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外放電成本不高,為什麼除了比亞迪之外,其它車型都舍不得配?

對外放電成本不高,為什麼除了比亞迪之外,其它車型都舍不得配?

過去半年,我買了三台電動車,分别是ID.3、啟源A07、AION S MAX,其中隻有啟源A07做到了全系标配對外放電,其它兩台車都沒有對外放電功能。

ID.3是一台定價16萬以上的車型,AION S MAX指導價16萬的車型也都沒有配備這一功能。

對外放電成本不高,為什麼除了比亞迪之外,其它車型都舍不得配?

對外放電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配置,有很大一部分人群需要這個配置,當下絕大多數的電動車,電池包容量都超過了40kWh,一部分車輛的電池包容量甚至超過了70kWh,巨型電站可以支撐使用者在戶外用電,遇到停電情況緊急照明完全沒有問題。

總而言之,有對外放電功能的産品能将EV純電動車的價值進一步壓榨出來。

比如說用一個小型電磁爐、戶外電鑽、切割機這種3kW以下的裝置,完全省去了尋找電源的繁瑣,一台車就能夠解決問題。

對外放電成本不高,為什麼除了比亞迪之外,其它車型都舍不得配?

有對外放電這一配置的車型,其實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買電動車必選的配置之一,如果沒有,使用者有可能會放棄,當然目前有外接裝置,但購買成本也需要高達2000元左右,一些車型未适配的甚至連購買的資格都沒有。

對外放電分為兩個闆塊,一個是V2L,就是普通的給家用電器供電,一般都在6.6kW以内,另一個則是更加炫酷的V2V,也就是外放電給另一台車充電。

前兩天,五菱事業部副總想做調研,問問使用者是否需要對外放電這一功能。

對外放電成本不高,為什麼除了比亞迪之外,其它車型都舍不得配?

評論區沒有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對這個功能有很大的争議,一部分人需要,另一部分人不需要,這是一件好事兒,說明V2L配置正在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之是以有人不認可,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對這個功能沒需求。

但總有人對這個配置是有需要的,就比如說有人喜歡開手動擋,這不意味着自動擋就沒價值。

車企不配備V2L這一配置,核心關鍵是成本會增加,直流電、交流電是需要DCAC轉化的,充電機和放電機的成本不低。一部分企業認為對外放電沒用,是以直接砍掉這個配置。

對外放電成本不高,為什麼除了比亞迪之外,其它車型都舍不得配?

目前全品牌配備對外放電功能的可能隻有比亞迪了。

比如說在最便宜的海鷗上,也配備了對外放電功能,3.3kW對外放電功率已經足夠用,但很多更貴的車型還無法做到。

原因不難分析。

對外放電成本不高,為什麼除了比亞迪之外,其它車型都舍不得配?

一方面,比亞迪更懂得使用者的需求點是什麼,對外放電能夠幫助一部分使用者群體打開新世界大門,體驗感一旦出現就無法拉回,另一方面,比亞迪龐大的銷量能夠有效均攤生産成本,集體采購的價格更低。

很多企業知道對外放電是一個加分點,但很遺憾,成本拉不住隻能選擇放棄,自然也會流失一部分使用者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