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觀點:
1.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飙升,投資環境改變,不能再用固有思維投資。
2.美國市場現在進入了一個高波階段,它産生極端回報的機率非常大,從曆史的角度來考慮,這就是一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
3.高波階段是最容易産生泡沫的階段,可能我們現在就在一個AI半導體的泡沫裡,而這個時候也是最容易産生”肥尾事件”的時候。
4.美國曆史上的每次衰退時,失業率都曾觸及過曆史低位,然後開始飙升。經濟衰退會帶來失業率飙升,并非失業率預示着經濟衰退。
5.市場上這些防止美國股票股指下行的期權交易,成交量已經達到了曆史有史以來最高。
6.從根本上決定匯率走勢的中國勞動生産率已經觸底回升,再疊加中美的息差與中國的經濟周期的運作等等,人民币匯率觸底是大機率的能夠确定的。
7.今年由于風險偏好偏低的原因,市場選擇把所有的現金都存到了存款和低風險的債券裡,這也導緻了風險資産尤其是股票表現欠佳。
8.目前A股市場已經處于“周期性底部”,市場的悲觀情緒已反映在股價裡。
9.房地産市場的調整是個長周期過程,複蘇非朝夕之功,是以30到50年為機關周期的。
10.房地産的市場的關注點不應該是房子的價格而是看交易量,要形成一個交易活躍、價格由市場決定的資金蓄水和财富倉儲體系。
12月17日,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做客由華爾街見聞主辦的「Alpha峰會」,就2024年A股、美股港股走勢做出分析和展望。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整理的精華内容:
非常感謝華爾街見聞,還有各位朋友給我時間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未來的看法。
我們現在面對的市場的環境是否比去年更差?如果不是的話,為什麼市場這麼悲觀,或者說為什麼市場對于政策似乎無動于衷?
同時為什麼美聯儲從去年開始到今年加息還一直加息,但是美國股市還有外圍的股市反而一直在漲,這些都是我們今年遇到的非常困惑的問題。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飙升 投資環境改變
我們先講一下外圍的情況,這個是美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這麼多年這個圖一直都沒有變過,一直到2023年,我們看到一個明顯趨勢,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了40年長期下行的趨勢,是以我覺得如果看到了這個圖,我們仍然在用以前的思維的模式去思考現在投資的環境,那就說明我們還是沒有悟到。
現在我們去見一些給我們做财務規劃人,他們經常都是簡單粗暴的用6040的投資組合:如果你是40歲的話,那麼我給你60%的股票,40%的債券,那麼如果是60歲的話,我就反過來。
這一種6040的的投資組合它建立在一個最根本的假設就是股債的相關性。股票漲、債券跌,債券漲、股票跌,雙方呈現負相關,一直到2020年股債雙漲。當你手上拿着那7個納斯達克股票,覺得2021年我跑得很好的時候,2022年下半年開始,我們看到股票跌得稀裡嘩啦,然後你想把倉位轉到債券上,結果債券比股票跌的更多。6040就是股票跌40%,債券跌60%。
當然到了2024年可能會情況會發生一些變化,畢竟美聯儲重要的貨币政策它已經曆史性轉向。
美股進入高波階段
我們現在處于一個百年未有的變局之中,我們看這個圖,這個是做美股的朋友都知道的美國VIX曲線,美股隐含未來的波動率。
當我們把CBOE 1996年到現在的資料做一個周期的處理和量化濾波的處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非正常則的美股波動性的周期,每一個波動性的周期大概是在7到11年左右。
跟蹤我的研究報告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強調850天均線這一長期移動平均線的重要性,每一個短周期大概是三年半,每一個中周期是2到3個3.5年的周期,每一個長周期大概是10個3.5年的周期,就是35年的長周期。
我們看到很明顯的美國的市場的隐含波動率,呈現出一個非常明顯的周期性的變化。
可以看到,第一個高點出現在2001-2002年,美國的恐襲和市場的衰退,市場的隐含波動率VIX飙到曆史最高。
第二次是2008年到2011年,這時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再加上美國主權債務評級曆史性地下調。
那麼最後是現在,市場重新進入高波的周期,它産生極端回報的機率非常大,給各位做财富管理計劃的時候,它是我們最需要考慮的地方,因為在高波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你的回報率,它會落在你中型曲線的頭還是尾?
