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家裡總是被父母忽略,他感到很傷心。
每當家裡的大過節,他的兩個哥哥小紅和小剛都會收到父母心意細膩的禮物,而他隻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
這個他不能了解,明明自己的成績比兩個哥哥都好,禮儀也不輸給他們。
有一次,小明在校園裡參加了作文比賽,硬是和幾個學霸拼到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他興沖沖地拿着獎狀和獎金回了家,盼望能換來父母的贊賞。
但那天父母的注意力全放在小剛身上,因為小剛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上拿了三個第一。他的獎狀和獎金在父母眼裡就顯得不值一提。
從那次之後,小明再也沒有期待能從父母那裡獲得認同。他開始專注于自己的學習,努力掙紮和奮鬥。在同學中,他以刻苦勤奮著稱。
考試季的放學後,總可以看到教室裡小明一個人在自習。他知道,唯有自己努力,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樣堅持了一年後,小明的成績進入了全級前十。但即便如此,父母的反應也是冷淡的。這讓他釋然了,因為他明白父母所偏愛的不是自己。
從那時起,他開始逐漸獨立,主動打零工掙錢或者找老師補習學費。父母對此麻木不仁,似乎已經預設了他會照顧自己,沒有必要再過多關心。
經過這些鍛煉,小明比起同齡人顯得更加成熟穩重。他為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得條理清晰。
不受家中寵愛的小明經曆了磨難才長大,正如研究表明,這些孩子比普通人提早面對社會的殘酷與不公,打磨自己迎接未來的風風雨雨。
等他成功時,周圍人往往感到出乎意料。其實曆史上很多偉人正是這樣走過來的,家人沒有期望,社會沒有期望,唯有他們自己對自己有信心。
我們不應該隻看重結果,而要欣賞這些人超越常人的心智力與毅力。這正是小明和所有不受家中認同的孩子的共同寫照。
小剛從小就是個叛逆的性子。父母經常為他的行為發愁,比如不按時起床上學,不聽話做家務,經常跟人打架。但小剛自己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他讨厭父母給他設定種種規矩,要他像程式機器人一樣生活。
一次,父母讓小剛放暑假參加夏令營,但小剛自己倒是很想去農村表姐家玩。雙方為此争執不下,小剛最終也沒參加營,獨自一人坐車出門去了。
一個多月後他滿載着各種鄉野見聞回到家,比去什麼夏令營收獲更大。這件事也讓小剛意識到,父母的建議不見得總是對的。
從那次之後,小剛越來越我行我素。他開始嘗試很多父母不允許他做的事,比如爬山、潛水、滑雪等等。這些新鮮體驗不但帶給他滿滿樂趣,也讓他見多識廣,積累豐富人生經曆。
現實生活中的小剛比網上認識的虛拟朋友更吸引他——後者往往是父母願意他沉迷的。
這樣,小剛開拓了一個與衆不同的世界。他遇到各種際遇,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還結交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讓他對人生充滿無限可能。
相比那些老老實實聽父母話的人,小剛的世界顯然更大更精彩。他在某個領域甚至成了行家裡手,比父母在這方面的造詣還深。
當然,小剛的叛逆也給他帶來不少麻煩。但他不認為那是錯誤,而是寶貴的人生體驗。這都是他不聽父母勸告、勇于探索的結果。
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的: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嚴重的罪過,就是讓自己的才能浪費掉。小剛正是這樣一個不浪費天賦、勇于開拓的叛逆者。
小紅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他都能迅速恢複信心。
有一次,學校組織高年級學生到農村支教。小紅自告奮勇報名參加,充滿幹勁兒。但是實際情況卻與他想象的大不相同,孩子們調皮搗蛋,條件艱苦,小紅起初陷入了低谷。
但他并沒有氣餒太久。通過自我反思,小紅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對環境的不适應,以及對孩子們的了解不夠。這就像在大自然中迷路,并不是大自然的錯,而是自己準備不足。
于是小紅開始調整心态,多觀察孩子們的興趣,耐心地引導他們。他也主動加入孩子們的遊戲,很快就和他們打成一片。
這種轉變給了小紅很大的滿足感。
這次支教經曆讓小紅真正了解到,遇到問題和失敗不能怨天尤人,而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這就像醫生診斷病人的毛病,隻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一味怪别人,問題就無解。
後來小紅參加音樂比賽,結果在半決賽中被淘汰。他并沒有氣餒,而是主動請教評委的意見,在他們的指點下,又練了三個月。
一年後小紅再戰此場,終于拿到亞軍。整個過程讓他獲益良多。
小紅用自己的經曆證明,失敗和錯誤不是可怕的,而是寶貴的财富。它們是讓我們獲得更多經驗、擷取更高成長的必要之路。
正因為有了那些挫折,小紅才成長為一個開朗樂觀、樂于接受修正的人。這也是所有怡然面對失敗者的共同寫照。
通過上文對小明、小剛和小紅三人的描寫,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有很多共同的品質。
首先是獨立自主,不依賴他人。小明在家裡不受待見,隻能靠自己;小剛不聽父母話,勇于探索;小紅面對失敗也能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這種獨立性塑造了他們堅韌不拔的性格。
其次是積極進取,把問題和失敗當作學習機會。小明努力學習以改變命運;小剛将自己的叛逆當作擷取經驗;小紅也從每次失敗中汲取教訓。
這讓他們在挫折面前能迅速恢複信心,然後繼續前行。
再次是開拓創新,不斷開發自己的潛力。小明為自己未來規劃;小剛開辟新的領域;小紅在音樂方面也在不斷進步。
這使他們的人生視野更加廣闊,也更有可能成功。
可以說,這三種品質構成了他們卓越的思維模式和心态。也正是以,他們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就更大。
作為普通人,我們同樣應該學習他們這些優秀的素質。因為隻有具備這些品質,才更可能在 浪潮中不被淘汰,實作自我的快速成長。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培養獨立性,不過度依賴他人;通過反思解決問題,把失敗當作學習;并且積極拓展自我,發掘更多可能。
當我們也具備這三點,就能像他們一樣,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堅定地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