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宇輝惹上麻煩了

作者:破局者Breaker

#頭條創作挑戰賽#

董宇輝這兩天“小作文”的瓜,非常值得一吃,所有打勞工認真看今天這篇。

首先這個瓜并不複雜。

我們都知道董宇輝文采極好,直播間裡自由發揮随時都是金句,包括董宇輝最近給很多省份拍的短視訊也是金句頻出。

然後東方甄選團隊的小編就爆料了。

說這些小作文并不是董宇輝原創,而是來自文案創作團隊,是“大家協作,才有了一篇篇專場小作文”。

董宇輝惹上麻煩了

結果董宇輝的粉絲們不幹了,認為董宇輝遭到背刺,于是沖進競品高途的直播間刷屏,以此表達對東方甄選傷害到董宇輝的不滿。

效果也很明顯。

12月11日,東方甄選直播間觀看人次隻有818萬,而此前三天在1210萬-1691萬,而且當天東方甄選股價下跌7.13%,昨天12月13号,東方甄選股價再次下下跌将近13%。

董宇輝惹上麻煩了

董宇輝不得不發文澄清,把小作文到底誰寫的做了一個交代。

董宇輝惹上麻煩了
董宇輝惹上麻煩了

(董宇輝的表态)

東方甄選高管也出來表态,告訴粉絲們董宇輝的待遇其實已經很好,不存在背刺一說。

關于董宇輝這個瓜這兩天我看了不少評論,陰謀論看法是小編背後其實就是俞敏洪,意圖敲打董宇輝。

這種可能性有沒有,沒證據我不敢亂說。

目前這個事仍然在持續發酵中,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這裡我隻想說新東方這兩年轉型成功,董宇輝的功勞對得起他的待遇。

尤其難得的是,董宇輝已經出圈的火,是如今中文網際網路上非常稀缺的那種形象健康的火,完全不像另外一些網紅不管是跳尬舞,扮醜或者貼标簽博眼球的火(雖然這種火從商業的角度看也沒什麼不好)。

這意味着董宇輝的IP之路還有很長。

再加上東方甄選還要繼續往文旅領域擴張,文旅這條路對IP的逼格要求很高,董宇輝的正面價值還可以做更深更廣的挖掘,東方甄選高層必須意識到優質IP的稀缺度。

接下來是今天讨論的重點。

我想談談東方甄選小編指出小作文并非董宇輝原創,強調“大家協作,才有了一篇篇專場小作文”,這個事,我們應該怎麼看?

其實小編的處境在各行各業廣泛存在。

體制内上司發言通常都是秘書起草,公司裡往往下屬幹活兒上司上台領獎,編劇辛辛苦苦寫好台詞,演員動動嘴皮子就年薪幾百上千萬……

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真正幹活兒的人隻能分到幾口稀飯,少數人看起來有頭有臉活兒幹得最少,偏偏吃肉吃得最多。

這公平嗎?

東方甄選小編的意見該不該得到尊重?

如果看文章的同學當你們面對這種困境,應該如何思考?

關于這種“困境”,我想先分享萬維鋼老師講過的一個小故事,關于美國開國功勳之一的本傑明.富蘭克林。

年輕時,富蘭克林同時也是一位發明家,和作家,當年他的哥哥辦了一個報紙,富蘭克林就匿名寫稿,然後放在信封裡悄悄投遞給報紙。

這自然沒有任何稿費。

為什麼是匿名投稿呢?因為他哥哥嫉妒他。

但是因為有這個出版機會,富蘭克林的文章越寫越好也越來越受歡迎,以至于每期都能上報紙頭條。

可是一直都沒有人知道是他寫的,包括他哥哥在内(他哥哥最後才知道,知道後果然很不高興)。

那麼你會問,富蘭克林到底圖什麼?

答案是:他收獲了市場對作品的真實回報,和自己不斷提升的寫作才華。

這個故事,就是我對小作文事件的态度。

東方甄選小編看似陳述事實,實則是在撒嬌。

有沒有這個撒嬌的必要?聲明團隊創作就能提升你的地位和貢獻了嗎?并不能。

這個世界的配置設定機制并不是誰幹得多,誰拿得多,而是我經常跟大家提到的:

能力是為資源打工的。

能力為資源打工,這句話建議大家讀出來,牢記在心上。

無論小編多有才華哪怕比董宇輝更強,你也隻是文創團隊的一員,你輸出的僅僅隻是寫作能力,而能力的稀缺度非常低。

反過來再看董宇輝。

不管董宇輝之前之後的金句到底是不是他原創,總之,他現在已經是一個國民IP了,IP是資源,這種資源的稀缺度根本不是你小編熬夜加班的辛苦就可以替代。

公平還是不公平,各有各的道理。

但是所有人的貢獻都要拿到市場上,由市場來給你定價,隻有市場的定價才最公平。

既然如此,作為一個滿腹才華但是名不見經傳的小編,應該如何面對董宇輝這樣的超級IP呢?

我覺得你要做的,不光不能抱怨,反而應該慶幸自己有這樣的機會在董宇輝身邊工作,可以有機會讓牛人用到你提供的服務。

而且你應該盡可能讓牛人覺得舒服,不妨把所有功勞都堆到牛人身上。

讓牛人更加願意繼續使用你。

給你更多空間更多舞台,去施展你的能耐。

同時因為牛人給到的廣闊舞台,可以讓你看到自己的才華在市場上到底得到什麼樣的回報,就像當年富蘭克林從匿名投稿中收獲到的一樣。

有一天,小編離職了,因為你曾經作為董宇輝的禦用文案寫手,超級IP已經為你的才華做了背書,你還愁自己得不到優質的工作機會嗎?

試問别的哪個IP,不希望董宇輝的禦用小編來為自己寫文案呢?

董宇輝今年30歲,非常年輕,東方甄選小編的歲數應該和董宇輝差不多,哪怕是剛畢業兩年的大學生,小也小不了他幾歲。

我猜小編看着自己一個月萬把塊錢的收入,對比同齡人董宇輝幾千萬的年薪,心裡可能是不太平衡。

但是不好意思,職場的規則就是如此,不管是年齡,資曆,血緣,股權,專業,經驗……所有一切資源一切能力都需要拿到平台上,市場上,去稱稱斤兩,看你到底可以創造多少價值,再來說利益配置設定。

這是鐵律,不是小編也不是董宇輝,甚至不是俞敏洪說了算。

是市場說了算。

老餘不尊重市場規律,不給董宇輝應有的待遇,一樣要吃癟。

到我寫這篇的時候,小作文事件還沒塵埃落定。

今天我講低位者有機會和牛人共事,心裡要有數,要知進退知分寸,大好的機會你不珍惜,背後有的是人在眼巴巴望着。

另一邊我對董宇輝這樣的國民IP,也抱有期待。

今天手握資源的高位者,要明白網際網路可以造神也可以殺神。

要警惕自己德不配位,以免一不小心卷進風波裡,好容易積累的盛名毀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