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作者:言話古今

周瑜字公瑾,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曾擔任東吳大都督輔佐孫權。他與孫權的故事是大陸曆史上一段傳奇的君臣情誼,也是一段充滿波折和輝煌的創業史。

可惜天妒英才,周瑜英年早逝沒能完成自己的志向,是東吳之殇也是三國之殇。不過,周瑜臨終前卻告知孫權一句話,結果孫權沒聽12年後終成大禍。

那麼,這一句話是什麼?其中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被氣死的周瑜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在南郡之戰中被曹仁大軍的毒箭射傷,雖然沒有當場身死道消,但毒素并不能馬上清除,需要靜靜休息一百天,而且不可動怒才能慢慢痊愈。

結果在毒素未被完全清理的一段時期内,周瑜三次用計不成屢屢敗給諸葛亮,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最終氣得毒素複發而死,留下一個“嫉賢妒能”的壞名聲。

在正史卻并非如此,周瑜的确在南郡之戰中受過傷,而且傷口未徹底清創就準備出戰,結果造成傷口感染無法得到有效治療,最終發展成全身性敗血症不治而亡。

關于周瑜的死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孫權這個幕後黑手所殺。周瑜功高震主,與孫權的戰略方向不一緻,孫權進而懷疑周公瑾有反心,趁其舊傷未愈暗中下毒緻其病重而亡。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不管周瑜因何而死,他的死對于東吳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而在臨死前曾向孫權提議:一定要除掉劉備,否則此人未來必然會成為一大隐患。

周瑜是東吳的名将和謀士,與劉備有過多次的交鋒和合作,在這期間深知劉備的野心和能力,并将其視為東吳的最大威脅。

赢得赤壁之戰的勝利後,他曾計劃通過聯姻用孫尚香困住劉備。然而,劉備卻不被美色所迷惑,暗中在荊州積蓄力量并找了一個合适的機會逃走。

後來一直占據着荊州不還,還借機擴張勢力占領益州,最後成為三國的霸主之一。由此觀之周瑜的見解非常有預見性,劉備也的确是個小對東吳有威脅的人,孫權聽了嗎?答案是沒有的。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孫權的想法

為何孫權不聽周瑜的見解呢?一方面是出于對局勢的判斷和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孫權認為與劉備結盟可以避免兩面受敵,畢竟當時的他剛剛登基勢力薄弱,聯合劉備剛好能夠對抗曹操。

另一方面孫權不聽從周瑜的建議是對他有所忌憚和不信任。站在帝王的角度來周瑜的建議,很容易會猜測他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權力和聲望才提出如此建議,而不是為了東吳的利益和安全。

基于此孫權擔心,周瑜的建議會導緻東吳的孤立和危機,孫權希望的則是東吳的強大和穩定,話句話說兩者的想法互相背離。

還有一點就是,最早想要西取益州的人是周瑜,周瑜死後劉備覺得沒了威脅才敢入川。而對于入蜀之事孫權覺得風險太大收益不明,若是在這個問題上引起劉備的反感,會破壞兩國的友好關系。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總的來說,孫權和周瑜的關系充滿沖突和變化,既有信任和合作,也有忌憚和分歧,是信任還是忌憚全都建立在三國時期複雜和動蕩的局勢上。

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或許殺了劉備會讓曹操漁翁得利,但不殺劉備也不會一勞永逸,12年之後周瑜的預言成真。

夷陵之戰

公元219年孫權趁關羽北伐曹魏之機,派呂蒙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引起劉備的極大憤怒。關羽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他的死對蜀漢的打擊很大,劉皇叔發誓要為他報仇雪恨。

2年後劉備于益州稱帝建立蜀漢政權,這個時候其帝位并不穩固,需要通過軍事勝利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和實力。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劉備認為孫權是三國中最弱的一方,而且背信棄義不足為懼,便決定先攻吳後魏以期一舉成名,為統一天下打下更好的局面。

很快劉備親率大軍十餘萬分三路進攻東吳,主力沿長江而下,前鋒吳班、黃權沿沅水而東,馬良率軍入武陵聯絡南中蠻夷。前期劉備勢如破竹,先後攻占秭歸、夷陵等地,與東吳軍隊展開激戰。

危急關頭孫權派陸遜為大都督,統領六萬精兵駐紮于猇亭與劉備對峙。陸遜采取堅壁清野的政策不與劉備決戰,而是消耗其糧草和士氣,同時派遣使者與蜀軍談判以拖延時間。

公元222年二月陸遜乘雨夜突襲劉備大營,火燒連營蜀軍大亂,即使劉備親自抵禦也無濟于事,隻得率領殘兵敗将逃往白帝城。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陸遜乘勝追擊,劉備在途中多次險些被殺最終僥幸逃脫,但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

夷陵之戰使得蜀漢喪失了荊州和大量精銳部隊,實力大為削弱從此退出荊州舞台,難以與曹魏和孫吳抗衡,隻能依靠巴蜀的天險自保。

與此同時,劉備還失去恢複漢室、一統天下的希望,身心受到沉重的打擊,不久之後便因傷寒而亡,蜀漢政權由幼子劉禅繼承、諸葛亮掌權。

東吳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難道就沒影響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此戰的确讓東吳保住荊州的大部分地區,使孫權樹立威信證明自己的英明和果斷,赢得了士民的擁戴。

周瑜臨終前說:此人不死,東吳必危!孫權不聽12年後釀成大禍

可是戰争根本沒有勝利的一方,一年多的戰争導緻東吳的軍事力量嚴重受損,事後也隻能與蜀漢再度聯合保住東吳的生存空間,和曹魏的對戰中完全處于守實,夷陵之戰隻有曹魏受益。

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