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股遭“三周連跌”!拐點将至?

引言:仿佛沒有懸念,汽車股連續第三周下跌;年關臨近,能否翻盤?
【要點提示】
· 第49周,汽車股整體繼續走弱,一周平均股價下跌2.83%,總市值降至5.82萬億;
· 新能源&智能化闆塊勉強上漲0.04%;
· 乘用車、經銷商、零部件和商用車集體下跌,跌幅分别為3.33%、4.22%、4.49%和4.59%。
12月第一個完整交易周,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烽煙四起,各大汽車上市公司陸續釋出11月銷量。可面對看似還算不錯的同比銷量資料,資本市場似乎并不買賬。這或許也與滬指跌破3000點,深證和恒生指數兜底有關。
本來還能給汽車股打氣的華為汽車概念,上周偃旗息鼓。9個漲停後,東安動力被打回原形。不過,随着國家再度放出氫能利好消息,部分相關汽車股蠢蠢欲動。
2023年第49周,《汽車K線》統計在冊的81隻汽車股繼續走弱,一周平均股價跌幅擴大至2.83%,總市值再縮水600億左右。
其中,上漲的個股僅15隻,占比不足兩成;正通汽車和宇通客車持平,餘下64隻個股普跌。
從總榜單來看,漲幅超過10%的個股僅3隻,即榜單前三甲,其中出自商用車闆塊的漢馬科技上漲16.48%,“锂業雙雄”贛鋒锂業H股和天齊锂業A股各上漲11.67%和10.9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贛鋒锂業A股、天齊锂業H股和雅化集團也表現相對較強,跻身榜單前六。
跌幅方面,五菱汽車下跌16%墊底;金龍汽車、一汽富維和美東汽車,跌幅超過11%;其餘個股,跌幅在10%以内。
以下,《汽車K線》将統計在冊的股票分為五大闆塊,逐一進行分析。
01 乘用車:蔚來“略高一籌”,華為概念股遇冷
2023年第49周,乘用車闆塊仍是大面積飄綠的狀态,一周平均股價下跌3.33%,闆塊市值降至3.24萬億元,約縮水500億左右。
具體來看,蔚來美股和H股分别上漲3.22%和2.39%,比亞迪H股和A股各上漲2.33%和0.76%,賽力斯上漲2.08%,已是該闆塊全部上漲的個股。
蔚來近期回暖,與其獲得獨立汽車生産資質,以及三季度業績“好轉”有關。
根據江淮汽車公告,旗下資産一包(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産及在建工程)和三包(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築物和裝置)被蔚來汽車收入麾下,作價31.58億元。
借此,蔚來可以結束由江淮“代工”模式,轉為獨立制造。蔚來CEO李斌預計,制造成本是以會下降10%。
12月5日,蔚來披露三季報,傳遞量、營業收入同比都有所增長,但淨虧損也同步擴大。
這或許也能一定程度解釋,蔚來雖不斷有利好,包括之前就換電業務與長安、吉利牽手,裁員降本,漲幅卻相對有限。長期來看,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蔚來,還是令人擔憂。
相較之下,比亞迪雖然股價表現不及蔚來,但在新能源汽車賽道遙遙領先,已是不争的事實,11月比亞迪傳遞30萬輛,年累計傳遞268萬輛。
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近日提議回購部分公司A股股份,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或減少注冊資本等;另外上周,交銀國際表示“看好”比亞迪,機構麥格理、裡昂均給予比亞迪H股310港元/股的目标價;而截至12月8日收盤,該股報收210.8港元/股,展現出企業側與資本市場的樂觀預期。
因華為聯合長安和江淮而被冷落的賽力斯,也有好消息。11月,賽力斯傳遞2.38萬輛,同比翻倍;其中AITO問界系列共傳遞新車1.88萬輛,AITO問界新M7傳遞新車1.52萬輛,連續兩個月傳遞破萬。
據官方披露,ATIO問界新M7自9月12日上市以來,兩個半月累計大定突破10萬,AITO問界M9預訂數量已經突破3.3萬輛,可謂未發先火。
跌幅方面,海馬汽車下跌8.49%墊底。消息面上,海馬汽車11月銷售汽車2001輛,同比減少22.77%;11個月累計銷售2.22萬輛,同比減少0.16%。
理想汽車和長城汽車兩家港股上市公司跌幅均超過7%,跌幅居前。長安汽車和江淮汽車各收跌4.38%和3.36%。
整體而言,華為汽車概念的熱度被時間沖淡,乘用車闆塊表現歸于平靜。
02 經銷商:“穩”即是赢
2023年第49周,汽車經銷商集團闆塊集體收跌,僅正通汽車一周股價持平。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美東汽車,本期再次領跌,跌幅為11.93%。
其實整體來看,該闆塊個股跌幅從不足1%到接近12%,已折射出汽車經銷商普遍面臨的嚴峻形勢。
