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要自主更新蘇-30MKI戰鬥機,打造頂級“側衛”,與殲-20抗衡

作者:軍武次位面

【軍武次位面】作者:樂樂

持續至今的俄烏戰争讓雙方損失慘重,同時也影響了兩者的正常對外交流。對俄羅斯而言,原本被視為支柱産業的軍火出口,因為前線急需和西方制裁而停滞,交易額銳減。與此同時,那些大量裝備俄羅斯武器的國家則有些難過,近兩年時間延誤已經破壞了裝備更新的正常節奏,有時候不得不親手動手解決問題,比如說印度空軍裝備的260架蘇-30MKI。

印度要自主更新蘇-30MKI戰鬥機,打造頂級“側衛”,與殲-20抗衡

▲印度空軍擁有全球最大的蘇-30機群

按照印度空軍進階将領近期說法,印度航空工業已經為蘇-30MKI出具了一份更新方案,具體将涉及雷達、飛彈、傳感器以及電子裝置,預計在完成更新後,蘇-30MKI的印度制造比例将提高到78%,成為真正的“印度制造戰鬥機”,也是隐身戰機服役前的絕對主力。被稱為“超級蘇霍伊”的蘇-30MKI更新項目已經喊了很多年,最終是以這個面目出現,多少有點難以置信。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在準備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已經開始雄心勃勃的首批84架改造計劃,并成為剩餘蘇-30MKI的改進模闆。至于俄羅斯航空工業,這份眼看要到手的80億美元更新訂單再出波瀾,能促進其有源相控陣雷達高度發展的高價值協定難以為繼,還是有些心痛的。

印度要自主更新蘇-30MKI戰鬥機,打造頂級“側衛”,與殲-20抗衡

▲蘇-30MKI似乎很快要變成“印度戰鬥機”了

源自蘇-27的優秀機身設計,賦予了蘇-30系列大航程、大載彈量特性,不管“側衛”系列在哪個國度服役,又經曆了怎樣改造,其統一特性都是無需挂載副油箱(内油絕對充足)。是以,在“側衛”的服役曆程中,其改進核心始終就隻有三個項目:雷達、發動機和機載武器,受制于蘇俄落後的航電系統,雷達往往又是重中之重。

蘇-27S在90年代早期銷量并不好,但俄羅斯在蘇聯時代的技術基礎上,推出了增強機體壽命、換用先進雷達的蘇-30,立刻就火爆全球。國内早期裝備的殲-11B、蘇-30MKK雖然不錯,但也算不上頂尖,而搭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先進航電的殲-16,則稱得上是技壓群雄。印度在2019年7月和俄羅斯達成初步協定,準備斥資80億美元更新全部蘇-30MKI,整個項目将在俄羅斯境内完成。此外,印度還将先采購12架最新版本的蘇-30MKI,作為後續改進的模闆,這是“超級蘇霍伊”最初亮相的樣子。

印度要自主更新蘇-30MKI戰鬥機,打造頂級“側衛”,與殲-20抗衡

▲國内推出的殲-16可以說是“側衛”巅峰

一個在印度空軍中很普及的觀點是,“殲-16是中國在蘇-30MKK基礎上更新的産物,其問世僅僅縮小了與蘇-30MKI的差距,因為殲-16沒有配備矢量噴管,機動性不可能超越蘇-30MKI”。但鑒于蘇-30MKI的N011M雷達确實有些不如人意,印度還是将更新雷達作為“超級蘇霍伊”的關鍵。當時預計将“使用蘇-57的部分技術更新蘇-30MKI”(俄羅斯方面的說法),使得其具備“有限抗衡殲-20”的能力。無需糾結這種說法背後究竟是何考量,“超級蘇霍伊”對俄印兩國都算是不錯的項目。印度航空工業當時已經完成全部蘇-30MKI的生産,裝配生産線馬上要無事可做,迫切需要一份訂單維持生計。

而俄羅斯航空工業也遲遲沒有攻克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技術門檻,印度為更新蘇-30MKI提供的大量資金,使其看到了希望。就連印度空軍都對更新蘇-30MKI抱有很大期待,畢竟這款戰機已經在印度服役了20多年,是時候大修一番重煥生機了。

印度要自主更新蘇-30MKI戰鬥機,打造頂級“側衛”,與殲-20抗衡

▲蘇-30MKI确實已經服役多年

按照當時态勢,參與各方都信心滿滿,隻等印度政府準許就大幹一場,但誰也沒想到,項目屢屢被意外沖擊,時至今日仍然沒有成行。問題是,印度空軍和印度航空工業已經等不了了,兩者都有迫切的落實需求,鑒于俄羅斯短期内實在指望不上,于是就出現了所謂的“印度制造”版本。其他方面且不用說,最核心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印度已經規劃好了——将搭載與LCA配套的“Uttam”改進版本。這款雷達在印度空軍口中也是“印度制造”,但實際上是以色列和印度聯合發展,技術核心源自LCA現在搭載的以色列雷達EL/M-2052。

從理論上來說,“Uttam”當然有改進後安裝到蘇-30MKI上的潛力(盡管目前這款雷達尚未列裝),但這需要以色列方面的技術支援,印度自己是解決不了的。雷達更新後,再想配套俄制機載武器,那難度就太大了,以色列/歐美飛彈是必然選擇。發動機的問題印度解決不了,恐怕還是得求助俄羅斯。

印度要自主更新蘇-30MKI戰鬥機,打造頂級“側衛”,與殲-20抗衡

▲蘇-30MKI輾轉居然和LCA扯上了關系

從理性視角來看,印度自己操刀的蘇-30MKI更新項目頗具可行性,如果是一個具有行動力的國家,先用一到兩年完成樣機,打通各方管道後按照穩定速度更新,大概到2032年左右就差不多了。而印度幹這種事的一貫風格是,先全部由國内負責,就圖一個100%國産化的名義,拖延三年幹得全是邊角活,等印度空軍實在頂不住了,答應一系列苛刻條件,再開始從外部獲得助力推進項目。假如期間俄羅斯又參與報價,那就熱鬧了,少不得要反複一兩次,等所有參與方利益配置設定妥當了,才能繼續推進,到那個時候,還不知道猴年馬月了。至于對抗殲-20的說法,這根本不用說,大概隻有印度自己會相信。

參考資料: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2674158856346061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