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山區漕泾鎮:全域推進積分制,小積分兌出鄉村治理新風尚

作者:文彙網
金山區漕泾鎮:全域推進積分制,小積分兌出鄉村治理新風尚

近日,金山區漕泾鎮護塘村村民蔡阿姨喜滋滋地拿着一張積分劵從村委會從業人員手中領到了一桶油和一瓶洗衣液。今年,漕泾鎮在11個村全域推行鄉村治理積分制,進一步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提升村民自治能力。眼下,各村的積分兌換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據悉,積分項内容設定為基礎項、加分項、減分項、特色項四大類。其中,基礎項涵蓋了農業生産、垃圾分類、美麗宅基、生态保護、鄉風文明、平安建設等6大類;加分項根據今年重點工作有“人居環境”、“志願者”兩大類,比如:參與潔美鄉村行動、在公共區域共同參與中草藥種植、參與福壽螺整治清潔河道等;減分項是指對村民具有影響惡劣的負面行為,比如:亂搭亂建不聽勸阻、違反法律法規等;特色項由各村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比如:水庫村把河道治理作為了特色項,護塘村把參加無償捐血或者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的列為特色加分項。

金山區漕泾鎮:全域推進積分制,小積分兌出鄉村治理新風尚

在阮巷村“金供e家”便民超市,蘇阿伯拿着100元的兌換劵換取了等價值的商品,兩袋20斤大米和牙刷等生活用品。蘇阿伯說:“宅前屋後弄整潔是我們應該做的,弄整潔了自己住着也舒服,沒想到還有獎勵,而且獎的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日常所需,很實用。”村幹部告訴記者,村裡會定期根據評分項目對每戶進行現場評比并對村民進行告知,讓村民及時了解自己的評比積分情況。其實有很多村民更看重自己的“面子”,别人家的積分多自己家的少了,“面子”上挂不住,村民也有了“從要我做變我要做”的轉變。

金山區漕泾鎮:全域推進積分制,小積分兌出鄉村治理新風尚

漕泾鎮農發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做好積分制管理工作,各村都成立了由村黨(總)支書記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組員的積分制上司小組,統籌實施村民積分的記錄、兌換等工作。并成立了由鄉賢、村民代表、黨小組長和志願者組成的積分評定小組,對村民積分進行評定稽核。鎮上成立了了積分制監督檢查工作組對村民積分進行抽查評分,核對積分台賬,確定積分評定小組的打分公開、公平、公正。同時,為提高工作效率,鎮農發辦統一牽頭開發小程式智慧管理平台,各村在電腦端或手機端随時進行積分申報、記錄和稽核。

金山區漕泾鎮:全域推進積分制,小積分兌出鄉村治理新風尚

除了物質獎勵外,根據積分排名,各村每年評選出5戶本年度“模範積分家庭”,對他們進行表彰,進一步增強村民的榮譽感。達到一定分值的農戶還優先享有村級醫療補助、幫困補助和節日慰問等。村幹部表示,“積分制”激發了村民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村民參與潔美鄉村、志願者活動、鄉風文明等的積極性明顯高漲了,有很多村民都是主動要求打造宅前屋後,還提了很多相關的意見建議。良好的氛圍影響和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鄉村治理中,村民的文明素質也提高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