得惜福,直到失去了珍寶才後悔莫及。比如已經五十多歲的蘇敏,因為丈夫的冷漠無情選擇離家出走,獨自漂泊長達三四年之久。

可當這對失和的夫妻終于再次相逢,一句離婚的決絕話語已然脫口而出。這無疑是生命中最幽暗的瓶頸,因為當你我都已曆盡滄桑,除了攜手前行似乎再無其他選項。

其實當白發老邁之年來臨時,你我都深知兒女終會長大成人,有朝一日必定離開溫暖的家,到遠方闖蕩打拼。到那時孤身一人的你我又何來歸屬感和安全感?唯有那始終相伴左右的知音,才是生命最後的寄托。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是以一個人離家遊曆山水,縱然風景秀美,也終究不如與摯愛共享天倫之樂來的圓滿。

我常想,若終有一日我腳步蹒跚、目不識世,我是否還能靠在愛侶的臂彎裡,攜手欣賞這世間的繁華美景。當花兒綻放,當白雲飄蕩,當夕陽西下,我是否還能感受到那份踏實、溫暖與甜蜜。

是以,趁我們還能牽手,讓我們緊握這難得的福氣,一直走到生命的盡頭。

妻子暴怒,丈夫展現高情商

當一個女人在情緒激動時,口無遮攔地說出難聽話語,考驗着丈夫的包容力與理性。主持人寇乃馨就曾在疲憊時對愛侶遷怒,說出“你是二手貨”這樣紮心的話。

那一刻,丈夫黃國倫臉上雖一片晦暗,但還是忍痛吞聲,沒将心中不滿表現出來。

事後黃國倫隻留給妻子一句“有些話,不能說出口”,便不再提起。這種高度的理性與容忍,讓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的确,一個男人面對夫妻的無理取鬧,如果也毫無底線地反擊回去,隻會讓問題惡化,沖突更新。那麼多年下來,别人的缺點自己還看不明白嗎?正是顧全大局,忍讓一步,這個家才得以長盛不衰。

其實一言一行的背後,往往透露出一個人的内在素質。黃國倫不與夫妻計較,正顯示出他高人一等的涵養與胸襟。

他深知隻有自己低頭,這場無謂的争執才能平息。當妻子重新冷靜後,也必會為自己的失言感到懊悔與自責。夫妻感情的和睦與持久,往往建立在 Mutual understanding和不計前嫌的基礎上。

為子女着想,老人要守和睦

當父母年過花甲,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身體的每一次蹒跚,每一聲歎息,都在提醒着我們邁向生命的終點。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是以,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成了老年人最重要的心願。 然而,一些老夫老妻卻總是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甚至惡言相向。

其實,父母的不和睦嚴重影響着子女的心理健康與發展。當聽到親人間隙裡傳來的争吵聲時,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遭到動搖,幸福與陽光也被陰霾所遮蔽。

一個個還在求學或剛步入社會的他們,本就面臨沉重的生活壓力,若再承擔不必要的家庭包袱,隻會更加措手不及。

是以,作為家中長輩,我們有責任盡量減少子女的精神負擔。哪怕自己再難受,也要在他們面前擺出笑臉;哪怕意見不和,也要學會互相讓步。

因為和睦是全家人幸福的基石。

存錢未雨綢缪,改善晚年生活

當一個家庭經濟拮據時,無論多麼甜蜜的愛侶也會像敵人一樣針鋒相對、争吵不休。許多人總是抱怨“跟着你倒黴”,卻不想想自己作為妻子是否足夠勤儉持家。

其實,一個舒适的晚年生活,離不開堅實的經濟基礎。是以老年夫妻必須存錢未雨綢缪,這不僅關系自己的福祉,也關系孩子的未來。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以主持人寇乃馨的父母為例,他們退休之後購置了兩套房産,一套自住,另一套出租收租金。同時又定期存款以賺取利息,巧妙利用各種投資工具來獲得收入。

于是,即使不再工作,他們的生活品質也絲毫不受影響,反而更加豐富多彩,有條不紊。這樣的老年生活,真令人羨慕啊。

但遺憾的是,許多中年人對“錢”的概念還停留在揮霍和消費上,很少考慮長遠。其實正如那句名言所說:“今日的積蓄改變明天的生活。

”我們要學會今天就為心愛的人着想,通過儲蓄、投資籌措老年所需;我們也要提高開支的效率,将有限的資金用于提升幸福感。

隻有這樣,到了花甲之年我們才能笑對人生,面臨經濟上的拮據。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是以,未雨綢缪改善晚年,是每個有擔當的中年人必須擔負的責任。隻要老年夫妻從現在開始手拉手策劃未來,定會收獲幸福安然的返璞之年。

搭配終老,必須中年做準備

翻閱前文,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中年的經曆和選擇,幾乎決定了老年的境遇。比如蘇敏因為中年與老公不睦,導緻晚年面臨離婚的絕望;比如主持人寇乃馨的父母因為中年就養成了儲蓄的習慣,是以他們享受着無憂無慮的晚年時光。

由此可見,中年是人生最關鍵的轉折期,我們必須抓住這十年光陰,為老年生活做足準備。這預備工作首先展現在經濟上——隻有確定退休後的錢袋子鼓鼓的,才有底氣面對日益增長的生活成本;其次展現在關系上——若中年夫妻感情不睦,老年單獨生活的痛苦難以想象。

是以,作為一個有擔當的人,我們要在中年時就思考如何讓老伴幸福。比如定期存款以儲備生活開支,逐漸置辦養老小屋等;比如學會包容了解,和老伴建立深厚的感情基礎。

五十歲以後,夫妻感情再好,也要主動做這幾件事

隻要我們從現在做好這些準備,越過中年的山峰,來到人生的暮年,必然能攜手終老,幸福到白頭。

當然,成功的背後無不付出了汗水與努力。要想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我們既要舍得花錢,也要舍得花時間、花心思。

但這些投入終将在老年時回報。握緊夫妻的手,互相鼓勵,一起策劃幸福的晚年生活吧。我堅信,未來一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