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離譜!這個“債務咨詢專家”代理客戶維權索償,然後全部占為己有……

作者:上觀新聞
就離譜!這個“債務咨詢專家”代理客戶維權索償,然後全部占為己有……

“遇到信用卡逾期等問題别擔心,來咨詢專業的法務團隊,1對1協商還款”“信用卡還款别擔心,代理投訴除息費”……

近年來,一些QQ群、微信群、網絡論壇、短視訊等社交平台活躍着一群自稱“債務咨詢專家”的個人或團隊,他們時常釋出一些諸如“停息挂賬”“信用卡債務重組”“逾期協商”之類的資訊,宣稱對信用卡、網貸等個人信用債務提供“解債”服務,打着幫助客戶代理維權的幌子,誘導消費者進行無理纏訴甚至惡意逃廢債等行為,并從中牟取暴利。

就離譜!這個“債務咨詢專家”代理客戶維權索償,然後全部占為己有……

圖檔來源:微網誌、抖音

針對這些亂象,多家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信用卡中心積極采取行動,協助有關部門共同打擊“非法代理維權”亂象。法治網記者獲悉,近期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就接連成功協助警方破獲多起信用卡代理維權刑事案件,特别是此前的2022年“非法代理維權”案件,更是全國首例以“敲詐勒索罪”公訴案件判決的信用卡代理維權案。

全國首例!

一個案件牽出一類“黑灰産中介”

事發在2022年2月,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在一次催收投訴案件複盤檢視過程中發現異常,投訴人劉某與行業多起信用卡惡意投訴事件高度相關,通過分析相關情況,劉某疑似從事非法經營和違規職業代理投訴。在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與公安機關的持續溝通、密切配合下,公安機關查證其犯罪事實,最終劉某被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

據了解,黑灰産中介劉某專業從事“代理投訴維權”一年有餘,自稱可代理多家銀行的利息、費用調減等業務。業務開展期間,劉某一直慫恿或直接代理客戶與發夾銀行進行不合理的協商、索賠牟利,并多次以平安銀行信用卡客戶家屬緻電客服熱線,回報其遭受信用卡惡意催收,稱其已向多個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平安銀行信用卡廈門分中心經核查求證,發現劉某的投訴純屬歪曲事實,并冒充他人身份向銀行惡意索賠,分中心果斷報案,廈門市警察局思明分局刑偵大隊于2022年11月以敲詐勒索名義立案調查。

經公安機關查證發現,在本案中,劉某假冒客戶黃某通過纏訴的方式擷取現金賠償後全部占為己有,同時又謊稱黃某的信用卡欠款是由其本人墊付,要求黃某向其支付清償的部分費用,使銀行及客戶資金均遭受到損失。劉某犯罪證據确鑿充分,最終被抓捕及判刑。該起案件也成為全國首例以“敲詐勒索罪”公訴案件判決的信用卡代理維權案。

整治刻不容緩!

“非法代理維權”從業人員據估算已達數十萬

近幾年,網絡上出現一些打着“專業反催收”“代理免除債務”“債務處理”等旗号的非法“代理維權”黑中介,他們以騷擾銀行、惡意投訴、僞造證明等方式,威脅銀行達成不合理協商,不僅令銀行方面疲于應對,消費者也往往面臨資金、征信與資訊安全的損失,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

據悉,此類黑灰産中介常常通過社交網站、短視訊APP等進行“釣魚”,假冒律師等專業人士,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維權”,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件、銀行卡号、聯系方式等個人資訊并支付高額服務費。而他們的“維權”伎倆往往隻是唆使消費者無視合同約定、捏造事實,代消費者向金融監管、信訪等部門投訴,阻止消費者與監管部門、金融機構有效溝通,并以纏訴鬧訪等手段施壓以達到逃廢個人債務、減免息費、長期分期等無理訴求。

據業界人士介紹,“非法代理維權”引發的虛假營銷、僞造材料、惡意投訴,已成為危害金融健康秩序的頑瘴痼疾。同時,相關不法分子在誘導消費者委托其“代理維權”時,常常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證、保單、銀行卡、聯系方式等涉及個人隐私的敏感資訊,極有可能導緻消費者個人資訊洩露、資金受損、失去保險保障,甚至遭受詐騙風險。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安全專家也提醒,尋找非法代理維權中介的持卡人,往往在與黑中介的溝通過程中,易造成個人資金、征信與資訊安全的損失,甚至因為僞造憑證等行為觸碰法律紅線,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此類黑灰産會對金融消費者造成嚴重不良影響。一是将資訊暴露給不法人員,存在個人資訊洩露的嚴重風險隐患;二是擾斷了金融秩序并阻礙消費者通過正當途徑維權;三是拖欠、暫停還款并單方面拒絕溝通可能造成消費者個人征信不良。”《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泰和泰(深圳)律師事務所進階合夥人李尚澤說。

