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東方甄選後院起火,董宇輝遭遇幕後團隊“背刺”,内部沖突疑似公開化。

起因是,東方甄選在“吉林之行”視訊下,置頂了“宣傳文案出自誰手”的解答評論,稱經典小作文多數由文案團隊創作,并非全部出自主播之手。

這一回複引發了董宇輝粉絲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發出質問,為什麼要否認董宇輝為東方甄選做出的貢獻?

為了平息危機,東方甄選CEO孫東旭出面回應。然而,那句“公司對董宇輝貢獻認可,待遇上沒有虧欠,其年薪不止網傳的幾千萬”,非但沒有澆滅怒火,反而讓網友品出了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味道來,更加火上澆油了。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此次“小作文”危機,短短幾天時間,東方甄選就掉粉12萬,公司股價大跌,市值蒸發一度超40億港元。不僅如此,那些圍攻東方甄選的粉絲,大批湧入高途佳品的直播間,将潑天的富貴帶給了競争對手。

東方甄選需要淡化董宇輝的個人影響,但董宇輝的粉絲們,豈能善罷甘休?一場“保衛董宇輝”的行動拉開序幕。

01,小作文風波

去年年中,董宇輝走紅網絡,他娓娓道來的風格,濃郁的書生氣,以及邊帶貨邊講授知識的獨特模式,成為了直播帶貨領域的一股清流。不到20天,東方甄選粉絲突破2000萬,銷售額超過6億元。

一直到今天,提到東方甄選,這家從教培行業跨界轉型直播帶貨的明星公司,人們首先都會想到董宇輝。他的個人影響力,甚至蓋過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

俞敏洪說,“東方甄選出來了,幸虧出了個董宇輝”。新東方的成功轉型,當然離不開董宇輝的個人魅力。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盡管現在的東方甄選旗下,已經有了超過30位主播,但它的銷售業績,大部分都是董宇輝貢獻的。

今年年初,董宇輝休假數日,“單飛”傳言一度鬧得沸沸揚揚。而資料顯示,沒有董宇輝的東方甄選,那幾天的日均直播銷售額,直接從兩千多萬掉到了千萬級别。

如今,很多消費者去東方甄選直播間下單,就是奔着董宇輝去的。在他們眼裡,東方甄選不像是一家大型企業,而更像是一個高度個人化的IP産品。

不同于傳統電商時代的冰冷交易,在董宇輝的直播間,買賣雙方建立了深度的情感連結。

粉絲們買的不僅是産品,還是情懷價值;消費者不僅是消費者,還是主播的忠實粉絲。董宇輝的個人影響力溢出,讓直播帶貨有了更鮮明的偶像經濟的屬性。

當辛巴怒怼東方甄選,打着助農的旗号給粉絲洗腦牟取暴利,把玉米買到6塊錢一根時,粉絲們依然願意下單支援,為東方甄選的溢價埋單,這就是情懷的價值。

作為東方甄選的台柱子,董宇輝和粉絲們的高度粘性,為東方甄選打開了銷路。不僅如此,粉絲還會為了維護偶像的聲譽而主動出擊。

在董宇輝爆火之後,網紅學者儲殷曾說,董宇輝是“90年代讀者文摘”的水準,一下子捅了馬蜂窩,遭到董宇輝粉絲的網暴,最終此次風波以儲殷的道歉告終。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此次身陷“小作文”事件,董宇輝出面回應稱,自己反對飯圈文化,也反對以“飯圈”名義污名化任何人。

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董宇輝所反對的飯圈文化,正是成就他、成就東方甄選的一股重要力量。

那些粉絲讨伐東方甄選的火力,絲毫不亞于一些明星藝人的粉絲——為了表達對董宇輝的支援,他們一度快要了攻陷東方甄選的評論區、友商的評論區。

在直播電商還沒火之前,恐怕誰都很難想象,人們會如此維護一個把商品推銷給自己的人。

02,去董宇輝化

那些金句頻出的小作文,到底是誰寫的,現在根本已經不重要了。

東方甄選、董宇輝和海量粉絲之間的穩定三角結構被打破,内部沖突公開化,其實是遲早的事情。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東方甄選賬号的幕後營運,說“小作文”是團隊而非董宇輝等主播創作,以此來向廣大粉絲邀功,它觸怒董宇輝的粉絲,這種沖突背後的一個核心議題是:

東方甄選到底是一家一定規模的上市企業,還是一個個人化的公司?為了讓自己的經營更加穩定和安全,它到底要在多大程度上淡化董宇輝的個人影響力?

