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客觀看待上市公司投資理财行為,在符合監管規定、主業穩定以及公司現金流充沛的前提下,去投資理财産品無可厚非,但選擇的産品底層資産是否經得住檢驗,風控是否到位等等,都是考驗其投資理财能否持續獲益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閑置資金可以購買理财,但必須注意安全性,切不可進行投機活動。若公司主業不振、現金流緊張,仍癡迷于投資理财的行為則是“不務正業”。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名家視點 | 宋清輝:上市公司有沒有必要投資理财
■ 宋清輝
上市公司頻頻參與投資理财,風險不容忽視。近日,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宣布參與證券投資。12月13日,瀚葉股份稱,公司拟使用不超過2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此前,鄭煤機釋出公告稱,投資認購了3億元信托産品,因私募造假“跑路”,提前贖回了近3000萬元。鄭煤機還是以收到了上交所對“購買信托産品進展事項”的監管函。
對于以上現象,我認為,上市公司如果有閑置資金,去投資一些貨币、債券等低風險産品,可以擷取一定的投資收益。不過,如果将資金大量投向高風險品種,就要注意控制和防範風險,因為一旦投資出現巨虧,将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沖擊。
事實上,因炒股而業績下滑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例如陝西煤業上半年淨利潤下滑逾五成。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負26.60億元,同比大幅度下滑。從投資類型看,陝西煤業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産有私募基金、公募基金、股票等,其中股票的變動損益最大,為負22.25億元。由此可見,不少上市公司的證券投資計劃引來争議在情理之中。但與此同時,參與證券投資的上市公司數量也相當之多。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共計有652家上市公司參與證券投資,累計持有證券個數共計2663隻。從被投資的公司來看,有32家A股公司上半年被投資金額超過10億元。但是,面對今年以來震蕩頻頻的資本市場,不少上市公司手中持有理财産品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上虧損。其實這也可以了解,畢竟有相當一部分上市公司欠缺投資理财專業度,是以其出現普遍虧損也在情理之中。
特别是在私募産品投資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出現虧損的現象尤甚。這是因為,相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私募基金顯得更為專業,同時私募投資門檻又相對較高。一旦上市公司認購私募産品金額較大,對其風控、投資動向等密切關注不夠的情況下,就可能會出現較大的損失。
總體而言,上市公司“炒股”等投資理财行為并非長久之計,也是一把業績“雙刃劍”,需要慎之又慎。
第一,從有利的方面來講,若上市公司投資理财得當,規模合适,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利用閑置資金提高公司财務效率,幫助公司增厚業績水準。另外一方面則有利于“借雞生蛋”,即通過投資理财帶來的收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公司戰略轉型,或者去進行下一步的并購重組等資本動作,這也是為了滿足公司戰略發展的需要。近年來不少上市公司的理财公告中,對于理财的目的均表示為“優化财務結構,合理利用自有資金,通過委托理财與證券投資充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及收益率,争取實作公司和股東收益最大化。”
第二,從不利的方面而言,一家上市公司要想獲得市場的持續認可,未來則需要持續聚焦主業。因為隻有主營業務的大幅度提升,才能夠最終提高上市公司的品質。是以,上市公司在發展中一定要有遠見和定力,不能隻想着掙“快錢”,否則終會因“苦果”反噬而被資本市場淘汰。特别是在股票投資方面,不少上市公司都喜歡把“雞蛋”全部放入股市的這一個“籃子”裡,此舉無疑使投資風險大增,甚至會反過來拖累主業,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若上市公司持股較少或投資與主業相關的公司,此舉也屬于正常情況。但如果持股較多且行業分布較廣,則應具體分析其原因。因為的确有一些上市公司置主業于不顧,砸重金炒股,後來因炒股虧損,主業也是以受到嚴重影響,投資者對此類公司應保持高度謹慎。
總而言之,應客觀看待上市公司投資理财行為,在符合監管規定、主業穩定以及公司現金流充沛的前提下,去投資理财産品無可厚非,但選擇的産品底層資産是否經得住檢驗,風控是否到位等等,都是考驗其投資理财能否持續獲益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閑置資金可以購買理财,但必須注意安全性,切不可進行投機活動。若公司主業不振、現金流緊張,仍癡迷于投資理财的行為則是“不務正業”。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強國提速》。
床頭經濟學 ¥59.8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