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年,年羹堯得知消息自己将被問斬,索性将已經懷有身孕的小妾送給了一個落魄秀才,并特意叮囑孩子出生之後要姓“生”。
年羹堯這位昔日的名将,曾經風光無限,威嚴非凡,命運的起伏使他從萬人之上跌落到了萬丈深淵。面對朝廷的問罪,他已經看清大勢所趨,心中隻剩下無盡的悲傷。
年羹堯原本是一個風采翩翩的将領,但此刻,他已經變成了一個頹然老人,失去了往日的榮耀和威嚴。為了保護自己的骨血,他托付心腹的師爺,用盡一切力量來保護懷有身孕的小妾。
這位師爺與年羹堯相伴多年,二人的深厚友誼已經深入人心。他并非一個異軍突起的英雄人物,隻是個長年深居書齋的文人。
年羹堯一直以來都非常倚重他的才學和品行,将許多内外事務委托給他。如今,年羹堯再次将重任托付給師爺,這實際上是一種垂死之交。
師爺沒想到征戰四方的名将會有今日的落魄樣子。那日年羹堯召見他時,已是白發蒼蒼、腰背佝偻,十分憔悴。
師爺痛心年羹堯的遭遇,又為自己難逃一劫而自責。年羹堯卻隻字不提自己,跪地懇求師爺照顧小妾和未出世的孩子。
年羹堯隻想保全這最後一絲骨肉,囑咐師爺改名換姓,隐去自己的痕迹。為隐姓埋名的孩子取名實為難題,師爺犯了難。
年羹堯聽後卻是鎮定,建議改姓“生”,寓意希望孩子平安長大,并日後認祖歸宗。師爺雖然不解,還是一口應允下來。
年羹堯堅信自己無罪,不過是樹大招風。他隻望後來者明斷,早日雪冤昭雅。一言為定後,他拿出積蓄銀票分作兩半,一半歸師爺,另一半留以備不時之需。
師爺試圖勸慰年羹堯,告訴他或許仁君會對他開恩,但年羹堯隻是搖頭歎息:“你無法了解他。”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年羹堯已經完全放下了,任由宿命左右。
在交代完後事之後,年羹堯詳細說明了原配夫人的去向。她已經被送離了府邸,而現在的“妻子”隻是一個替身。他早已為朝廷如此嚴苛的懲罰做好了準備。
師爺含淚答應了年羹堯的請求,并發誓要保護這最後的希望。而年羹堯則像是掉進了深淵,愣在原地,回想着自己這一生中所經曆的風風雨雨。
最終,年羹堯在皇城被問斬。但他的兒子幸免于難,得以在師爺的庇佑下成長壯大。到了乾隆朝,這場冤案終于昭雪,年羹堯的功勳也得到全面肯定。人已逝,精神永恒,這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遺産。
在閱讀此文後,煩請您關注+評論,友善剩下後續事件有新的進展能夠讓您迅速關注到,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