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印度要自主升级苏-30MKI战斗机,打造顶级“侧卫”,与歼-20抗衡

作者:军武次位面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持续至今的俄乌战争让双方损失惨重,同时也影响了两者的正常对外交流。对俄罗斯而言,原本被视为支柱产业的军火出口,因为前线急需和西方制裁而停滞,交易额锐减。与此同时,那些大量装备俄罗斯武器的国家则有些难过,近两年时间延误已经破坏了装备更新的正常节奏,有时候不得不亲手动手解决问题,比如说印度空军装备的260架苏-30MKI。

印度要自主升级苏-30MKI战斗机,打造顶级“侧卫”,与歼-20抗衡

▲印度空军拥有全球最大的苏-30机群

按照印度空军高级将领近期说法,印度航空工业已经为苏-30MKI出具了一份升级方案,具体将涉及雷达、导弹、传感器以及电子设备,预计在完成升级后,苏-30MKI的印度制造比例将提高到78%,成为真正的“印度制造战斗机”,也是隐身战机服役前的绝对主力。被称为“超级苏霍伊”的苏-30MKI升级项目已经喊了很多年,最终是以这个面目出现,多少有点难以置信。更有意思的是,印度在准备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已经开始雄心勃勃的首批84架改造计划,并成为剩余苏-30MKI的改进模板。至于俄罗斯航空工业,这份眼看要到手的80亿美元升级订单再出波澜,能促进其有源相控阵雷达高度发展的高价值协议难以为继,还是有些心痛的。

印度要自主升级苏-30MKI战斗机,打造顶级“侧卫”,与歼-20抗衡

▲苏-30MKI似乎很快要变成“印度战斗机”了

源自苏-27的优秀机身设计,赋予了苏-30系列大航程、大载弹量特性,不管“侧卫”系列在哪个国度服役,又经历了怎样改造,其统一特性都是无需挂载副油箱(内油绝对充足)。因此,在“侧卫”的服役历程中,其改进核心始终就只有三个项目:雷达、发动机和机载武器,受制于苏俄落后的航电系统,雷达往往又是重中之重。

苏-27S在90年代早期销量并不好,但俄罗斯在苏联时代的技术基础上,推出了增强机体寿命、换用先进雷达的苏-30,立刻就火爆全球。国内早期装备的歼-11B、苏-30MKK虽然不错,但也算不上顶尖,而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先进航电的歼-16,则称得上是技压群雄。印度在2019年7月和俄罗斯达成初步协议,准备斥资80亿美元升级全部苏-30MKI,整个项目将在俄罗斯境内完成。此外,印度还将先采购12架最新版本的苏-30MKI,作为后续改进的模板,这是“超级苏霍伊”最初亮相的样子。

印度要自主升级苏-30MKI战斗机,打造顶级“侧卫”,与歼-20抗衡

▲国内推出的歼-16可以说是“侧卫”巅峰

一个在印度空军中很普及的观点是,“歼-16是中国在苏-30MKK基础上升级的产物,其问世仅仅缩小了与苏-30MKI的差距,因为歼-16没有配备矢量喷管,机动性不可能超越苏-30MKI”。但鉴于苏-30MKI的N011M雷达确实有些不如人意,印度还是将升级雷达作为“超级苏霍伊”的关键。当时预计将“使用苏-57的部分技术升级苏-30MKI”(俄罗斯方面的说法),使得其具备“有限抗衡歼-20”的能力。无需纠结这种说法背后究竟是何考量,“超级苏霍伊”对俄印两国都算是不错的项目。印度航空工业当时已经完成全部苏-30MKI的生产,装配生产线马上要无事可做,迫切需要一份订单维持生计。

而俄罗斯航空工业也迟迟没有攻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门槛,印度为升级苏-30MKI提供的大量资金,使其看到了希望。就连印度空军都对升级苏-30MKI抱有很大期待,毕竟这款战机已经在印度服役了20多年,是时候大修一番重焕生机了。

印度要自主升级苏-30MKI战斗机,打造顶级“侧卫”,与歼-20抗衡

▲苏-30MKI确实已经服役多年

按照当时态势,参与各方都信心满满,只等印度政府批准就大干一场,但谁也没想到,项目屡屡被意外冲击,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成行。问题是,印度空军和印度航空工业已经等不了了,两者都有迫切的落实需求,鉴于俄罗斯短期内实在指望不上,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印度制造”版本。其他方面且不用说,最核心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印度已经规划好了——将搭载与LCA配套的“Uttam”改进版本。这款雷达在印度空军口中也是“印度制造”,但实际上是以色列和印度联合发展,技术核心源自LCA现在搭载的以色列雷达EL/M-2052。

从理论上来说,“Uttam”当然有改进后安装到苏-30MKI上的潜力(尽管目前这款雷达尚未列装),但这需要以色列方面的技术支持,印度自己是解决不了的。雷达升级后,再想配套俄制机载武器,那难度就太大了,以色列/欧美导弹是必然选择。发动机的问题印度解决不了,恐怕还是得求助俄罗斯。

印度要自主升级苏-30MKI战斗机,打造顶级“侧卫”,与歼-20抗衡

▲苏-30MKI辗转居然和LCA扯上了关系

从理性视角来看,印度自己操刀的苏-30MKI升级项目颇具可行性,如果是一个具有行动力的国家,先用一到两年完成样机,打通各方渠道后按照稳定速度升级,大概到2032年左右就差不多了。而印度干这种事的一贯风格是,先全部由国内负责,就图一个100%国产化的名义,拖延三年干得全是边角活,等印度空军实在顶不住了,答应一系列苛刻条件,再开始从外部获得助力推进项目。假如期间俄罗斯又参与报价,那就热闹了,少不得要反复一两次,等所有参与方利益分配妥当了,才能继续推进,到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了。至于对抗歼-20的说法,这根本不用说,大概只有印度自己会相信。

参考资料: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92674158856346061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