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作者:史為今用

前言

一種看似可行卻充滿争議的治國方法,真的值得我們再度審視嗎?

商鞅,這個在中國曆史上頗具争議的改革家,他所倡導的“民愚則國強”思想,一直以來都飽受非議。但是,我們是否應該摒棄偏見,縱觀商鞅變法的全過程,予以更加平和的評價呢?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富有抱負的青年離開故鄉 尋找人生價值的實作

商鞅生于戰國末期的衛國,是一個小國。他從小就表現出超常的智慧和勤奮,經常閱讀各種典籍,積累大量文化知識。但是他也清楚地認識到,想要有更大的作為,就必須離開這個地方。一個小國注定限制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

于是在年僅20歲時,商鞅決定離開家鄉,開始了漫長的遊曆之路。他先後遊曆各個諸侯國,希望能找到一個施展抱負的舞台。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這一階段的經曆,使得商鞅見識到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冷暖。他發現,名門望族們經常為了權力地位而勾心鬥角;而為官者更是爾虞我詐,專注于從百姓身上搜刮财富。這種黑暗的社會現實使得青年的商鞅倍感失望。

正當他對人生前程迷茫之時,一則秦國招賢的消息突然吸引了他的注意——這個内憂外患、瀕臨滅亡的國家,會不會正是他一展抱負的機會?商鞅毅然決定前去秦國試一試。他深信,一個即将倒下的國家,正需要像自己這樣有遠見和抱負的年輕人去拯救。這可能會是非常有成就感的曆史使命!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民不聊生的秦國瀕臨滅亡

公元前355年,25歲的商鞅來到了秦國。此時的秦國正面臨内憂外患的雙重壓力。剛剛登基的秦孝公才20多歲,顯然還沒有足夠的經驗來應對這些嚴峻的問題。而秦國多年戰亂,大量賢能已經離開,人才荒涼。

商鞅很快意識到,此時的秦國已經是一個瀕臨滅亡的國家。軍隊軍紀懈怠,士氣低落;而統治階級和百姓都面臨着深重的社會問題。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商鞅通過實地調查發現,秦國的百姓大多愚鈍貧窮、生活艱辛。他們整日為溫飽發愁,很難獲得教育改變命運。這就注定他們沒有精力關心國家大事,更不可能參與其中。而上層統治者則大多腐朽無能、胡作非為。各級官吏則權力過大、貪贓枉法。這樣的國家,注定難以實作騰飛。

然而,商鞅的思路卻與常人不同——他認為百姓的愚鈍可以變成優勢。一個國家,真正需要的是忠心耿耿的勞動者,而不是總想着謀反的知識分子。他認為,過多的思想束縛,也會限制一個國家的發展。于是,他提出了那個轟動一時的主張:民愚則國強。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民愚則國強”:一種颠覆性的治國邏輯

商鞅解釋說,生活在最底層的老百姓,其實往往最為勤勞工作。他們必須全身心投入到繁重的勞動中,是以不會出現反叛情緒。與之相比,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更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思想,進而對統治者提出質疑和反抗。

他還指出,愚鈍的百姓更易控制和利用。他們既不會提出異議,也不會謀反,隻會聽從統治者。這有利于國家力量的集中運用。而國家隻需要一小部分精英權貴來制定計劃、治理國政即可。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可以說,這種思路在當時中國曆史上還是極具颠覆性和創新性的。它反轉了“教民使之知禮義,則國家自強”的儒家傳統邏輯,提供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治國方案。它吸引了包括秦孝公在内的許多有遠見之士的目光。

于是在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援下,商鞅開始了長達十餘年的變法實踐,試圖驗證他的這一理論。在漫長的政治生涯中,他先後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軍功爵制。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獎掖軍功:打開百姓緻富通道

根據“民愚則國強”思想,商鞅制定出的軍功爵制開啟了百姓改變命運的通道。在這項制度下,所有人不分出身地位,隻要立下軍功,就可以得到官職和封爵。

一時間,積極參軍立功的人數暴增。大量愚鈍的百姓紛紛加入軍隊,為國效力。這一方面極大地鼓舞了國人的戰鬥熱情,大大增強了秦軍的戰鬥力。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另一方面,這也使廣大底層平民有了通過奮勇殺敵而獲得提拔的機會。他們也有希望通過立功打仗,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子孫的命運。

這無疑極大增強了商鞅變法的社會影響力。它打通了下層百姓實作财富積累和政治參與的通道,獲得了最廣大群眾的支援。當然,這項制度也無可避免地觸犯了世族勢力的既得利益。但是,秦孝公出面平息了他們的反對。為了國家前途,這些既得利益階層也隻能暫時退讓。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言論管制和嚴刑峻法:確定百姓老老實實

為了確定百姓安分守己,商鞅還在民間推行了言論管制和苛刻的刑法。這些措施的目的,也是為了落實“民愚則國強”這一理念。

具體來說,商鞅規定百姓隻被允許談論農業生産和軍事務,不得讨論國家大政和社會問題。言論自由被嚴格限制。

同時實行極為殘酷的法家刑法,包括車裂、炮烙等酷刑。這些嚴刑峻法對百姓進行了懲戒和威懾。

這些舉措雖然在人道主義層面上有争議,但它們加強了專制統治,確定了百姓老老實實地勞作,不生二心或抱怨情緒,進而為國家快速富強奠定了基礎。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秦國國力大增,改革卻難逃悲劇

在商鞅連續十多年的改革實踐下,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力數倍增加,軍力也大為增強。秦國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一,開始向統一全國邁進。“民愚則國強”的理論似乎得到了十分充分的驗證。

然而,這場變法最終也未能令商鞅本人逃脫悲劇。秦孝公去世後,他失去了最重要的靠山。仇家和保守派趁機展開了瘋狂的政治報複。商鞅被誣陷謀反,最終死于非命。不久之後,李斯掌權,将商鞅的理念發揮到了極緻——用極端的武力手段完成了秦朝的暴政統一。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對“民愚則國強”再度審視:我們需要更加辯證的視角

回望商鞅變法,我們不應過分苛責他“民愚則國強”理論的殘酷性。因為放在當時那個大亂之世的語境下,這可能是挽救秦國的最佳手段。我們必須承認,沒有商鞅那場看似殘酷的變法,就不會有後來秦國崛起的曆史奇迹。

當然,他的做法在今天人權至上、民主憲政的價值觀中确實大大折扣。但是,對于一個瀕臨滅亡、内憂外患的古代封建國家來說,要在短時間内完成救亡圖存,單純高舉人權民主的大旗是否可行還是一個未知數。在那個亂世,集權和效率的考量可能更為現實。

是以,今天的我們在評價商鞅變法時,應該摒棄好壞二進制對立的邏輯。我們沒有資格輕易否定戰國那個亂世中的困難抉擇。當代中國要走出一條什麼路線,才能在發展中兼顧人權民主?這需要我們從更加寬廣的曆史視角進行思考,而不應單純以今日的價值标準苛求古人。

為何商鞅認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國家反而就越強、越穩定呢?

結語

簡單地批判商鞅的“民愚論”,并不能幫助我們深入認識這些複雜問題的本質。我們需要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和辯證的視角,去審視中國古代改革者的理念和作為。唯有如此,今人才能在這些曆史經驗中得到啟示,并有所突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