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搶跑一年的三隻松鼠,給降價的良品鋪子做了個錯誤示範?

搶跑一年的三隻松鼠,給降價的良品鋪子做了個錯誤示範?

搶跑一年的三隻松鼠,給降價的良品鋪子做了個錯誤示範?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向善财經

11月底,良品鋪子突然宣布了17年來首次最大規模降價,門店在售300餘款産品會員價平均降價22%,最高降幅達45%。

或許是順應了目前的低價消費風向,又或者是讓外界看到了品牌零食對于量販零食們的反擊,是以在良品鋪子降價消息傳出後,其股價不降反增,直接從11月30日收盤的19.38元猛增至12月5日的24元,整體漲幅達23.84%

如此看來,此次良品鋪子降價是件對品牌、對消費者和投資者都皆大歡喜的好事。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要知道,此次良品鋪子的大規模降價,就意味着其品牌高端化戰略基本算是失敗了。另外,當品牌零食界的“老大哥”良品鋪子都宣布降價的時候,來伊份們跟還是不跟呢?

當然,比良品鋪子們更尴尬的還要屬三隻松鼠,去年年底都喊出了“高端成本效益”戰略,但股價卻一直表現平平,直到最近蹭上了良品鋪子“降價”的熱點後,才跟着收獲了一波市場爆發,在三個交易日内,每股收盤價從同期的18.82元增長到了20.03元。

也就是說搶跑了一年的三隻松鼠,還不如直截了當地宣布大降價的良品鋪子跑得遠、跑得更有用,提前加碼的高端成本效益戰略也似乎沒能業績層面,給三隻松鼠帶來實打實地成長估值改善……

是以基于此,本文将從以下兩點展開分析:

一、為什麼提前搶跑的三隻松鼠,反而不如良品鋪子降價的“聲音”大?

二、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們殊途同歸的成本效益戰略,是為了應對量販零食們的進攻,但從高端品牌到俯身降價真的能對零食很忙們有效反擊嗎?

“起大早”的三隻松鼠,怎麼被“趕晚集”的良品鋪子帶飛了?

對于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同樣的“降價”,但卻收獲到不同的資本市場反應,向善财經認為可能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在“降價”表現形式上的不讨巧。

與現在良品鋪子們直接宣布大規模降價不同,彼時三隻松鼠推出的“高端成本效益”戰略本身就處在一種不确定的摸索中,可讓利空間也幾乎不可預料,整體就相當于給消費者和資本市場在紙上畫了個餅,并告訴大家這個餅以後能吃飽,這對于一向追求确定性的投資者們來說自然是無法接受的。

二是在轉入高端成本效益路線後業績表現上的持續承壓。

從客觀來講,現在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們的股價飙升本質上和炒概念、炒趨勢并無差別,市場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真正能夠撐起長遠投資想象力的,還是要看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們的業績有沒有改善。

然而在這方面,從去年年底開始發力高端成本效益的三隻松鼠,在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并沒有出現想象中的以價換量,反而同比下滑了14.07%。至于歸屬淨利潤雖然同比增長81.42%,但卻是降本增效“省”出來的。

天眼查APP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三隻松鼠的營業成本為34.48億元,同比下滑了10.74%。至于三費方面,同期,三隻松鼠的銷售費用為8.24億元,同比下滑31.57%;管理費用為1.63億元,同比下滑17.39%;研發費用為0.187億元,同比下滑34.45%。

在三費+營業成本+其他零星費用共同減少的情況下,三隻松鼠的營業總成本達到了44.89億元,整體卻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5.8%,超過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降幅,那麼對應的利潤自然就“省”出來了。

至于三隻松鼠的高端成本效益戰略效果為什麼不明顯?關鍵原因就在于其整體依然采用的是代工生産模式,即便局部的夏威夷果等堅果品類實作了從原料到自建工廠等供應鍊優化,但對于超1000個SKU的三隻松鼠來說,其能擠出來的市場讓利空間依然有限,是以高端成本效益戰略就很難有效地反映到業績層面……

三是做高端品牌還是做低端市場的糾結心理在影響。

對于三隻松鼠的高端成本效益戰略,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曾直言道,所謂的高端成本效益,其實就是一個沖突體。高端怎麼走成本效益、高成本效益怎麼去走高端?

