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文玲:以創新思維推動世界小商品之都高品質發展

作者:昆侖策研究院頭條号
陳文玲:以創新思維推動世界小商品之都高品質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 陳文玲】

【編者按】12月6日至8日,“第三屆中國(義烏)‘一帶一路’城市國際論壇2023”在浙江義烏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中國人民大學、義烏市人民政府主辦,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義烏市場發展研究院協辦。聚焦“高品質共建絲路,新時代全球商圈”主題,40餘位海内外政商學界人士出席會議,共話“一帶一路”建設的十年成就及未來展望。央視、人民日報、CGTN、新華社、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經濟日報、人民政協報、證券時報、浙江日報、“明叔雜談”、“大白話講新聞”等20餘家央媒及自媒體大V現場報道會議内容。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以下為發言全文:

非常榮幸再次來到義烏,對于義烏我是比較熟悉的,從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前期研究和方案的推出。到三年評估,到十年評估,再到面向未來高品質推進義烏發展,我們對義烏發展改革開放做了一系列研究。再次來到義烏參加這樣的會議,非常感慨。義烏這個名片越擦越亮,中國人民大學把金色名片放大,這個工作非常有意義。今天主要談兩方面觀點:

義烏為什麼能夠成為新時代的世界商圈?

本次會議這個題目提得特别好,新時代的世界商圈。義烏之是以能夠形成新時代的世界商圈,不是從現在開始的,而是從改革開放以後,經過了義烏人一代一代的努力。概括起來,義烏發展有四大基因:

(一)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基因

習近平經濟思想博大精深,浙江是重要的策源地,義烏作出了重要貢獻。十七年前,當時習近平主席任浙江省委書記,義烏是習主席工作的聯系點,那個時候他多次到義烏調研,提出了若幹支援義烏發展的重大政策,這些政策都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發了檔案。

2010年,習近平主席在國務院研究室一份調研報告上作出批示,要求對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應做深度思考,适時推進,如有加大改革的想法,可在醞釀成熟時,向中央彙報。進而推出了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十幾次在國内外重要場合推介義烏,肯定“義新歐”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早期收獲,為義烏定位“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之是以發展為世界級商圈,是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生動展現,蘊含着習近平治國理政特别是市場經濟的深邃思想。

(二)市場經濟的基因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的市場經過了六次疊代發展,從塊狀經濟的頭部市場,從大棚、地攤到買全國賣全國,然後再到買全球賣全球,義烏和全球233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了貿易往來。2010年~2022年,義烏外貿出口額增長了21倍,占全國外貿出口比重從千分之1提高到千分之18.2。習近平總書記稱“義新歐”中歐班列是亞歐大陸互聯互通的重要橋梁和“一帶一路”加強的早期成果。我們可以看到,“義新歐”“義甬舟”使義烏成為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的連接配接點。是以,義烏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是中國市場經濟培育發展與壯大的縮影,是向世界展現中國市場魅力的重要視窗。各位朋友,2000年初我們進行義烏調研時外商每年來36萬人,現在何止36萬人呢?疫情除外,義烏還有接近2萬個常駐的世界各地商戶。

(三)改革創新的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義烏發展的經驗是正确處理繼承與創新關系的經驗,這種創新必須是有繼承又有發展的創新,是符合實際、适應形勢的創新,是合乎發展規律,具有遠大前途的創新。義烏市委市政府一屆接着一屆幹,在建構新型貿易體制機制、國際貿易與制造業轉型更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都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有14項義烏創造的改革開放的經驗在全國複制推廣,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轉變貿易發展方式、産業轉型更新和高品質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示範。

(四)有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基因

義烏現存有市級以上文化保護機關291處,博物館館藏文物11000多件,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143項。如在義烏的雙林寺,這是從印度來的佛教始祖達摩親自勘定的寺址,梁武帝特批建設,傅大士在這開創,是非常聞名了,特别是在日本這些國家非常聞名。像著名的詩人、畫家沈周、李清照、陸遊都在浙江,王陽明也是浙江的,王陽明心學影響也很大。義烏已經成為各國搭建中國快車的共享平台和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視窗,形成了多元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宗教文化在這裡的交融。

我在義烏調研時晚上散步曾經遇到過印度人,他們從義烏市場開始的時候就來了,現在帶着三個孩子,都在義烏上學,大的已經上了高中。

這是義烏發展的四大基因,基因很重要,基因來自義烏發展的實踐,來自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來自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下一步如何提升和放大義烏世界商圈的能級?

