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英宗二次上崗,卻害苦了自己的兒子

作者:a嘚不嘚

明英宗二次上崗後,皇帝做的究竟怎麼樣?如果朱祁鎮第一次做皇帝是沒經驗,是以才被瓦剌人請到蒙古留學了好幾年的話。那奪門之變之後,二次登基的朱祁鎮倒是長出息了,文武同時開始拉胯。

明英宗二次上崗,卻害苦了自己的兒子

他先是大規模的擴張莊田,給自己的三個兒子斂财。但是這些莊田在平時不管是維護還是管理,實際運作上都是由宦官們完成的。于是這些宦官就趁機去強占大量百姓的田地,經常把京城周圍鬧得亂糟糟的。

偏偏這個二次登基的皇帝在生活上也是越來越奢靡。為了給自己斂财,到處派太監去采礦。這些太監到了地方之後,也是仗着明英宗肆意盤剝。可以說在内政上,這位皇帝的劍術完全說不上是高明。

而在軍事上的拉胯那就更可怕了。從天順初期開始,蒙古鞑靼就經常進攻河套地區。朱祁鎮剛開始還知道積極防禦。但是這個反擊的戰績比起他父輩之前的明朝戰況實在是有些難為情。等到了天順五年,雙方都打煩了。鞑靼就請求以朝貢的方式換取河套地區的一片土地。這種明顯是占便宜不懷好意的行為,卻被明英宗同意了。

他一同意,河套地區就湧入了大量的鞑靼人。明朝在這裡的控制能力也被迅速削弱。不隻是蒙古,東北的女真人在明英宗時期也出了問題。因為朱祁鎮同意了對東北開放馬市,建州女真的酋長董山就發展起來了。他經常在邊境鬧事。明英宗對此竟然熟視無睹。

明英宗後期的這些操作導緻的結果,就是在他去世之後給他的兒子留下了非常可怕的隐患。因為縱容宦官、文官的盤剝,明宗後期社會沖突已經非常嚴重了。等明英宗剛一去世,就爆發了著名的荊襄流民起義,鬧得湖廣一帶不得消停。成化皇帝花了将近七年的時間才漸漸平定下來。

軍事上的隐患就更可怕了。因為河套地區被蒙古人占據,此後一直到明朝滅亡,這個地方就再也沒有收複。東北的女真長期鬧事,最終不得不讓明憲宗發動了丁亥之役,也就是很多人說的成化犁庭。

明英宗二次上崗,卻害苦了自己的兒子

如此對比之後,我們就會感覺這朱祁鎮二次上崗之後,甚至還不如宋高宗趙構。畢竟趙構當年雖然是軟骨頭,可最起碼在穩定南方的政績上還是頗有建樹的。在南方發生民變之後,趙構堅持下令允許洞庭湖一帶的佃農們自己耕種當地的田地,而且還可以免稅三年。

至于行政班子上,奪門之變發生之後,朱祁鎮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要清剿明代宗的所有核心官員。根據《明英宗實錄》的記載,朱祁鎮在改元之後的天順元年,先是殺了兵部尚書于謙以及吏部尚書王文、司禮監太監王誠,還連坐了一大堆其他官員。幾乎把當時朝廷的核心層掀了個底朝天。

可是朱祁鎮在清掃完了,不僅沒有讓明朝正常運轉,反而因為他重用的石亨、曹吉祥行為太惡劣,導緻當時的朝廷瞬間烏煙瘴氣。最諷刺的是,害死了這麼多明軍的罪魁禍首太監王振,在天順年間被朱祁鎮列為殉國功臣。至于那些慘死在土木堡的青壯年,明英宗卻對之置若罔聞。畢竟在皇帝眼裡,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

明英宗二次上崗,卻害苦了自己的兒子

很多人都覺得明英宗廢除人殉,是以他是好皇帝。可這樣的好皇帝,卻縱容屬下為非作歹。然後這些人就狗仗人勢,到處折騰。是以無論如何,明宗這兩次皇帝做的都不算上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