汽車市場進入年末沖刺階段,不少汽車廠家宣布降價促銷,價格戰已然打響;同時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11月再次突破了60%的高點。
從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來看,11月這一數值為1.43,同比環比均有所下降,經銷商在加速消化庫存。另外,該協會測算11月底經銷商庫存總量在300萬輛左右。
「圖檔來源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年關将近,奮力一搏,不退步也許就已經值得慶幸。
03 新能源&智能化:“白色石油”大跌,锂業雙雄走高
2023年第49周,新能源&智能化闆塊較上周小幅回暖,飄紅個股數量增至8隻,其中锂業雙雄霸榜前四,其餘個股漲幅均在5%以内。
12月4日,碳酸锂期貨主力合約跌破10萬元大關;現貨價格方面,上海鋼聯同日資料顯示,當日電池級碳酸锂每噸下跌2000元,均價報12.95萬元/噸,也連續創下年内新低。
有機構表示,短期來看,部分前期減産的锂鹽企業開始恢複生産,疊加智利進口量大增,碳酸锂需求較為平淡,價格或加速探底。
面對“白色石油”大跌,贛鋒锂業表示将靈活調整産能規劃。
12月6日贛鋒锂業A股獲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1.81億,共有11個北向席位淨買入,其中摩根斯坦利淨流入1.33億。
同日,天齊锂業獲融資買入9.81億元,連續2日融資買入額增長率超50%,融資客在加大融資買入。
跌幅方面,億華通下跌8.58%墊底,另外當升科技、均勝電子的一周跌幅,均超過5%。
最近的氫能源成為熱詞,作為燃料電池行業龍頭企業的億華通卻意外“爆冷”了?
在日前舉辦的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氫能的未來前景受到廣泛關注,會議期間還釋出了《共建中國氫能高速行動倡議》,京津冀氫能高速場景釋出及啟動儀式也在大會期間舉辦。
未來京津冀三地将圍繞京津冀高速區域氫能綜合應用場景,打造綠色氫能應用示範标杆。
億華通在近日的投資者問答中表示,公司股價受到市場環境、宏觀政策、企業基本面等多種因素影響。截至12月8日收盤,該股報收49元/股,股價逼近52周低點(47元/股),令人匪夷所思。
04 零部件:止步10連闆,妖股“失靈”?
第49周,零部件闆塊僅東安動力飄紅,微漲0.26%,其餘9隻個股全部下跌。
之是以稱為“妖股”,是因為東安動力創造了連續9個交易日漲停的奇迹,放眼近幾年的汽車股市,牛股“舍我其誰”?投資者的瘋狂想象确實“法力無邊”。
不過12月6日,東安動力來了個“天地闆”。在此背景下,還能保住周度上漲已屬難得。
跌幅方面,一汽富維下跌11.94%墊底,精鍛科技下跌7.2%排在倒數第二,另外甯波華翔、玲珑輪胎兩家企業的跌幅,均超過6%。
其中一汽富維這兩周的表現有點兒像“過山車”。華為向一汽集團抛出的橄榄枝,讓一汽富維和一汽解放“平地起跳”,而後又迅速回落。
05 商用車:漢馬科技“一騎絕塵”,五菱汽車重新整理低
第49周,商用車闆塊僅漢馬科技上漲,且漲幅高達16.48%,領跑總榜單;宇通客車持平,其餘個股全部下跌。
具體來看,漢馬科技周内實作兩次漲停,直接助推了股價走高。截至8日收盤,該股報7.28元/股。
消息面上,12月5日,漢馬科技新增“氫能源”概念。漢馬科技在投資者問答中表示,目前已有氫燃料車型産品進入國家工信部公告目錄,但尚未形成批量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11月,漢馬科技銷售中重卡858輛,同比上漲153.1%;1-11月累計銷售6955輛,同比上漲33.11%。其中,醇氫動力系統11月銷售361套,年累計銷售2580套,同比均大幅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産業進入發展提速關鍵期。1-11月,大陸累計生産燃料電池汽車5261輛,同比增長35%。在技術方面,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下降到每千瓦3000元,比2020年降低80%。
随着技術不斷成熟與市場規模擴大,氫能商用車市場,未來可期。
跌幅方面值得一提的是五菱汽車,大跌16%,且8日收盤價重新整理52周最低0.42港元/股。
五菱汽車最近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因一紙律師函和道歉視訊火爆網絡,實在不是明智之舉,還是研究研究怎樣重回銷量“快車道”!
Views of AutosKline:
俗話說,人生繁華三千,看淡即是雲煙。
連續幾周表現平平的汽車股中,也時不時出現“黑馬”,但路遙才能知馬力,真正的牛股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後附:《2023年第49周股價漲跌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