從七方面放大其能級:

第一,要放大義烏市場的能級

聚焦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支撐國内國際雙循環市場的生态圈,推動中國從經濟大國、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經濟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基礎性作用,建構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來抓。特别是要落實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的八項行動中的第一項行動——建構立體互聯互通網絡,加速以現代流通引領的市場轉型更新,充分激活商流、物流、資訊流、資本流、資料流,形成高速流動與集聚的內建優勢,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放大市場能級,極大地促進義烏連接配接全球市場的輻射能力。

第二,放大國際貿易能級

持續在貿易全球上疊代深化,與我們國家廣交會、進博會、銷博會、服務貿易洽談會等,共同形成支撐中國成為世界市場、世界國際貿易中心的重要平台載體。以前買全球賣全球的隻是義烏,現在形成若幹個國家級重要平台。這些平台就使中國從“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将來的貿易不僅是進口出口,未來的方向一定是轉口貿易,形成在中國的貿易大循環,提升我們國際貿易的層級或能級。這裡特别建議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推動義烏通過建構跨境數字物流服務體系,重構中小企業物流平台化的結合模式,重塑倉到倉的全程物流服務體系,重建陸港、海港高效關聯的物流通道,探索整合航線資源的新路徑,讓義烏的市場、義烏的流通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三,放大産業能級

因為義烏這一個市場看起來是交易,但是帶動了若幹個生産商産業鍊、供應鍊,是以要通過不斷深化貿工關聯,促進義烏商品制造向個性化、精品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從價格競争轉向品質、技術、品牌、标準、規則這些方面的綜合性競争,通過跨區域的關聯,形成對全國更大規模甚至全世界更多開發中國家的帶動,特别是制造業的帶動。

目前,義烏有資訊光電、汽車制造等現代産業叢集,實際上就是基于義烏市場,未來基于這樣的市場和類似義烏的采購貿易的市場,可以帶動中國制造業邁向高品質發展,邁向全球更多的市場。

第四,放大城市能級

現在義烏已經成為一個二型的大城市,但是義烏管理服務的對象、業務規模受限于現在按照行政層級,比如按照縣級市配置行政資源的做法,“小馬拉大車”問題非常突出,管理服務能力與市場主體、與市場的效能、與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生活發展需求不相适應,是以,我個人通過對義烏的研究,建議中央以更大的力度支援義烏進一步探索省市縣更加扁平化的高效管理機制,創造條件把地級市以上的職能要适度擴大在義務。

第五,放大開放的能級

特别是放大義烏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建構一系列開放大平台,開放大通道,依托外商雲集優勢,融通中國和世界,把開放型的中國和開放型的世界連為一體的能力,使義烏成為“中國看世界、世界看中國”的重要視窗。

第六,放大改革的能級

特别是要以小商品自由貿易為目标,以投資貿易自由化為重點,加大在貨物貿易更高水準、自由便利方面的探索,比如能否建構不轉關、不報檢、不統計、不扣稅、不核銷的“五不”機制,使它通過改革放大能級。比如支援義烏對接CPTPP等國際經貿協定。上海出台的關于絲路電商的方案裡“兩個對接”,義烏國際化程度更高,影響力更大,是以對接國際高标準的經貿規則,義烏也應該走在前列。是否還可以考慮大量小額、小批量日用消費品進口與市場采購出口,綜合一般貿易和1210進口貿易兩者的優勢,探索一種新型的進口貿易方式,破解日用消費品進口和出口準入的難題。

第七,放大文化能級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外交場合用“義烏元素”诠釋中國夢,是以要講好中國故事,可以用義烏的故事诠釋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市場、中國魅力,進一步發揮義烏多元文化交流的作用,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城市代表。義烏雖然是縣級市,但是我們未來的城市不應該完全按照行政層級劃分,而應該按照城市的能級進行放大。

(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人大重陽”,修訂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