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年,年羹尧得知消息自己将被问斩,索性将已经怀有身孕的小妾送给了一个落魄秀才,并特意叮嘱孩子出生之后要姓“生”。
年羹尧这位昔日的名将,曾经风光无限,威严非凡,命运的起伏使他从万人之上跌落到了万丈深渊。面对朝廷的问罪,他已经看清大势所趋,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悲伤。
年羹尧原本是一个风采翩翩的将领,但此刻,他已经变成了一个颓然老人,失去了往日的荣耀和威严。为了保护自己的骨血,他托付心腹的师爷,用尽一切力量来保护怀有身孕的小妾。
这位师爷与年羹尧相伴多年,二人的深厚友谊已经深入人心。他并非一个异军突起的英雄人物,只是个长年深居书斋的文人。
年羹尧一直以来都非常倚重他的才学和品行,将许多内外事务委托给他。如今,年羹尧再次将重任托付给师爷,这实际上是一种垂死之交。
师爷没想到征战四方的名将会有今日的落魄样子。那日年羹尧召见他时,已是白发苍苍、腰背佝偻,十分憔悴。
师爷痛心年羹尧的遭遇,又为自己难逃一劫而自责。年羹尧却只字不提自己,跪地恳求师爷照顾小妾和未出世的孩子。
年羹尧只想保全这最后一丝骨肉,囑咐师爷改名换姓,隐去自己的痕迹。为隐姓埋名的孩子取名实为难题,师爷犯了难。
年羹尧听后却是镇定,建议改姓“生”,寓意希望孩子平安长大,并日后认祖归宗。师爷虽然不解,还是一口应允下来。
年羹尧坚信自己无罪,不过是树大招风。他只望后来者明断,早日雪冤昭雅。一言为定后,他拿出积蓄银票分作两半,一半归师爷,另一半留以备不时之需。
师爷试图劝慰年羹尧,告诉他或许仁君会对他开恩,但年羹尧只是摇头叹息:“你无法理解他。”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年羹尧已经完全放下了,任由宿命左右。
在交代完后事之后,年羹尧详细说明了原配夫人的去向。她已经被送离了府邸,而现在的“妻子”只是一个替身。他早已为朝廷如此严苛的惩罚做好了准备。
师爷含泪答应了年羹尧的请求,并发誓要保护这最后的希望。而年羹尧则像是掉进了深渊,愣在原地,回想着自己这一生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最终,年羹尧在皇城被问斩。但他的儿子幸免于难,得以在师爷的庇佑下成长壮大。到了乾隆朝,这场冤案终于昭雪,年羹尧的功勋也得到全面肯定。人已逝,精神永恒,这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剩下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到,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