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4 16:10 |海甯日報
這兩天,住在遠華鎮西村的楊曉樂忙着送農民畫《幸福家庭》。

本條目,"幸福的家庭"
原來,這幅畫入選了2018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大賽,10月中下旬,這幅畫也将在秀洲的中國農民繪畫藝術中心展出。
這樣的全國性比賽在前幾年已經收到了數以萬計的參賽作品,是以,決賽選手是世界上最好的比賽之一。
楊曉樂,30歲,來自河南省信陽市,2010年底嫁入遠華鎮西村,現既是鎮西村的文化管理者,也是元華鎮當地著名的農民畫藝家。
自2013年第一幅"電擊"農民畫以來,經過5年的辛勤耕耘,她的畫作《石光》和《梨園人》入選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在希望的田野上"作品巡回展,《一年魚》榮獲韓墨慶州2015中國農民畫展優秀獎,并榮獲省、 嘉興市級獎項。
先入潮城
楊曉樂是村裡的名畫人才,素描、油畫、水粉畫都會。
對繪畫的熱愛可以追溯到我小時候。楊曉樂從小就對色彩非常敏感,閱讀是美術的特殊學生,經常有機會請美術老師學習。
長大後,她并沒有放棄繪畫的愛好。2008年,她來到海甯開發。後來,她成為該鎮西村的文化管理者,這份工作或多或少需要人才基礎。
2013年,袁華鎮風格驿站舉辦了免費的農夫繪畫教育訓練課程,每周海甯市文化博物館老師袁金婷都會來教書。楊曉樂毫不猶豫地報名,開始接觸這幅"新鮮"的畫,袁老師也成了她農夫畫的啟蒙老師。
農民畫是一幅通俗的畫作,許多農民自己制作和欣賞的繪畫和印刷,具有東方畢加索的美譽。
它具有地方特色的風格,誇張的手法,大膽的色彩運用五不讓楊小樂深深着迷,從此成為一頭無法駕馭的頭發。是以,她的農民繪畫風格也是誇張的,抽象的,充滿想象力的。而且大部分材料也來自現實生活。用楊曉樂的話說,"随心所欲地畫"。
《愛山歌》曾是海甯遠華鎮吉山村最受年輕女性喜愛的曲調,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曆史。
《水鄉春色》
反腐敗和反腐敗海報
海甯文化走出去
今年年初,楊曉樂一行去鹽官看錢江潮,那種"驚心動魄如雪,感冒"的烈酒讓楊曉樂記憶猶新。
"家鄉沒有潮水,在真正感受到潮水的力量之前,我和海甯結婚了,然後就有了強烈的畫畫沖動。楊曉樂說。
《看潮》
思路就在那裡,如何畫出顔色是畫家考慮的另一個迫切需求問題。"當我真正看到潮汐時,我腦子裡有一個想法,我要用剪紙的方式畫它。
最後,經過一個月的受孕色彩,海甯潮栩栩如生的修複上上了"剪紙"。一邊是洶湧的潮汐,另一邊是遊客驚歎于潮汐的危險。這股"觀潮"終于進入了"秀虹杯"民間工藝美術大賽。
受邀出席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開幕式獲獎作家(楊曉樂,左三)
比如這部獲獎作品《幸福家庭》,講述的是一家三口晚上種完桃後直接在桃樹林裡睡覺的場景,非常逼真的氛圍。
"在農村種植桃子的承包商在桃園裡建了一個棚子,晚上守夜。而我畫的是桃園之夜,一家人在桃園睡覺,守護着自己的桃花源頭。楊小樂說,因為是黑夜,是以他用了藍色的調子,是以看起來有點冷。
說起,楊曉樂談到了繪畫過程中的轶事。"這幅畫的靈感來自我的家人。照片中這個人的睡姿其實是我老公和孩子在家睡覺的姿勢,有時候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睡着了,早上醒來真的哭笑不得。"
與師父交流學習(楊曉樂,左二)
除了這些,楊曉樂還畫了《石光》、《海甯影》、《梨園人》等特色農夫的畫作,并到全國各地展出,部分作品也被當地博物館收藏。
比如《農舍》這幅畫就是嘉興子子,這幅畫最終被嘉興玉子文化博物館收藏。
"石燈"
《梨園民居》講述了元華鎮梨園村人采摘梨緻富的故事
農舍
亨甯影子
藝術走向村莊
作為村裡的文化管理者,楊曉樂負責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農民畫成了她的優勢。她以繪畫為媒介,舉辦各類藝術活動,讓村民走進鄉村文化禮堂,豐富鄉村文化精神家園。
現在,楊曉樂鎮位于袁華鎮西村,是遠華鎮著名的農民畫特色村,建立了一支13人的農民畫隊。同時,鎮西村也将原有的三星級村更新為四星級文化定位。
省外專家前來交流
在周末的業餘時間,楊曉樂會帶孩子和村民到村委會畫畫,免費教他們。是以,該鎮西村舉辦的集體活動更多的是繪畫,從特色竹畫、燈籠畫到進階版的水粉畫、農夫畫。
教學也成為楊曉樂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繪畫不是陽春雪的藝術,而應該是一種共同的優雅欣賞。我所能做的就是教你我的技能,傳播農民的繪畫藝術。這是我作為農村文化建設者應該做的。雖然崗位平凡,但責任重大。楊曉樂說。
家
《熱鬧的井邊》
父親的脊椎
最後一個
報姐又告訴大家一個秘密
上面顯示的所有農民畫
是小妹妹的獲獎作品嗎
驚訝?你不是說偶然嗎?
見習記者:王佳偉
新媒體編輯:王佳偉
我要給你一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