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作者:破局者Breaker

前段時間,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在最新釋出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2023年的全球經濟增速是3.0%,2024年則為2.9%。

說實話,這不是一個樂觀的預測,因為這已遠遠低于3.8%的曆史平均水準。

與此同時,各種新興領域和技術以ChatGpt為首,在今年掀起了席卷行業的風浪。

一邊是難以持續做大的市場蛋糕,一邊是随時可能被颠覆的産業格局。個人财富的去從,是每個人繞不過去的時代命題,對高淨值人群而言更是如此。

按照招商銀行釋出的《2023年中國私人财富報告》,去年國内有316萬人的個人資産超千萬。

盡管近幾年給大家的感覺是普遍都很難,但高淨值人群的數量一直都在穩步增加。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回顧他們一路走來的軌迹,你會發現财富之于他們,早已被賦予了更多時代屬性。

除了為兒孫計,實作社會價值、傳承精神理念,是他們在這個百年未有之變局下的既要還要。

01傳家,傳的是什麼?

前段時間,看了招行銀行北京分行的一部短片《傳家》,感觸很深。

片中的一代原是90年代國有工廠的技術勞工,捧着當時人所豔羨的鐵飯碗。

但眼見廠子效益越來越差,他毅然放棄安穩的工作,迎着改革開放的浪潮下海經商。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作為白手起家的一代,就連第一筆啟動資金,也得靠銀行貸款。然而就是憑着這份闖勁,他通過外貿生意完成了家族資産的原始積累。

二代在一代的基礎上,抓住“一帶一路”這個時代機遇,在曾經當兵的甯夏沙漠裡種植葡萄、開設酒莊。

不僅讓紅酒遠銷海外,實作了家族産業的更新,也改善了甯夏幹旱貧瘠的自然環境,帶動當地農民共同緻富。

可當三代學成歸國,卻對父親的紅酒投資大為質疑,認為這是對家族和企業的不負責任。

在他看來,父親和自己這些後繼者們,應該做好爺爺這一代傳下來的家業,而不是在自己不懂的領域亂投錢。

直到深入實地考察,看到當初貧瘠的沙漠如今一片碧綠,破舊的闆房變成和客戶簽約的寫字樓,他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回到公司後,他更是為紅酒業務提出了數字化解決方案,給家族産業注入新的血液。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短短8分鐘,背後是三代人近40年的傳承,以及傳承過程中的需求變遷。

而不斷變遷的需求在于:

首先,要将創業初期的純粹逐利往向實向善轉變,通過追求更普遍的社會價值,實作家族财富的長久傳承;

其次,要讓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三代及三代以後,了解并繼承前幾代人在艱苦創業中積累下的經驗和精神,真正承擔起家族企業的大梁。

你會發現,越是擁有更多财富的人,在傳承方面考慮的往往越不是财富本身。

社會配置設定給一個人的财富,從來都是和配置設定給這個人的責任成正比的。

是以很多時候,傳家傳的不僅是家業,更是筚路藍縷的精神,還有引領社會共同富裕的理念。

02善經濟時代,财富傳承的新命題

短片最觸動我的,是二代頂着質疑去甯夏沙漠種植葡萄時說的話:

“我們家以前趕上了好時代,現在有這個機會,終于知道能在這兒做點什麼了。”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為個人和家族命運去闖去拼是一種俠士精神;以兼濟天下的胸懷回饋社會,則是一種國士胸懷。

從前人腳下的不毛之地,到後人眼前的澹澹綠洲,折射的是财富向善的弧光。

今年3月,招商銀行聯合了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釋出了《2023年中國高淨值人士慈善調研報告》。

作為一份曆時兩年,國内首個樣本量超1000份的同類型調研,這份報告較為客觀反映了當下高淨值人士對慈善的普遍認知和實踐: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可以看到,超過80%的受訪人士都參與過慈善活動,而其中捐款和幫助陌生人的比例都超過了90%。