根據南都大資料研究院聯合有關機構今年4月釋出的《“非法代理維權”治理調研報告(2023)》,2020 年以來,“非法代理維權”黑産規模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增長,全國目前有超過萬家以“債務咨詢”“法務咨詢”“停息挂賬”“個人債務重組”“征信修複”為名頭的公司,僅2021年成立的公司就是過去10年總和的5倍以上。根據行業人士估算,職業化“非法代理維權”從業人員有數十萬人。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張健華認為,消費金融行業快速發展,巨大的業務量給了黑灰産生存空間。如果任其發展,待其形成更大氣候,很可能會造成極為惡劣的輿情事件,必須盡早打擊。

如何應對“欺詐式維權”?

專家:有必要完善失信懲戒體系

近年來,為打擊非法代理維權黑灰産業,全國多地金融監管、公安、市場監管部門相繼釋出了《關于防範金融領域不良代理投訴舉報風險優化營商環境的通告》等相關通知,明确“非法職業代理投訴”屬于違法行為,執法部門将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并追究相關組織和個人的法律責任。

就離譜!這個“債務咨詢專家”代理客戶維權索償,然後全部占為己有……

圖檔來源:網絡

就離譜!這個“債務咨詢專家”代理客戶維權索償,然後全部占為己有……

圖檔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多家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信用卡中心也在積極行動,一方面堅定不移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重視每一條消費者真實回報;另一方面對“欺詐式維權”持零容忍态度,堅決拒絕以“非法職業代理投訴”“惡意投訴”騙取銀行關懷要求免息等行為。

比如,2022年12月,在深圳銀保監局指導下,深圳市銀行業協會就牽頭聯合轄區内的多家金融機構,成立了深圳地區抵制金融黑産工作組,推動工作組成員機關簽署《自律公約》,促進同業合作交流,實作對黑灰産組織的聯防聯控。

工作組成立後,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積極行動,為挖掘相關黑灰産資訊、助力司法辦案提供了有力支援。據統計,自2023年以來,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成功推動公安刑事立案9起、行政立案19起、警方訓誡324起。

據了解,目前,平安信用卡不斷健全警銀協作,同時通過對相關黑灰産廣告流量阻斷、截斷黑灰産利益鍊等方式,建立健全立體化多元度的黑灰産長效打擊機制,尤其針對以減免息費、維護征信、協商分期等為誘餌的坑害消費者的黑産中介采取高舉高打的态勢,目前已經同深圳、上海、山東、重慶、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沈陽等多地公安持續回報黑産中介線索并追蹤處置。

光大銀行金融分析師周茂華建議,從銀行角度來看,應與相關部門加強溝通、配合,加強自律,堅決抵制非法代理投訴行為;同時建立消費者維權服務機制,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消費者教育。

《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濟南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北京觀韬中茂(濟南)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戚保華律師提醒廣大消費者,“非法代理維權”是通過捏造事實、違背合同約定、突破法律底線等方式,擾亂正常金融經營秩序,違反了誠信原則,有悖公序良俗,情節嚴重的還将涉嫌違法犯罪。消費者對此應當高度警惕,勿輕信、勿傳播,尤其應拒絕參與編造理由、僞造證據、提供虛假資訊等非法行為;注重保護好個人資訊,謹慎向他人提供身份證件、銀行卡号、通訊資訊、家庭住址等個人敏感資訊,謹防個人資訊洩露;發生争議糾紛時,選擇正規管道維權;發現非法代理維權事件應積極向公安機關舉報,配合做好調查驗證等相關工作。

北京信用學會副秘書長薛方認為,鏟除非法代理維權機構滋生的土壤要有完善的信用基礎設施作保障。随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整體推進,以“信用中國”為視窗、全國公共信用資訊共享平台為載體的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大動脈已貫通,有必要完善非法代理組織及其責任人失信懲戒體系,形成跨地域跨部門、線上線下的資料資訊共享平台。此外,監管部門還應聯合公安機關、行業協會等部門加大專項治理力度,引導消費者選擇正規維權管道,加快遏制非法代理維權蔓延的勢頭。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該中心将在監管機關的指導下,繼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通過金融科技手段和綜合防範措施,進一步完善行業領先的“1+N”總分關聯黑産打擊體系,利用科技賦能和總分關聯逐漸形成“平安模式”,在打擊非法“代理維權”黑灰産方面力求治标又治本,為消費者打造安全清朗的金融環境,為建立和諧健康的消費生态貢獻平安力量。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ai制圖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法治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