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作者:卿羽飛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友善讨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援,我将每日更新優質内容。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前言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地域間對酸甜苦辣的差異追求悄然孕育出各有特色的八大菜系。

雖說“柴米油鹽”都在其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若真要論起基本,當屬“油”必不可少。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不同品種的油往往會造就截然不同的曼妙風味,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油水并不富庶的中國古代,人們該怎麼吃飽喝足的呢?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油”的發展曆史

家裡有老人一起住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每次做菜時,老人都會再三叮囑要少放點油。

大家可能都會了解這是老人比較節約,但若要追溯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其實和那個特殊的年代有很大關系。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油水肯定是不夠的,于是他們從小耳濡目染要節約用油。

如果爺爺奶奶那個相對發展的年代油水都已經不足了,大家便會想當然認為古人就更沒有什麼油進行使用了。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事實上,古人雖然缺油,但并不是沒有油,算來,油在中國還有一段非常豐富的發展曆史。

據悉,最早的油可見于周朝,當時科學技術并不發達,才剛剛跨入鐵器時代,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專門的産油技術,是以人們便物盡其用,選擇從動物身上提取油脂進行使用。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我們熟悉的牛、羊、豬等牲畜,體内都含有極其豐富的油脂,是以,最開始出現的煉油技術,其實就是簡單的榨取動物體内的脂肪。

等到漢朝,國家的經濟狀況慢慢恢複,人口數量不斷恢複,可是牲畜畢竟隻有那麼多,總不能全部殺來煉油,是以,就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榨油技術。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早期的榨油都是選取植物作為原料,榨油的工作也比較依賴人工。

一般是勞工将植物果實搗碎,然後再将其汁液淋抹到布上,再經過滴漏提取到我們最後所需的油。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漢朝初期,最常見的就是柰油,後來張骞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得到開通,很多西域的寶藏都被帶回漢帝國,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有數不勝數的油料作物——胡麻。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胡麻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芝麻,當時用“胡”進行冠名,主要是強調其來源從屬于西域。

作為産油量極高的作物,芝麻的出現極大改變了此後朝代的産油狀況,成為烹饪方面的主要用油。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唐宋時期,國力昌盛,社會繁榮,國家的财政狀況達到前所未有的強盛地步,更可喜可賀的是,還出現了一大批專門榨油的作坊,這也标志着大陸勞動人民對油這一物品的認可和需求。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至于我們現在常提到的菜籽油,其實也是在這個時期首次出現。

《雞肋編》中就有寫道:“河東食大麻油,陝西又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山東亦以蒼耳子作油,穎州亦食魚油。”

這裡說的“蔓菁子油”就是我們熟知的菜籽油。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事實上,隻要能夠熟練掌握榨油技術,植物獲油的便利和效益便會遠超動物取油。

等到元朝以後,大陸的主要用油就以植物占比為大,像是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蓖麻油、棉油都是古人經常使用的油種。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當然,上述的油種大多被達官貴人所使用,在那個連基本餐食都得不到保障的古代社會,物質資源極其短缺,像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吃到油就不錯了,更不要說要挑三揀四選選品種。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古代的老百姓,一般使用兩種油。

一種叫蒼耳子油,蒼耳子雖然産量豐富,可卻含有毒性,即使得到加溫,其體内所含有的毒性也難以完全釋放,普通百姓若長期食用這種油,其實會對身體造成極大影響。

另一種則是魚油,雖說沒有毒,但卻含有巨大腥氣,用魚油燒做的飯菜那可當真是難以下咽,更别說細嚼慢咽慢慢品嘗了。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說到這裡,有人或許會問,古人為何一定要用油呢?就單純的煮熟食材不行嗎?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油的重要性

我們都有明顯的感受,食物加油進行炒制後口感會更加豐富,那是因為油能夠幫助食物更好催熟,最大程度展現食材的口感。

其次,油可以起到加熱的媒體作用,在高溫影響下,油最終的溫度可以達到驚人的200至300℃,這不僅縮短了做菜的時間成本,還能在最短的時間殺掉食材中的細菌,讓食材做到口味與健康并存。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而對于水來說,最高也隻能加熱到100攝氏度,既不能很好釋放食材的香氣,還會讓食材流失汁液,導緻食材變質變色,實在不是理想的烹饪工具。

其實,雖然中國古代缺失油,卻在悄然間造就了更多的傳奇美食。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首先便是炸物,以前缺少油,大家便用油進行反複油炸,這樣的食物既可以儲存久,還可以将油進行多次使用,味道也是别有一番風味。

當沒有油時,人們便用水蒸煮,慢慢便将中國的煲湯文化發揚光大。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還有什麼數不清的涼菜寒食,什麼蓋澆飯,說是新鮮菜系,其實就是當時的老百姓解決缺油問題的一大手段。

漸漸的,這樣不用油的美食展現出一種獨一份的美味,構築成華夏美食的千千萬萬。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結語

事實上,古人并不像我們所誤解的那樣沒有用油,相反,中國用油的曆史極其悠久,這也牽連出後世對用油火候、溫度以及大小的考究。

油的品種不同,翻炒的熱度不同,往往做出的菜肴也有不一樣的風味,但油也不能過度食用,如果過度用油,就有可能帶來肥胖等一系列身體問題。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

相較于西方國家,中國始終是一個愛用油的國家,那一勺一鏟間,包含的不僅是對食物烹饪的專業,更是一個美食大國的豐厚底蘊。

沒有油的時候,古人們怎麼炒菜?他們又是如何發現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