一個人的财富積累到一定程度時,能否維持财富的增長,在于多少人希望其繼續賺錢。

就像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說:“極緻的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

秉持向善之心,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發展紅利,是高淨值人群行穩緻遠的根本,也是财富傳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想起被稱為“浙商教父”的萬向集團創始人魯冠球。

他成立“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後,就讓二代魯偉鼎擔任基金董事長,又讓三代魯澤普擔任基金監察人。

同時他又在家族信托中,明确了後代的社會責任,讓他們在繼承财富的同時,更傳承自己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價值觀。

在他去世後,魯偉鼎繼承了他的理念,在2019年捐出49.6億元,成為當年的中國首善。

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理事長王振耀提出過“善經濟時代”的概念。

善經濟時代的最大特點,在于财富内在邏輯的變化,轉而由社會價值決定經濟價值。

财富再多也是階段性的,想要經久不衰,必須讓财富傳承的方向和社會發展的方向一緻。

否則,眼下積累再多的财富,最終也難免掉入“富不過三代”的傳承怪圈。

回饋社會,改善民生,是“商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格局,也是讓家族生生不息的大智慧。

03私人銀行,高淨值人群傳家的新思路

有句話說的很好:遺财為下,遺業為中,遺人為上。

真正的聰明人,最先考慮的不是自己奮鬥一生,能給後代留多少錢。

而是如何讓後代繼承自己的為人,擁有和财富相比對的能力和品德,進而對個人、家族乃至社會創造更多的财富。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高淨值人群的價值趨向,開始從個人、家庭向社會轉變。

而能洞悉這一需求變遷并提供相應服務的銀行,也在越來越受高淨值人群的青睐。

招商銀行早在2013年就以極具前瞻的目光,捕捉到高淨值人群對财富傳承的需求,落地了國内首單家族信托,開辟了家族财富管理的新道路。

而到2021年,招商銀行私行又率先投身“個人、家族、企業、社會”的“人-家-企-社”綜合一體化服務,覆寫了投行、商行、科技、員工等客戶企業端的諸多方面,用專業的顧問式服務陪伴客戶家族。

什麼意思呢?就是私行現在服務“一代”、“二代”,将來也會把同樣的服務帶給繼任的“三代”,以及之後的每一代。

此外,目前制約慈善參與度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淨值人群缺乏信賴的管道,且對慈善信托了解不深。

針對這樣的痛點,招行私行及其下設的家族辦公室,便是他們規劃家族慈善的首選。

可以說,真正做到了在客戶每次需要的時候不遺餘力,将客戶的家業常青作為自己的份内事。

如今,招行私行作為入選全球25家最大私行榜單的私人銀行,客戶資産規模超過4萬億元,遠遠領先國内其他私行。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中國千萬資産人群超316萬我終于明白:人一生積累财富關鍵是什麼

矚目的成績背後,是随時代同行、因客戶而變的強大服務優勢。而優勢帶來的踏實和放心,也解釋了市場對招行私行的青睐備至。

寫在最後

招商銀行北京分行的《傳家》,是一代代企業家前進的時代贊歌,也是招行本身萌芽後不斷成長的縮影。

從1987年成立于深圳蛇口,為國内第一批下海的企業家提供融資支援;到2013年落地家族信托,為第二代的家族财富保駕護航;再到如今家族辦公室、企業綜合化模式,服務繼任的第三代……

“招商銀行”四個字在成為時代注腳的同時,也陪伴着一代代人的創業、守成和傳承。

《2022胡潤财富報告》中指出,中國代際之間财富傳承的總量,是未來10年将有19萬億,未來20年将有51萬億。

而如果将時間軸拉長到未來30年,數額則為98萬億。

如此巨大的财富能否順利傳承,關乎個人、家庭的幸福和未來,也關乎企業、社會的繁榮與穩定。

面對這樣的時代命題,秉持“人-家-企-社”綜合服務理念的招行私行,兼顧了“為兒女計”的小愛和“為國為民”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