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一定百倍千倍甚至萬倍還回來!”雷軍稱捐款是還願之旅

作者:海報新聞

2023年11月29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以個人名義,向母校武漢大學捐贈13億元人民币,這也是全國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筆校友個人現金捐贈。本周,《面對面》專訪雷軍。

1987年,雷軍考上了武漢大學的計算機系。在武漢大學讀書的時候,雷軍拿了不少獎學金,他在大學四年裡面基本上是靠獎學金和幫老師做項目養活自己讀完了大學。這次給母校捐款,雷軍把它定位成還願之旅。

雷軍:有一次我拿了一個錢比較多的獎學金,在頒獎典禮上,我站在舞台上的時候我就在想,有朝一日我要是有了錢,我一定百倍千倍甚至一萬倍還回來。

此次捐贈,雷軍助力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武漢大學數理化文史哲六大基礎學科研究。

雷軍:這些基礎學科在過去這些年、在大學裡面相對是比較弱勢的,應用類的學科可能會因為比較容易出成果、比較容易拿到科研經費,相對在學校裡面受重視。我們創業30多年了,走到今天,其實越來越清楚你想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你肯定要是一個長期主義者。最近我在小米内部經常講偉大是熬出來的。

雷軍和小米的故事,公衆并不陌生。過去13年,小米既是深入人們生活的科技品牌,也是總能在競争中帶來驚喜的電子産品,更是一家充滿故事的創業公司。

在武漢大學圖書館,雷軍看了一本書叫《矽谷之火》,開始建立了他一生的夢想,因為《矽谷之火》是講喬布斯創業的故事。是以在80年代,喬布斯就是雷軍的第一個偶像。

雷軍:正是因為我對喬布斯很了解,我覺得其實我不是喬布斯那樣的人,我覺得我也做不了喬布斯,但是并不妨礙我們在另外一個方向上做出不一樣的産品來。

帶着這團夢想之火,雷軍走上了自己的創業之路。1991年,從武漢大學畢業後,雷軍和朋友創辦金山公司,開發WPS辦公軟體,抗衡微軟的Office辦公軟體。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對抗龐然大物微軟,注定了戰鬥異常艱難,金山公司曾一度面臨“産品失敗、業務崩盤、公司差點關門”的困境。在金山,雷軍完成了從程式員到企業管理者的轉變,經曆了企業從陷入困頓到重新崛起的過程。與個人而言,金山的20多年,是雷軍的青春歲月,與世界而言,那20年正是網際網路第一波浪潮翻天覆地的時代,雷軍在不知不覺中與這一波浪潮擦肩而過。許多年以後,雷軍發出了他那句著名的感慨——“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

雷軍:因為我是一個工程師,一個程式員開始的創業者,我們做的所有事情要不就是我有興趣,要不就是碰到幾個使用者他們都說這個産品,他們想要這樣的産品,我們就決定立項,決定去幹了,很少去考慮它是不是時代的一個重大的機會點,有沒有那種爆發性增長的可能性,考慮得少。是以這樣的企業,它的生存能力很強,它一定不容易死掉,但是要做到很大的話其實也不容易。是以我才講出了風口論。我是認為我們不僅要埋頭拉車,還要擡頭看路,這是對我自己創業的一個巨大的糾正。

為追趕第一波網際網路浪潮,雷軍帶人創辦了卓越網,在網上主賣圖書和音像制品。但此時網際網路泡沫已經破滅,電商尚未全面崛起,加上融資能力不足,2004年9月,雷軍忍痛把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

雷軍:我們應該實質上錯過了網際網路的那個時間點,我們就在想下一次機會是什麼時候,我們提前四五年已經知道未來的機會就是移動網際網路,我隻是不知道那個爆發的時間點是什麼樣的,是以等iPhone釋出、安卓釋出之後,我是覺得那個移動網際網路機會将會全面展開。

面對機會,雷軍選擇再次創業。2010年4月6日,在北京中關村一間不起眼的辦公室裡,雷軍和十多個同僚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此創辦了小米。

依靠清晰的商業模式、精準的市場地位,2014年小米手機釋出僅3年時間,就占據了銷量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市場地位。這一年的11月,烏鎮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雷軍毫不掩飾自己的意氣風發。但是不足2年,小米遭遇了創業以來的最大危機。單純線上模式陷入增長瓶頸,小米手機的銷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記者:2016年當時你也在演講當中提到過一段描述,說這不是人過的日子,可能連阿貓阿狗都受不了。

雷軍:因為企業其實在生死存亡之際,當時整個手機行業都覺得我們快不行了,是以一旦覺得你不行了,所有的供應商對你的支援可能都會減少,它是一個高度依賴産業鍊生存的一個行業,如果整個産業鍊不支援你,整個小米就有可能關門。在那種情況下,當時我跟他們開玩笑,我說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我說我自己直接親自去幹。

2016年10月,小米MIX全面屏手機的釋出給低谷中的小米注入了希望,也為小米赢得了産業界的尊重,從這一年起,小米公司做出了戰略調整,開始向硬核科技發力。

2020年,小米十周年,這一年,小米公司更進一步确立了未來十年要成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領者的戰略,為消費者提供高端科技産品。

做高端科技産品,不僅需要技術積累、技術攻關,還需要對整個産業鍊擁有高度的掌控力,研發小米第一代高端機的過程中,雷軍和團隊一度開啟了軍訓式的集體生活。

雷軍:我們想成為全球最優秀的公司,隻有堅定不移地邁向高端市場、堅定不移地投入核心科技才有機會。

2023年10月,小米新一代高端機小米14系列釋出并開售,銷量迅速突破百萬台,由于市場熱情太高,小米14系列很快進入斷貨狀态。

在手機作業系統方面,蘋果有自己的iOS系統,華為有自己的鴻蒙系統,而小米14系列搭載的“澎湃OS”,是小米自己研發的“人車家”全生态作業系統。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企業經常面對外界“缺芯少魂”的質疑。小米澎湃OS的誕生标志着中國企業在作業系統領域的突破。

雷軍:作業系統我們從創辦之初就開始探索,七年前我們下決心開始幹,超過5000個工程師的投入,前不久剛釋出了小米澎湃OS,這一次的作業系統我們就定位成就是以人為中心。

成為硬核科技企業的布局,讓造車成為小米的必然選擇。自己造,不并購,不代工,在這一新賽道上默默努力近三年,小米汽車将于明年上市。

雷軍告訴記者,他覺得小米做汽車有很多天然的優勢,因為今天智能電動汽車的本質就是汽車工業跟消費電子工業的整合,是一個大融合,是以進入汽車行業對小米來說有挑戰,總體來說難度可控。

雷軍:我們第一輛車投了3400名工程師,整個研發投入超過了100億,我們是用了10倍以上的投入。有這樣的把握以後,反正我是抱着志在必得的方式來做的。

過去6年,小米研發投入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8.4%,預計2023年全年的總研發投入将超過人民币200億元,未來5年研發投入将超過1000億元。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為小米向上生長注入強大動力。

雷軍:我們覺得今天在小米所處的這些市場領域裡面,還存在着大量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我認為小米才剛剛開始。一方面我們紮根中國市場,做好内循環,同時要堅定信心進行全球化,我覺得這就是小米所選擇的路,在這條路上還有巨大的機會。

在2023年年度演講中,雷軍正式宣布小米科技戰略更新,并公布了小米科技理念:選擇對人類文明有長期價值的技術領域,堅持長期持續投入。

雷軍說,小米不斷進步和演化的核心動力,來自它的夢想和目标。

來源:央視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