但是高波階段是最容易産生泡沫的階段。
是以這個時候看明年的市場,市場現在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階段,尤其是對于AI闆塊的預期,以及對于7個大型科技股的預期,我們都知道這7個科技股的估值非常高,現在有很多朋友在矽谷融資,又回到了做PPT融資的時候,一個大學生做一個AI的PPT說自己要做一個AI的應用,那麼基本上5000萬美元起跳融資,是以錢非常的多,風險偏好非常的高,但是在市場高估階段,你實作極高收益率的可能性和極低收益率的可能性都非常高,或者說比一個普通的時期要高。
再看一個圖,這個圖是我們做的美股從1872年到現在的一個長周期的圖。我們看到市場也很有意思,美股的長周期在1939年、1974年和2009年分别三次觸底且都觸及了回報率周期的底部。而1929、1956、1989和2000年分别觸到了回報率周期的頂部。
那麼它是非正常則的,上有頂下有底,這是我們做交易的最喜歡的一種回報率的分布,因為你知道他什麼時候高,什麼時候低,是以,你知道他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但是條件就是你活得足夠長,像巴菲特那麼長。
每一個底部大概35年,那麼每一個35年的大周期對應的是10個3.5年的短周期,每一個3.5年的短周期形成一個10.5年的中周期,每一個太陽黑子的周期是10.5年,為什麼?
我們沒有答案,但是我們知道這個規律是可循的。我們知道太陽的黑子影響農業活動,農業的活動直接影響到以前農業社會借貸的行為,如果你年景好豐收了,你不用借,你甚至要還錢,年景不好了你就去借種子借高利貸去地主家裡借。
為什麼這一個農業的周期延續到現在我們也不知道,但是人類的行為就這麼就是這麼神奇,每35年一個短周期,那麼現在我們再次進入了一個高波的階段。
剛才我們講了高波的階段是最容易産生泡沫的,可能我們現在就在一個泡沫中,就在一個AI半導體的泡沫裡,這個時候也是最容易産生”肥尾事件”的時候,比如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AI概念股以及加密貨币。
我們看一下對于短周期,明年6到12個月的市場,目前沒有能夠回答的問題就是:美國的經濟明年是否會衰退?
2023年,基本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經濟要衰退,因為美聯儲加息加成這樣了,房子也賣不出去了,房子的開發商也不建新房子了,美國的新房的庫存達到曆史的最低點,我們的是曆史最高點。
美國明年會衰退嗎?
市場現在無法達成共識,不能夠決定的就是明年美國經濟是否衰退。
我們看一下這個圖,很多人他喜歡用美國的失業率就是藍色的線來判斷,現在失業率很低,大家收入增長非常快,是以沒有失業就沒有沒有公司的減少,沒有收入減少,消費會繼續,而美國經濟是消費占比70%,是以美國經濟明年不會衰退了,大概這個邏輯就這樣。
但是我們知道每一次美國經濟的衰退之前失業率都達到了一個曆史的底部,然後飙升。
比如說像2008年美國的失業率飙升的時候,已經是2008年6月份,也就是說往往是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我們開始看到失業率的飙升,而不是失業率預示的經濟衰退。
