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英宗二次上岗,却害苦了自己的儿子

作者:a嘚不嘚

明英宗二次上岗后,皇帝做的究竟怎么样?如果朱祁镇第一次做皇帝是没经验,所以才被瓦剌人请到蒙古留学了好几年的话。那夺门之变之后,二次登基的朱祁镇倒是长出息了,文武同时开始拉胯。

明英宗二次上岗,却害苦了自己的儿子

他先是大规模的扩张庄田,给自己的三个儿子敛财。但是这些庄田在平时不管是维护还是管理,实际运作上都是由宦官们完成的。于是这些宦官就趁机去强占大量百姓的田地,经常把京城周围闹得乱糟糟的。

偏偏这个二次登基的皇帝在生活上也是越来越奢靡。为了给自己敛财,到处派太监去采矿。这些太监到了地方之后,也是仗着明英宗肆意盘剥。可以说在内政上,这位皇帝的剑术完全说不上是高明。

而在军事上的拉胯那就更可怕了。从天顺初期开始,蒙古鞑靼就经常进攻河套地区。朱祁镇刚开始还知道积极防御。但是这个反击的战绩比起他父辈之前的明朝战况实在是有些难为情。等到了天顺五年,双方都打烦了。鞑靼就请求以朝贡的方式换取河套地区的一片土地。这种明显是占便宜不怀好意的行为,却被明英宗同意了。

他一同意,河套地区就涌入了大量的鞑靼人。明朝在这里的控制能力也被迅速削弱。不只是蒙古,东北的女真人在明英宗时期也出了问题。因为朱祁镇同意了对东北开放马市,建州女真的酋长董山就发展起来了。他经常在边境闹事。明英宗对此竟然熟视无睹。

明英宗后期的这些操作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他去世之后给他的儿子留下了非常可怕的隐患。因为纵容宦官、文官的盘剥,明宗后期社会矛盾已经非常严重了。等明英宗刚一去世,就爆发了著名的荆襄流民起义,闹得湖广一带不得消停。成化皇帝花了将近七年的时间才渐渐平定下来。

军事上的隐患就更可怕了。因为河套地区被蒙古人占据,此后一直到明朝灭亡,这个地方就再也没有收复。东北的女真长期闹事,最终不得不让明宪宗发动了丁亥之役,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成化犁庭。

明英宗二次上岗,却害苦了自己的儿子

如此对比之后,我们就会感觉这朱祁镇二次上岗之后,甚至还不如宋高宗赵构。毕竟赵构当年虽然是软骨头,可最起码在稳定南方的政绩上还是颇有建树的。在南方发生民变之后,赵构坚持下令允许洞庭湖一带的佃农们自己耕种当地的田地,而且还可以免税三年。

至于行政班子上,夺门之变发生之后,朱祁镇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清剿明代宗的所有核心官员。根据《明英宗实录》的记载,朱祁镇在改元之后的天顺元年,先是杀了兵部尚书于谦以及吏部尚书王文、司礼监太监王诚,还连坐了一大堆其他官员。几乎把当时朝廷的核心层掀了个底朝天。

可是朱祁镇在清扫完了,不仅没有让明朝正常运转,反而因为他重用的石亨、曹吉祥行为太恶劣,导致当时的朝廷瞬间乌烟瘴气。最讽刺的是,害死了这么多明军的罪魁祸首太监王振,在天顺年间被朱祁镇列为殉国功臣。至于那些惨死在土木堡的青壮年,明英宗却对之置若罔闻。毕竟在皇帝眼里,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

明英宗二次上岗,却害苦了自己的儿子

很多人都觉得明英宗废除人殉,因此他是好皇帝。可这样的好皇帝,却纵容属下为非作歹。然后这些人就狗仗人势,到处折腾。所以无论如何,明宗这两次皇帝做的都不算上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