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到中年:你的善良,需要一點鋒芒

作者:布衣粗食

太多的道理,需要邊走邊悟。

可惜的是,道理懂得太晚,吃虧的總是自己。

聰明的人,懂得從他人身上汲取教訓,不讓類似的情況出現在自己身上。

人到中年萬事休,上有老下有小,夠苦了,若是你在社會上混,過于善良,那就請馬上改正,學會對自己、家人好一點。

拒絕的話,雖然無情,但會讓你活得更好,也不讓家人擔驚受怕。

人到中年:你的善良,需要一點鋒芒

01

過分的善良,換不來感恩。

有一位小說家說:“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機率。”

“反着你很善良,不會反抗,不會做傷人的事情”,這樣的想法,一旦進入了别人的思維,那麼你做什麼,都會很被動。别人會根據你的言行舉止,對你進行拿捏。

在春秋時期,宋國的公子城、華豹結仇了,他們在都城的郊區,狹路相逢。

華豹是一個勇士,還是有名的弓箭手。他掏出弓箭,對着城,就放箭——“嗖”的一聲,箭從城的耳邊飛過,吓得瑟瑟發抖。

眼看,華豹掏出了第二支箭,城忽然想到:“華豹很重視‘君子’。”于是,城大聲喊:“這樣做,可恥可恥。”

華豹猶豫了。城又喊:“你我都是宋國的後裔,雖然是政敵,但也要遵守公室的射禮。按照規矩,你已經射箭一次,下一次就輪到我了......”

華豹聽了,放下了箭。城卻迅速掏出箭,射到華豹的胸膛。

古人雲:“狹路相逢勇者勝。”

面對敵人,居然要用禮儀來限制自己,從武鬥變成“君子動口不動手”,顯然是行不通的。

農夫和蛇講善良,蛇不會聽,隻會反咬一口;路人和瘋狗講道理,這不是惹火燒身?

善良一旦給錯了對象,無疑使自己顯得愚昧。

作為中年人,若是你的錢,全部被借走。你不去追債,還去貸款,再次借錢給人,這不是讓自己永遠不會翻身?

你總是 幫助某個窮親戚,掏錢給他。可是親戚卻喜歡賭博,你的行為,助纣為虐。

另外,持續性的善良,也會讓人覺得“理所當然”。一旦你停止善良,對方就會懷恨在心——這個人,居然如此惡毒,不願意施舍窮人。

有句話說得好:“很多人都傾向于主觀臆斷他人的想法和需要,覺得在自己身上适用的感情和投資,一定也适用于他人。”

你以為幫助了别人,就會讓 别人站起來,就達到了冷廟燒香的結果。其實這是你自己的想法。世上,不講道德、爛泥巴糊不上牆的人,比比皆是。

人到中年:你的善良,需要一點鋒芒

02

有鋒芒的善良,才能助人助己。

《散落星河的記憶》中寫到:“沒有利刃的保護,世間的美麗不可能盡情綻放;沒有柔情的牽制,力量就像無鞘劍,會傷人傷己。”

确實如此,善良就像一把利劍,藏在刀鞘裡。任何人都可以觸碰刀鞘,能夠欣賞刀鞘的美。

一旦有人惹火了你,也要敢于刀劍出鞘。

與此同時,你還會發現,多數的刀劍,本是一把雙刃劍,在傷害别人的時候,也會傷害到自己,需要正确使用,趨利避害。

知乎上,有網友說,他和同學去食堂吃飯,遇到一位推車的大嬸。

推車裡,有很多舊書和廢品,很沉重,而面前是一個小坡。

網友下意識地幫忙推車,翻過一個小坡,到了大路。

沒想到,大嬸要推車去更高的地方,要連續過幾個坡段。

再推過一個坡之後,網友讓推車停穩,然後就去食堂了。對大嬸再次的要求,沒有理會。

過了一晚上,網友還發現自己腰痛。宿舍裡的同學說:“你這是自找的吧。”

但是網友很慶幸,自己沒有幫人幫到底,懂得止損,否則自己的腰就真的扭傷了。

從真實情況分析,網友的身體素質,不适合推車,幫忙需要理性;大嬸推車,感覺很吃力,其本質是在賺錢,并且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可以分幾次推的東西,一次性就裝車了;從經濟上分析,大嬸本可以用電動車來收廢品,隻是她不舍得提高成本......

真的不要去責怪那些顯得冷漠的人,不幫忙也是一種善良。有人落水了,你不會遊泳,就别随便跳入水裡;有人乞讨,不要随便給錢,看看是否為職業乞丐;有人賣慘,你不要理會,那是套路。

就是親戚朋友幫忙,也要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要考慮到自己的退路,别什麼都答應。

做自己,善待自己,也是善良。人到中年,你過得好好的,就是家人的福氣;你倒下了,家庭就垮了。

人到中年:你的善良,需要一點鋒芒

03

人到中年,善良要給對人。

善良的本意,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花鼓勵一朵花。

你需要找到同樣善良的人去幫一把,這樣的善意,才是傳遞美好。

秦國末年,一位漂洗衣服的婦女,把一半的飯分給了窮困的韓信。後來,韓信成了西漢開國功臣,回敬了很多的金子。

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年幼的時候,家中幾個親人過世,沒有一塊地可以安葬。本地的一位地主,給了他一塊地,一些錢。後來,朱元璋讓地主家,世世代代被朝廷尊重。

我們幫助人,可以不圖回報,但是不能不難受了自己,不能連一句謝謝也聽不到。這是善良的底線。

窮困,但有志氣的讀書人;需要找工作的聰明人;内心很富有的窮人;身殘志堅的人......你多去幫助,一準沒錯。

人到中年:你的善良,需要一點鋒芒

04

人到中年,需要以史為鑒,以人為鏡,别輕易去嘗試和爛人交往,和破事糾纏。

有些事情,非得經曆不可,那一開始就謹慎一些,避免陷入其中。

常常告訴自己:“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面對社會上的魑魅魍魉,把握做人的尺度,進一步是朋友,退一步是陌路人。

我可以不傷人,但是不能不保護自己。

我自己灼灼放光,不給社會添亂,也是善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