失業率本身沒有預測的作用,為什麼?因為在宏觀經濟裡,我們都知道要達到三個平衡,就是商品,勞動力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大一統。
金融市場的大一統的平衡形成了一個市場的均衡價格,這個時候市場不會暴漲,也不會暴跌。這個時候市場處于一個合理估值的狀态,這個狀态不是某一個瞬間,然後稍遜即逝。
商品、市場的大一統的平衡展現在商品的供需,因為商品的供需是沒有辦法僞造的,今年你需要多少鋼筋,水泥,你沒有辦法僞造;今年你要燒多少油多少煤,沒有辦法僞造,商品的需求反映了當下經濟的狀況。
勞動力的失業率是一個滞後的名額。
因為隻有在經濟不行的時候,企業家才開始裁員。往往是企業家開始砍人,收入開始減少,消費開始減少,導緻社會總需求的減少,社會總需求的減少,反過來影響投資的減少,形成了一個負向的循環。
這個時候衰退越來越明顯,向下的壓力越來越大。市場沒有辦法達成共識明年美國會不會衰退。
明年美國會不會衰退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覺得如果你要我賭一個可能性的話,我就賭它衰退,因為現在市場過于樂觀。
跟蹤過我的研報的朋友都知道,我的著名的短周期的波動的圖,黃色的線是我們的美國經濟的短周期的波動向下,而其他的線比如左上角的是美國的标普,左邊中間是EPS美國的每股的盈利增長,下邊是美國的IP(工業産出),右上圖是美國的LEI領先經濟名額等等。
那麼這一些名額都指向美國的經濟快速放緩,當然我們現在看股市看不出來,看股市(就是左上的藍色的線)還是在往上走,并沒有确認我們經濟周期領先名額的下行趨勢,這很有意思。
這個時候才是我們最需要注意的時候,我們的預期差沒有被計入市場價格裡,如果最終差的預期兌現,産生一個劇烈的預期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轉折點。
如果明年美國經濟放緩或者衰退,那麼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美聯儲的利率,美聯儲的利率在資産價格上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美元的匯率。
我不知道美股裡頭有多少杠杆,但是我知道除了通過這種結構加杠杆之外,我們還看到現在有一種非常流行的方式,叫做末日期權。
這一些期權隻有0到1天,今天買今天到期,或者今天買明天到期,類似于彩票。
今年很有意思,跟去年不一樣,去年是在四季度的時候,你還需要把手上一些虧本的股票抛售,然後拿着實作負收益或者說實作虧損去抵消你的稅務的負擔。
然而今年沒有沒有這個問題,大家拼命的賣Covered Call(備兌開倉),是以市場上這些防止美國股票股指下行的期權交易,成交量已經達到了曆史有史以來最高。
是以如果你想象一下明年走勢,如果明年美聯儲降息,然後美元匯率走弱,我們做了一個周期的調整,黃色的線是美國的貿易的逆差和GDP的比你看一下,黃色的線領先美元匯率周期1-2個周期,就是3.5到7年。
那麼我們看到了很明顯,現在美元匯率所處的位置是非常高,尤其是相對于他們現在的貿易逆差是非常高的,或者說美元匯率過強,反映的是很多人對于美國迷之信心,對于美聯儲迷之信心,但是要知道美聯儲犯了無數的錯誤,包括這一次加息的周期遲了,最後導緻這一次加息的速度是有史以來最快的,三次75個點的加息。
中國國民資産負債表的變化
講一下中國的情況,很有意思,今年我們搞不懂的是為什麼政策沒辦法刺激消費?
