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大國有銀行集體官宣!存款利率為何頻頻下調?影響幾何?

六大國有銀行集體官宣!存款利率為何頻頻下調?影響幾何?

截至12月23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均已官宣調降存款挂牌利率。

這也是時隔3個月、繼今年6月和9月後,主要商業銀行迎來的年内第三次存款利率下調。與今年前兩次存款利率調整相似,長期限存款利率的降幅最大。

為何今年以來存款利率頻頻下調?釋放了什麼信号?存款利率下調對銀行有什麼影響?在此背景下,居民又該如何理财?

六大國有銀行均調降存款挂牌利率

12月23日淩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釋出公告稱,自2023年12月23日起調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六大國有銀行集體官宣!存款利率為何頻頻下調?影響幾何?

至此,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國有銀行均已官宣調降存款挂牌利率。

12月22日,中國銀行官網顯示,該行于12月22日下調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一年期利率降至1.45%;二年期下調20個基點至1.6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别至1.95%和2.00%。

12月22日,中國工商銀行官網顯示,該行于12月22日下調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一年期利率降至1.45%;二年期下調20個基點至1.6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别至1.95%和2.00%。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利率下調10個基點,通知存款挂牌利率下調20個基點。

12月22日,中國農業銀行官網顯示,農業銀行于12月22日下調了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一年期利率降至1.45%;二年期下調20個基點至1.6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别至1.95%和2.00%。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利率下調10個基點,通知存款挂牌利率下調20個基點。

12月22日,建設銀行宣布調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一年期利率降至1.45%;二年期下調20個基點至1.6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别至1.95%和2.00%。

12月22日,交通銀行官網顯示,該行于12月22日下調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半年和一年期利率均下調10個基點,一年期利率降至1.45%;二年期下調20個基點至1.6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調25個基點,分别至1.95%和2.00%。

12月22日,招商銀行1年、2年、3年、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挂牌利率為1.45%、1.65%、1.95%、2%。在此之前則分别為1.55%、1.85%、2.2%、2.25%。與大行相同,1年期下調10 BP,2年、3年期、5年期分别下調20 BP、25 BP、25 BP。

時隔三月,存款利率迎年内第三次下調

這是時隔三個月,年内第三輪存款利率下調。

早在2022年9月15日,穩定了7年之久的國有行挂牌利率迎來了第一次調整,随後在今年的6月8日、9月1日分别再次調整。此次也是年内國有行第三次下調挂牌利率,距上次調整時隔3個多月。

六大國有銀行集體官宣!存款利率為何頻頻下調?影響幾何?

6月8日,六大行共同下調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由此前的0.25%下調5個基點至0.2%,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招行等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宣布調整存款利率,降幅基本與國有大行相同,這也引發了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的跟随。

9月1日,多家銀行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有所下調,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國有大行的五年期定存利率降低25個基點至2.25%。

根據中金公司統計資料,相比下調幅度相對一緻的兩年期、三年期定存利率,前幾輪利率調整後,中小銀行3個月、6個月存款利率不降反升。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指出,由于短期存款利率罕見下調,本輪可能是2016年以來綜合幅度最大的一輪存款利率下調。

為何今年以來存款利率頻頻下調?

眼下銀行淨息差持續下行,而下調存款利率有助于緩解負債端壓力。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存款利率繼續調整的驅動因素包括,一是在金融支援實體的背景下,貸款利率顯著下行,然而銀行的負債成本保持相對剛性,息差持續壓縮,加大了經營壓力。考慮到存量按揭貸款利率下調會進一步壓低銀行利潤空間,目前存款利率的調整力度難以完全抵消貸款利率調整的沖擊。二是存款定期化趨勢愈加明顯,且長期限存款和部分特殊存款産品定價偏高。三是商業銀行主動負債管理能力增強,市場化程序下預計存款利率也将随着金融債、同業存單等産品利率下行的趨勢,一并進行調整。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存款利率頻頻下調,與近年來大陸經濟複蘇面臨的内外環境較為複雜、銀行部門經營壓力有所增大、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及存款市場供需結構有關。“還是要客觀看待近年來存款利率下行較快的現象,其與特殊的宏觀經濟環境有關。随着經濟逐漸恢複,利率也會相對穩定下來。”周茂華表示。

上海交通大學進階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楠分析道:“利率下調越來越頻繁,主要原因在于,市場期望的報複性消費沒有出現,房地産風險暴露,社會需要刺激消費的因素。此時下調利率,更大意義上是在歲末年初之際,釋放一輪刺激消費的信号。”

