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① | 小崗村,老嚴家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① | 小崗村,老嚴家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初冬時節,走進安徽鳳陽小崗村,村内友誼大道兩側農家樂、特産店林立,店鋪老闆熱情招呼客人。“大包幹”紀念館南來北往調研、參觀的遊客,讓冬季裡的村莊洋溢生機。

小崗村主幹道上的“金昌食府”門前,80歲的嚴金昌老人正悠閑地曬着太陽。45年前,也是一個初冬,嚴金昌和小崗村村民秘密按下實行包産到戶的紅手印,拉開中國農村改革的帷幕。45年來,小崗村曆經從大包幹到土地确權頒證領到“紅本本”,再到農村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一次次探索蹚路,使得這個小村莊,舊貌換新顔,村民的生活也随之大變樣。

嚴金昌一家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嚴金昌的5個兒子中,有4個在村裡開了飯店或超市,生意紅紅火火,生活邁上了新的台階。嚴金昌老人的孫女嚴妹,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小崗村,成為遊客中心的一名導遊,在這裡收獲了自己的天地。

近日,新黃河記者走進嚴金昌老人家中,透過這一家人的命運及變化,探尋45年來發生在這個小村莊的時代之變。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① | 小崗村,老嚴家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大包幹”帶頭人嚴金昌: 按下“紅手印”,是我一生最正确的決定

初見嚴金昌老人時,他正坐在和兒子開的農家樂門前,和旁邊的老人們聊着天。在小崗村生活了80年的嚴金昌,對這座生他養他的小村莊愛得深沉,哪怕45年前那場大旱,也沒有迫使他産生逃離的念頭。

時間拉回到1978年,安徽發生了百年罕見的特大旱災,鳳陽縣受自然環境影響,旱情更為嚴重,整個鳳陽縣人口外流遍及大半個中國。而當時的小崗村,是遠近聞名的“三靠村”——“吃糧靠供應,花錢靠救濟,生産靠貸款”,每年秋收後幾乎家家外出“要飯”。那時的小崗村有20戶人家,耕地1100畝,但隻有300畝适合種莊稼,年人均口糧隻有200多斤。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① | 小崗村,老嚴家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今年80歲的嚴金昌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幫孩子看看店、曬曬太陽。

“當時我家8口人,6個孩子張着嘴等着吃飯,不想辦法就隻能餓死。”嚴金昌回憶起那個年代,當時他們生産隊吃大鍋飯,幹多幹少一個樣,村民們的積極性受挫,“磨洋工”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當時的小崗村也曾想過改變生産模式,20戶人先分成一個組,又分成2個組、4個組,最後分成了8個組,最後結果,仍是大部分人出勤不出力。”

窮則思變。1978年12月的一個寒夜,小崗村18戶農民相約簽訂“秘密協定”,按下了鮮紅的手印,将生産隊的土地、耕牛、農具等按人頭分到各家各戶,搞起了“大包幹”。“簽訂契約的時候心情既興奮又緊張,我們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戶,是違反當時的土地政策的。但如果不這樣幹,就會被餓死。”就在簽訂契約的當晚,嚴金昌等人連夜将生産隊的土地、耕牛、農具等分到各家各戶,搞起了“大包幹”。“紅手印按完的那個晚上,幾乎一夜沒睡。第二天,一家人就起了個大早,拾掇拾掇農具,下了地。”嚴金昌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場“秘密協定”誕生了曆史上著名的“紅手印托孤書”,定格了中國農村改革的起點。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① | 小崗村,老嚴家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時間轉眼到了1979年,小崗村糧食總産達到了13萬多斤,是過去的5倍,“幹了一年夠吃5年”;那一年小崗村個人所得由22元增至350元;歸還貸款800元,是曆史上第一次歸還國家貸款。至此,從安徽到全國,從農村到城市,堅冰融化,大地回春,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

嚴金昌和這個小鄉村的故事,至今仍被傳頌。而眼下,這位已邁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幫孩子看看店,沒事遛遛彎、曬曬太陽。站在自家的農家樂外,看着街上人來人往的遊客,嚴金昌感慨:“那枚紅手印,是我這一生做過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決定。”

返鄉“包二代”嚴德全: 乘着“二次創業”東風,生活過得紅紅火火

出生于1978年的嚴德全(嚴小六)是嚴金昌的小兒子,對那個決定了小崗村乃至全中國億萬農民前途的事件,他并沒有太多記憶。在他的印象裡,最深刻的是“大包幹”頭幾年,爹媽特别辛苦,起早貪黑,心思全撲在地裡。不過,家中吃得越來越好,家裡存下來的糧食也越來越多。長大懂事後,嚴德全對于父親當年的做法發自肺腑地敬佩,也感謝父親當年的選擇,讓他有一個吃飽穿暖的童年。

