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大衣翻紅,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

軍大衣翻紅,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

也許細心的車友和網友已經發現,今年冬季有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軍大衣”走紅了,曾經被冷落了很多年的軍大衣,被高校裡面年青一代的莘莘學子捧紅了,按說現在的生活水準提高了,曾經風靡一時的軍大衣,也被人束之高閣了很多年,為何就又在年青一代中蹿紅了呢?

軍大衣翻紅,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

誠如一位女生所言:不是羽絨服買不起,而是軍大衣更有成本效益。

也有一位老外說:接地氣的軍大衣,東方的時尚戰袍。

更有一位男生發聲說:軍大衣還是軍大衣,但羽絨服卻變了味。

仔細想想也的确是這個道理,反觀現在的羽絨服,動辄大幾千甚至上萬元,已經有些脫離普通家庭的消費上線,變得不是那麼的接地氣了。從大學生捧紅“軍大衣”不難發現,年青一代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着變化。

軍大衣翻紅,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

反觀時下的新能源市場,相比傳統車企來說,不少新勢力都以“高價格”來定位自己的産品車型,動辄20萬元以上或者30萬元以上甚至是50萬起,以此來顯示自己高貴的身份和派頭,甭管市場反應如何,即使是連年虧損也要咬牙堅持,大有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英勇氣概。

反觀傳統車企發力新能源,走的就是比較接地氣的路線,主打實用但也靠成本效益,走量主力車型大都控制在20萬元以内,甚至有些車型也在10萬元以内,就像大學生捧紅的軍大衣,既實惠又實用,市場表現也是一路飙升,比如市場熱度較高的比亞迪秦家族和海鷗以及吉利銀河L7等。

軍大衣翻紅,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

衆所周知,汽車行業百年之變局之際,新能源領域中的内卷比較激烈,為了搶占市場制高點以及更多市場佔有率,競品之間呈現出針尖對麥芒的态勢在所難免。但是,從汽車市場反映出的行情來看,銷量最高的車型依然是親民意接地氣的産品,比如宋PLUS系列、長安CS75系列等。

反觀産品價格往死裡提升的新勢力,有幾個被消費者真正接受了了呢?比如高合汽車等,日前,有消息稱:華為與江淮合作,将打造能夠媲美邁巴赫的産品,一切的一切都要等到産品車型上市後,經過市場考驗後才知道。

軍大衣翻紅,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

說實話,中國市場并不缺少汽車品牌,但隻要接地氣且符合市場和消費者的預期,都是有機會勝出的,畢竟,白熱化的市場競争中這樣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五菱缤果、比亞迪海豚等;再比如氣勢高漲的長安啟源,以及捷途山海系列等,也都蘊藏着強有力的後勁。

說白了,汽車就是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隻要不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問題,售價在20萬元以内的車型,足以會滿足人們的日常用車了。再者就是家有餘糧心不慌,尤其是三年疫情讓大家感受頗深,省下來的錢還能夠提升家庭的物質生活,豐富你的業餘愛好。

軍大衣翻紅,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

閑話少叙,從軍大衣在大學生中走紅,某種程度上來說,新的消費理念正在年輕人身上發生改變,以價高來引領潮流的新勢力,很有可能也會返璞歸真。

今年冬天“軍大衣”在大學生中的走紅,或許就是提前給新能源車的未來打了一個樣,你說呢?

溫馨提示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檔來源網絡,歸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熱度,從細微變化解讀國内車市。更多精彩内容請檢視汽車行業比較有影響力的新媒體:車市速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