李楠在采訪中進一步指出,目前消費不旺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供給端低迷,使得就業不佳,社會居民對未來持續穩定獲得收入的信心不足。消費信心回升是個緩慢的過程,試圖以降低利率來刺激消費的作用是有限的,根本解決辦法還是在于供給側。

中央财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内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指出,此次降息的背景,是12月份LPR按兵不動,且預期中的降準也沒有兌現。“但是根據市場的判斷,降準降息在近期仍然是有必要的,也是有空間的。”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末,正是商業銀行攬儲的關鍵時刻,甚至有部分中小銀行調高利率吸收存款。楊海平指出,此次國有大行降息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商業銀行還要維持一個合理的淨息差,隻能是先下調存款利率。”

楊海平判斷,此次大型銀行下調存款利率,也會引領其他類型銀行如股份行、中小銀行跟進,“這一輪的下調,實際上是為LPR下調騰出了空間。”

杭州地區某城商行支行信貸人士則表示,地方中小銀行的利率議價能力較高,明年如經濟環境進一步好轉,貸款的市場利率可能輕微上升。

存款利率下調,對銀行有什麼影響?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資料,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73%,環比下降0.01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的1.94%則下降0.21個百分點。上市銀行财報也反映了這一趨勢,以國有大行為例,目前僅郵儲銀行淨息差還保持在2%以上。

此前央行也首次提出,要維持銀行息差和利潤在合理水準。對于此輪調整給銀行帶來的影響,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指出,預計對上市銀行2024年息差支撐2.6BP,提升營收1.2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參考商業銀行2023年年中負債端流動性風險報表(剔除了資料不完整的銀行樣本),各類銀行即時償還存款占比最高,而剩餘期限在1~5年的存款占比基本在20%~30%區間,城農商行的長期限存款相對權重更大。

在此背景下,假設未來其他銀行跟随國有大行下調挂牌利率10~30BP(挂牌利率調整對于以零售為主的非議價客戶有較大的影響),零售存款占比50%且到期周期均勻分布,期限越長下調幅度越大,調降存款利率對商業銀行平均存款成本節約幅度大約在3~5BP,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銀行經營壓力,提振淨息差。

另據中金公司測算,預計此輪調整将帶動定期存款權重平均利率下調約15BP,高于2023年9月(約9BP),2023年6月(約3BP),2022年(10~12BP)。按照定期存款約150萬億元計算,利息下調15BP每年節省銀行利息支出2250億元(年化),與存量按揭利率下調影響規模相當。

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認為,本次定期存款對銀行息差正面貢獻在6BP左右,可提振營收3%左右,淨利潤影響6%(年化)。其中,對2024年息差影響可能在3BP,營收影響1.5%,淨利潤影響3%。“實際影響大部分将在未來1~2年存款重定價中逐漸釋放。”他指出,假設明年年初1年期、5年期以上LPR下調10BP,本次存款利率調整能夠充分對沖該影響,如果未來存款利率下行幅度與本次類似,LPR下調對息差的影響将從負面轉為接近中性。

存款利率下降背景下,居民如何理财?

在存款利率下降背景下,居民應該如何理财呢?理财專業人士提示,投資者需要确定自己的投資目标,例如長期資本增值、收入增加或風險管理等,同時評估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以便在選擇資産類别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具體而言,在應對銀行存款利率下調方面:首先,盡量增加長期限的存款。在存款利率處于下降周期時,存長期限的存款,可以把較高的存款利率鎖定較長的時間,以便在存款利率下降之後可以多拿利息。

第二,購買類似大額存單産品。在銀行中,不止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還有特色存款、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等多種存款方式。大家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購買,這些産品相對利率會高一點。

第三,可以選擇在一些中小銀行存錢。在存款利率下降大潮中,雖然中小銀行的存款利率也降了,但有些中小銀行的利率降得比較少。比如在很少數中小銀行中,5年期的存款利率能達到4%。

最後,就是選擇其他方式存錢。存錢不一定要存在銀行,還有其他一些安全的存錢方式,比如買國債、買現金管理類理财、國債逆回購等等。這些存錢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至少在某些方面比存款更具優勢。

綜合來源:各大銀行官網、北京日報用戶端、國是直通車、每日經濟新聞、第一财經、财聯社、澎湃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