在堆資本的造星模式下,所有的流量,集中在前台出鏡的主播身上,對頭部主播過度依賴,個人IP蓋過企業的品牌價值,這可能是直播電商行業讓很多企業頭疼的問題。

頭部主播流量大,曝光度高,可以貢獻巨大的帶貨成績,但高度依賴單一主播,風險也會不斷放大。主播說錯話出事被封殺,被競争對手高薪挖走,都會給企業經營帶來波動,甚至讓企業直接倒下。

李子柒的故事不用說了。那些知名度較高的主播,他們背後的企業或者MCN機構,為了維系長遠穩定發展,幾乎都在試圖削弱頭部主播的影響力。

比如,“帶貨一哥”李佳琦,在遭遇多次風波後,也在逐漸減少直播時長;因為偷逃稅被罰的曾經的“帶貨一姐”薇娅,早就轉型幕後,将更多的露臉機會讓給謙尋的其他新主播。

羅永浩和“交個朋友”的合作,在2020年的後期也逐漸減少直播場次,為“交個朋友”剝離羅永浩打下了基礎。

而瘋狂小楊哥的旗下,早就簽約、孵化了多位藝人,是以盡管像旗下的主播“紅綠燈的黃”,因為低俗惡趣味被封禁直播間,也并不影響業績基本盤。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事實上為了分散流量,形成多元化的生态,減少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風險,東方甄選在從抖音轉戰淘寶、自建APP之外,一直就在進行“去董宇輝化”的嘗試。

比如今年年初,東方甄選名下直播間“東方甄選圖書号”中,關于“宇輝力推”的個人标簽被去掉,東方甄選自營品牌牛排包裝上的“方臉老師”董宇輝形象也不見了……

03,保衛董宇輝的悖論

沒有董宇輝就沒有東方甄選,但隻有董宇輝的東方甄選,是十分脆弱的。俞敏洪要的是,離開了董宇輝,東方甄選也能夠跑起來,是以才要淡化董宇輝的個人影響。

它畢竟不是私人企業,而是需要對投資人負責的上市公司,需要有更多元化的增長路徑,來在資本市場上講故事。

而且據财報顯示,截至2023年5月31日,東方甄選的整體自營品及直播團隊人數,達到1103人。在董宇輝的背後,還有上千号幕後從業人員,他們的付出也希望得到認可。

是以,這次的“小作文”危機,很難說它的上演,是如CEO孫東旭說的那樣,隻是小編團隊“工作帶有情緒,溝通方式不恰當”,還是說就是東方甄選主動為之的一次“去董宇輝化”的輿論壓力測試。

換句話說,它不願哄着那些“丈母娘”了。隻不過,董宇輝粉絲們的高度粘性和忠誠度,讓東方甄選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流量反噬。

在粉絲們看來,是董宇輝,而不是那位“開會”訓斥網友的CEO孫東旭,那位參與新東方線上上市、教培行業巨變、東方甄選轉型的老兵,挽救了新東方。

那麼,“去董宇輝化”,不啻于否定董宇輝的價值,是一種不道德的過河拆橋。而變相曬董宇輝工資、教育網友的拙劣公關應對,直接火上澆油。

東方甄選内讧,董宇輝危險了

然而,“保衛董宇輝”也許是一個悖論。

當粉絲們越是用力過猛地維護董宇輝,去向東方甄選逼宮時,東方甄選的管理層,可能越會警覺地意識到,淡化董宇輝個人影響力的緊迫和必要。

現在最尴尬的,可能要數董宇輝了。他的處境不亞于被架在火上烤——沒有“黃袍加身”之意,但在粉絲心中,他的不可替代甚至功高蓋主了,而這恰恰又是上市企業東方甄選擔心的局面。

東方甄選和董宇輝,原本是互相成就,甚至沒有董宇輝,就很難有東方甄選的成功轉型。如今“東方甄選内讧”的熱搜,卻讓這段親密關系鬧得一地雞毛,着實令人惋惜。

這場“去董宇輝化”和“保衛董宇輝”的拉鋸,到底會如何進行下去?董宇輝未來會出走東方甄選嗎?也許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而盡管很多粉絲不願意看到,但一個必須面對的事實是,當粉絲們像飯圈一樣讨伐企業時,騎虎難下的董宇輝,将越來越被動,離危險越來越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