我們看一下居民的資産負債表,宏觀經濟學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等式,儲蓄=投資。
你要投多少錢,我們就要儲蓄多少錢,那麼每一期的儲蓄的積累,等于我們整個資産國民資産負債表上投資的積累。
根據社科院2020年的專題的報告,總資産大概是500萬億, 500萬億其實等于我們中國的平均房價乘以中國的房地産的存量,就這麼簡單。
總儲蓄280萬億:活期存款55萬億,債券100萬億,理财25萬億,信托20,股票80- 100億,全加一塊兒正好等于280萬億。
那麼剩下就是權益,就是我們房價和我們資産漲出來的那一部分大概是220萬億人民币左右,那麼全部加起來500萬,就是你的淨資産。
是以我們整個國民經濟的資産負債表大概是1500萬億,我們現在整個國民經濟的杠杆大概是三倍左右,大概是280多290萬億,M2大概是280-290萬億, GDP大概是120萬億。
我們今年由于風險偏好偏低的原因,選擇把所有的現金都存到了存款和低風險的債券裡,這也導緻了風險資産尤其是股票表現欠佳。
A股處在周期性的底部
是以從去年開始,我們看到了一些我們曆史上從來沒有看到過的現象。我們知道儲蓄拼命的增長,今年好像存了30萬億,儲蓄來自于我們居民自己的存款,也一部分來自于我們對外貿易掙回來的國外的儲蓄。
是以理論上,我們會看到,儲蓄增長、M2增長,以及我們貿易盈利的增長基本上應該是同步的。
同時我們以前有過一個有很有名的理論說的是如果M2漲,我們整個股市都會漲,但是今年的情況是,M2廣義貨币的增長,大概百分之十點幾左右,但是我們股市确實依然是一蹶不振。
我們看一下從2022年開始,我們萬德全A指數(紅色的線)、貿易的盈餘、存款的餘額以及M2的增長基本上脫鈎了。
也就是說2022-2023年大家更喜歡存錢而不喜歡買東西的,不僅僅不消費也不買股票,這個就是很明顯的風險偏好的壓抑沒有被釋放出來。
那麼如果風險的偏好一直低迷的話,那麼市場對于風險資産的投入配置設定它就會減少。
人民币匯率已觸及周期性底部,今年七八月份的時候,人民币匯率大概是在7.4的水準。那麼當你回頭一下,尤其是海外的研究,很多報告都覺得人民币匯率基本沒戲,因為當時中美兩國的息差非常大,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資本不僅僅是中國的資本,那麼海外的資本也留到了美國。
是以我們看一下藍色的線,經過周期調整的人民币匯率的走勢很有意思。我們看到了美國市場的波動性不約而同的展示出來一個3.5年的周期,以及由3.5年的短周期疊加出來的中長周期。
我們看一下藍色的線就是我們的人民币的匯率,2008年-2009年的時候人民币匯率觸底,2016年人民币匯率觸底,那麼這個是2023年大概4月到8月的時候人民币匯率觸底,可以看出每一個低點間隔大概就是兩個 3.5 年的短周期形成一個7年的周期。
是以當時我們覺得不管外圍發生什麼事情,7.4應該就是這一輪人民币匯率的底部,這個是由周期本身決定,是以我們看到了這一輪的人民币周期基本上見底。
再看一下勞動生産率,我們的匯率強不僅僅顯示可能我們的息差好等,更重要的是對于國家相對的勞動生産率的一個定價。
如果某一個國家勞動生産率相對于别的國家增長的更快的話,那麼它的匯率就應該走強。
是以如果我們的勞動生産率的變化觸底反彈并領先人民币匯率12個月的話,那麼在未來的6到12個月,我們也應該看到人民币相應的走強,那麼再疊加中美的息差,再疊加中國的經濟周期的運作等等,那麼很有理由相信人民币匯率應該是我們在不确定的環境裡頭一個比較大機率的能夠确定的一個事件,就是匯率已經在7.4的時候見底了。
為什麼市場沒有反應?
美國長債的走勢跟我們的A股的走勢息息相關,且這個相關性是不會消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比較快的得出一個結論:如果明年美聯儲降息,或者說由于美國放緩衰退,美聯儲降息,那麼兩國息差收斂,同時中國的匯率回暖,那麼自然是對我們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有力的支撐。
我們現在看到了3000點略低于3000點的位置,它應該就是這一輪周期的底部了,這也是和我們去年11月份展望未來12個月的預期是一緻的。
去年我們展望未來12個月的時候,我們預計上證大概在略低于3000到3500點之間,那麼今年實際走出來就是2900到3400,是以沒有必要太悲觀,尤其是在所有人都悲觀的時候。
我們如果繼續悲觀的話,對于這個形式無濟于事,且很多悲觀的情緒已經記錄在低迷的股價裡了。我們要讓股市好起來,需要做更多工作,包括我們停止悲觀。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