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次數學危機:逝去的無窮量之幽魂與貝克萊悖論

作者:遇見數學
第二次數學危機:逝去的無窮量之幽魂與貝克萊悖論

02 消失的鬼魂:貝克萊悖論

在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的通用方法後,許多數學家在很多領域都應用這種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結果,這進一步加強了數學界對微積分方法的信心。

但是這時卻有一位哲學家站出來,指責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微積分理論中存在基礎性的缺陷,根本是空中樓閣。他就是愛爾蘭主教貝克萊。這時,“第二次數學危機”爆發。

第二次數學危機:逝去的無窮量之幽魂與貝克萊悖論

貝克萊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他的哲學觀點是“存在即被感覺”,物質是虛無的,所謂的物質實體不過是不存在的抽象概念。貝克萊後來成為一位神職人員,他嘗試調和宗教和科學的尖銳沖突,為神學建立一個新的理論基礎,同時接納神學和科學。1734年,貝克萊在擔任克羅因主教期間,在《分析學家》一書中對牛頓和萊布尼茨的微積分方法進行了強烈的批判。

貝克萊首先指出微積分中的一系列概念,如流數、瞬、消失量、最初比和最後比、無窮小增量、瞬時速度等都是相當模糊的。比如,對于瞬時速度,貝克萊認為既然速度離不開空間和時間區間,那麼根本不可能想象一個時間為零的瞬時速度。而對于無窮小量,要設想一部分無窮小量,還有比它們更小的無窮小量,而且經過無窮次相乘也永遠不能得到最微小的有限量。他認為這些說法是相當無理而荒謬的。

第二次數學危機:逝去的無窮量之幽魂與貝克萊悖論

其次,貝克萊指出微積分方法中的一些問題。比如,在牛頓的流數術中,一些微小的變化增量在公式推導中有時為零,有時又不為零,相當靈活,這完全是不嚴謹的。貝克萊譏諷道:“這些消失的增量究竟是什麼呢?它們既不是有限量,也不是無限小,還不是零,難道我們不能稱它們為消逝量的鬼魂嗎?”萊布尼茨的方法也有類似的問題,貝克萊認為萊布尼茨依靠“忽略高階無窮小量來消除誤差”的做法是從錯誤的原理出發,通過“錯誤的抵消”而得到他想要的結論。貝克萊一口氣列出67個疑問,可謂刀刀見血。

第二次數學危機:逝去的無窮量之幽魂與貝克萊悖論

在貝克萊看來,數學家和神學家沒有本質差別,都秉持一種信仰。他提到:“那些對宗教教義持慎重态度的數學家,對待他們自己的科學是不是也抱着那樣嚴謹的态度?他們是不是不憑證據隻憑信仰來領會事物,相信不可思議的東西呢?”

貝克萊質疑的本質是,在微積分中無窮小量究竟是否為零,因為在牛頓和萊布尼茨的方法中,無窮小量有時為零,有時又不為零。由于微積分的用處很大,數學家們普遍支援,故将貝克萊的質疑稱為“貝克萊悖論”。

與第一次數學危機的解決類似,微積分的根基不穩,反而成為推動數學持續進步的原動力。

第二次數學危機:逝去的無窮量之幽魂與貝克萊悖論

以上摘自吳翰清新作《計算》!轉自博文視點,[遇見數學]已獲轉發許可。

第二次數學危機:逝去的無窮量之幽魂與貝克萊悖論

官方正版 計算 吳翰清計算三部曲首卷 ¥64 購買

本書從探索數學的起源開始,細數了數學史上三次危機的來龍去脈,逐漸引出計算理論的誕生和發展,以及這些過往是如何影響當今計算機科學最前沿方向的。

最後本書從哲學層面探讨了計算的邊界,将其視為人類需要繼續探索的未解之謎。

本書橫跨了人類近3000年的文明史,綜合了數學、哲學、實體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複雜系統科學等多門學科,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計算主義的世界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