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二次数学危机:逝去的无穷量之幽魂与贝克莱悖论

作者:遇见数学
第二次数学危机:逝去的无穷量之幽魂与贝克莱悖论

02 消失的鬼魂:贝克莱悖论

在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的通用方法后,许多数学家在很多领域都应用这种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这进一步加强了数学界对微积分方法的信心。

但是这时却有一位哲学家站出来,指责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理论中存在基础性的缺陷,根本是空中楼阁。他就是爱尔兰主教贝克莱。这时,“第二次数学危机”爆发。

第二次数学危机:逝去的无穷量之幽魂与贝克莱悖论

贝克莱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点是“存在即被感知”,物质是虚无的,所谓的物质实体不过是不存在的抽象概念。贝克莱后来成为一位神职人员,他尝试调和宗教和科学的尖锐矛盾,为神学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基础,同时接纳神学和科学。1734年,贝克莱在担任克罗因主教期间,在《分析学家》一书中对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方法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贝克莱首先指出微积分中的一系列概念,如流数、瞬、消失量、最初比和最后比、无穷小增量、瞬时速度等都是相当模糊的。比如,对于瞬时速度,贝克莱认为既然速度离不开空间和时间区间,那么根本不可能想象一个时间为零的瞬时速度。而对于无穷小量,要设想一部分无穷小量,还有比它们更小的无穷小量,而且经过无穷次相乘也永远不能得到最微小的有限量。他认为这些说法是相当无理而荒谬的。

第二次数学危机:逝去的无穷量之幽魂与贝克莱悖论

其次,贝克莱指出微积分方法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在牛顿的流数术中,一些微小的变化增量在公式推导中有时为零,有时又不为零,相当灵活,这完全是不严谨的。贝克莱讥讽道:“这些消失的增量究竟是什么呢?它们既不是有限量,也不是无限小,还不是零,难道我们不能称它们为消逝量的鬼魂吗?”莱布尼茨的方法也有类似的问题,贝克莱认为莱布尼茨依靠“忽略高阶无穷小量来消除误差”的做法是从错误的原理出发,通过“错误的抵消”而得到他想要的结论。贝克莱一口气列出67个疑问,可谓刀刀见血。

第二次数学危机:逝去的无穷量之幽魂与贝克莱悖论

在贝克莱看来,数学家和神学家没有本质区别,都秉持一种信仰。他提到:“那些对宗教教义持慎重态度的数学家,对待他们自己的科学是不是也抱着那样严谨的态度?他们是不是不凭证据只凭信仰来领会事物,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呢?”

贝克莱质疑的本质是,在微积分中无穷小量究竟是否为零,因为在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方法中,无穷小量有时为零,有时又不为零。由于微积分的用处很大,数学家们普遍支持,故将贝克莱的质疑称为“贝克莱悖论”。

与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解决类似,微积分的根基不稳,反而成为推动数学持续进步的原动力。

第二次数学危机:逝去的无穷量之幽魂与贝克莱悖论

以上摘自吴翰清新作《计算》!转自博文视点,[遇见数学]已获转发许可。

第二次数学危机:逝去的无穷量之幽魂与贝克莱悖论

官方正版 计算 吴翰清计算三部曲首卷 ¥64 购买

本书从探索数学的起源开始,细数了数学史上三次危机的来龙去脉,逐渐引出计算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以及这些过往是如何影响当今计算机科学最前沿方向的。

最后本书从哲学层面探讨了计算的边界,将其视为人类需要继续探索的未解之谜。

本书横跨了人类近3000年的文明史,综合了数学、哲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复杂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计算主义的世界观。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