當年18個人的創舉,使小崗村在全國名聲大噪,紛至沓來的調研團、考察團,小崗人籠罩在各種光環之下。然而,“大包幹”20多年後,小崗村卻再次陷入發展困境。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小崗村全村人以種地為主,沒有鄉鎮企業,全村個人所得僅2000元,低于全縣平均水準,村集體欠債3萬元,村裡連續多年沒有選出“兩委”班子……小崗村人口再次外流,不少小崗人外出打工賺錢。嚴德全就是小崗外流人員之一,20多歲的他跟着同村人去了合肥、滁州打工。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① | 小崗村,老嚴家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嚴金昌的兒子嚴德全和兒媳楊興葉。

停滞不前的發展讓小崗人認識到,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小崗村要發展,必須得跟上時代的步伐。2004年,在以安徽省第二批選派幹部沈浩為代表的黨組織帶頭人帶領下,小崗村開始了艱難的“二次創業”,制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發展現代農業,搞科學種植和農産品加工;發展旅遊業,建起了大包幹紀念館,用小崗品牌帶火了特色旅遊;招商引資辦工業,發展工業園區,進行農産品深加工。與此同時,小崗積極推動土地流轉,建設高标準農田,現代農業發展也駛上快車道。據了解,2022年度,小崗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創新高,分别達到1300萬元、33000元,比2021年的1220萬元、30500元增長6.6%和8.2%。

乘着政策的風口,在外打工的嚴德全也回到了小崗村,在把家裡的土地流轉出去後,自己則打算創業。“農村人進廠感覺不習慣,幹了一段時間後回來了。後來又學了廚師手藝,最後自己開飯店當了老闆。”嚴德全告訴新黃河記者,他們兄弟5個,有4個都回村裡開起了飯店或超市。以老嚴名字命名的“金昌食府”是四哥開的,小崗莊園則是他和他媳婦一塊開的。“有時候那邊人多坐不下,我這邊有空桌能坐下時,會安排客人到我這邊吃。家人之間互相照顧,賺得也不少。”随着小崗村旅遊業不斷發展,遊客越來越多,現在,嚴德全的農家樂年均純利潤十幾萬元。

嚴德全的妻子楊興葉告訴新黃河記者,20多年前,她從外村嫁到小崗村時,正值小崗發展進入困境,回頭再看現在的小崗,比周邊村子富裕不少。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家電、樓房、小汽車,現在基本家家戶戶都有。村裡還修起了紀念館、公立學校、民俗景區,道路等也是越建越好。

“小時候落後的樣子已經隻能在民俗景區才能看到。45年間,自己家的生活有了質的變化。”嚴德全說。

逐夢小崗嚴妹: 大學畢業後回村,在這裡收獲自己的天地

1997年出生的嚴妹,是嚴金昌老人的孫女,大學畢業後拒絕了留在大城市的機會,回到了小崗村,在旅遊公司擔任解說員。作為小崗村的新生代,嚴妹自小就感受到祖輩的不易,她了解的小崗精神就是敢想敢幹,而這股精神也影響着她的未來。

我與改革開放共成長① | 小崗村,老嚴家三代人的“精神傳承”

嚴金昌的孫女嚴妹

“我大學專業就是播音主持,畢業時也曾想要留在大城市,但作為一個小崗村人,對宣傳小崗村有着責無旁貸的義務,是以就選擇回到了小崗村。”嚴妹解釋,别看小崗村隻是一個普通村子,但就業機會多、發展機會廣,而且解說員這份工作,讓她的精神需求得到滿足。“因為每次給别人講解,宣傳自己的家鄉時,内心總是充滿自豪。”

作為一名90後,嚴妹沒有經曆過小崗村的曆史巨變,但她對這段曆史還是十分熟悉。“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和爸爸講,他們那個年代有多麼艱苦,如今的生活多麼來之不易。”嚴妹說,後來進入工作崗位,對小崗村的曆史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進而更加了解到長輩們的不易和小崗村曆史變遷的意義。在工作中,她也在時刻挑戰自己,随着小崗村旅遊的發展,面對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成為她的必修課。

像嚴妹一樣,小崗村回鄉就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近些年的小崗村,紅紅火火地發展起了紅色旅遊産業。幾年前,滁州市小崗村旅遊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建立小崗國家5A級景區為抓手,啟動“當年農家”二期建設,家庭遊、研學遊正在成為小崗旅遊的主導項目。與此同時,小崗村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高标準農田治理、“引水上崗”、“引淮潤崗”等項目工程,持續釋放農業活力。盼盼食品、凱盛農業等陸續落地小崗村投産,為當地創造了就業崗位。

“小崗村現在有很多就業機會,隻要肯幹,都能在小崗收獲自己的天地。”嚴妹語氣肯定地說。

記者:李慶斌 策劃:潘慶照 策劃:郭吉剛 攝影:王章華 攝像:王章華 剪輯:王章華 編輯:盧婷 美編:楊壹晴 校對: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