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作者:文藝的周周

姜昆女兒姜珊從小就展露出驚人的歌喉,經常在親朋好友面前唱歌助興。13歲那年,她登上了央視元旦晚會的舞台,與歌神張雨生同台合唱,一時間名聲大噪。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接下來,多家娛樂公司争相搶她,成功的道路似乎就在眼前。然而好景不長,14歲進圈後,姜珊逐漸迷失自我,成績一落千丈。

她沉迷演藝事業,再也無心向學。

姜昆作為父親,急壞了,多次喚醒女兒的理智,但她置若罔聞。兩人為此大吵一場,姜昆紅着眼睛将女兒送上了去往國外的飛機。

不過,任性的姜珊并未就此悔改,她在國外讀不到兩個月就擅自回國,仍然執意發展娛樂事業。姜昆這次沒有再吵,直接将她送上返程航班。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如此數次,姜珊終于明白父親的一片苦心,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回國後進入正軌。

1998年,姜昆參加了一場福利院舉辦的慈善演出活動。表演結束後,福利院提議讓藝人們每人帶一個孤兒回家住一周,讓他們體驗家庭溫暖。

一衆孤兒中,姜昆的視線定格在了一個身材瘦小、毛發稀疏的小男孩身上。他主動表示要帶這個男孩回家,孩子也欣然同意了。

這孩子名叫謝潭,當時隻有6歲,是福利院的常客。他剛出生就被親生父母狠心抛棄,從小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姜昆本就是一個心腸特别軟的人,他自然對謝潭傾注了無限的愛心與憐憫。兩人在一起生活的那幾天非常愉快,彼此都産生了依依不舍的感覺。

一個星期的時間一晃而過,福利院的從業人員前來接謝潭回院。這一次,謝潭哭着不肯離開,并向姜昆提出想被他收養的請求。

姜昆也在那一刻下定決心,當即簽署檔案收養了謝潭。不久,妻子李靜民從美國趕回,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姜昆隻得耐心解釋,要她體恤這個可憐孩子的遭遇,李靜民這才勉強接受了這個事實。

謝潭改名為姜河後,剛開始和養母李靜民的關系有些生疏。李靜民起初對這個突如其來的養子頗有微詞,經常會無視他的存在。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直到有一天,姜河突發高燒,咳嗽也止不住,最後被确診為嚴重的支氣管炎。醫生态度嚴肅地告知此病若不治療好,會危及生命。

李靜民驚得失聲痛哭,她連夜守在姜河的病房,眼皮都不敢眨一下。

為了姜河能康複,李靜民幾乎擠光了家裡的積蓄。她請來最好的專家,采用最昂貴的藥品。

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她始終堅持親自照料這個不争氣的孩子,連正常的飲食和睡眠都無法維持。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終于,在大夫們的努力救治下,姜河的病情穩定了下來。這次生死攸關的經曆,讓李靜民對他有了真正母愛的感覺。

姜河生性活潑好動,老愛調皮搗蛋,學習成績從未讓養父母滿意過。姜昆和李靜民為他聘請過無數個啟蒙老師,可惜收效甚微。

終于有一天,好友牛群來家裡做客,無意中瞧見姜河爬上爬下的身手十分靈活,便建議送他去專門學雜技。姜昆恍然大悟,這正是姜河學習的良機。

2002年,11歲的姜河被送到沈陽一所雜技學校開始了苦修。課程十分辛苦,需要從基礎如立定、翻筋鬥等開始學習,每每練習到大汗淋漓,姜河都忍不住痛哭流涕。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可他也意識到這是改變人生的機遇,姜昆和李靜民寄予了厚望,他必須堅持下去。為此,養父母特意在沈陽買下一套房子,經常前去看他,給予鼓勵。

在他們的眼皮底下,姜河漸漸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雜技演員。他的空中轉盤表演曾登上北京電視台的春晚舞台,姜昆看得涕淚俱下。

盡管曾有過叛逆期,但在養父母的悉心教導下,姜河也逐漸養成了樂觀向上的性格。最後,他順利加入了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在衆人面前發光發亮。

姜河從小便沒有親人的陪伴,福利院的生活十分落寞。盡管養父姜昆和養母李靜民對他視如己出,但他内心始終對親生父母存有幻想。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收養後的某一天,姜河試探着向姜昆提出想要尋找生身父母的請求。姜昆聽後沉默了,李靜民甚至憤怒地質問他是不是不滿現在的生活。

姜河解釋道自己隻是出于好奇,但養父母已經難掩失望。

為了安撫姜河,也為了讓他意識到養父母的辛勞,姜昆還是釋出了尋人啟事。雖然最終一無所獲,但這個過程讓姜河明白到,姜昆和李靜民才是他這一生最偉大的父母。

從那時起,他對養父母更加孝順,經常回家看望。現在姜河自己也已成家立業,但他仍然牢記當年自己被抛棄時,是誰給了自己希望。

姜昆:不顧妻子反對收養了一個孤兒,就是我這輩子最正确的決定

他時常去看望年邁體弱的養父母,幫助他們處理瑣事,以報答那許多年的養育之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