對此,在綜合了三隻松鼠多方回應來看,向善财經注意到“高端”是指高品質産品。就像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解釋的那樣:低價是消費者的普遍基礎需求,但人們對零食品類需求的第一特性是好吃,要解決“好吃”這一特性,零售商供給角度則需要做到品質高……

是以,即便現在三隻松鼠已經走上了成本效益路線,但“高端”形象卻依舊是其舍不得脫下的品牌“長衫”。畢竟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高端品牌人設,現在放棄确實有點可惜。而且從長遠來看,品牌從高端下滑到低端容易,但未來想要從低端再走到高端市場恐怕就難了。

或許正因如此,良品鋪子也似乎一直存在着類似的糾結心理。最直接的證明是,抛開三隻松鼠超前一年的轉型不談,從今年以來電商平台們紛紛推出百億補貼,京東重回低價,阿裡重心回到淘寶,到鐘薛高推出低價子品牌,再到以低價優勢崛起的拼多多市值一度超過阿裡,無不诠釋着消費風向的變化,低價才是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但在這種情況下,一向嗅覺敏銳的良品鋪子最近才宣布降價,即便是抄作業,抄的似乎也過于緩慢了,這就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其過去一直在追求的高端零食品牌形象。

除此之外,與三隻松鼠和章燎原明确的全品類、全管道實施高端成本效益不同,目前良品鋪子旗下有近1600個SKU,但此次隻針對其中300款左右的産品進行降價,并且有媒體指出這部分降價調整還主要集中線上下門店。

重重限制之下不難看出良品鋪子對于走低價還是走高端路線的糾結。

不過無論是那種,在此次良品鋪子降價如此備受關注的背景下,如果之後其還不能扭轉業績頹勢,那麼現在過熱的市場情緒可能都會在彼時變成一盆盆迎面而來的涼水,澆滅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們的投資想象力……

零食界的京東和拼多多:從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到零食很忙

再回到良品鋪子大規模降價的競争視角來看,從主打高端品質零食,到為了抵禦量販零食們,而選擇逐漸轉向成本效益路線,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們的這一套随機應變和對消費者第一特性需求的立場差異,其實很像電商領域的京東與拼多多之争。

就比如零食很忙等量販零食玩家們,對目前消費者的需求洞察是便宜低價為先——品質靠後,是以其目标群體:下可以是低端收入人群,上可以是受經濟環境影響、資産貶值縮水而變得價格敏感的中産消費者,消費群體更全面多元化,市場抗風險能力也更強。

從客觀來講,這不就是拼多多模式嘛。特别是對于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拼多多的答案一直都是低價。這個次元的優先級和現在的量販零食們一樣,甚至都超過了産品的品質、品類的豐富度以及物流的時效性等關鍵性電商元素。

但在這方面,三隻松鼠和京東們卻有着不同的消費洞察,即以高端品質為先——低價靠後。就像現在已經被迫走上了成本效益、降價路線的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們,卻依然要創造一個沖突的“高端成本效益”戰略名号,主要瞄準的還是那部分中産及以上群體市場。

隻不過,從拼多多的經驗和視角來看,當下零食很忙們的消費者容錯率可能會很高。畢竟足夠便宜,也沒有品質偶像包袱,是以即便消費者低價買來的零食可能略有瑕疵,但如果整體還算不錯,那麼就屬于超心理預期了,是以白牌商品也能在量販零食店占據一席之地。

但是相對的,京東或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們的低價路線可能就不那麼好走了。一是容易傷害到過去買貴的老粉絲,二是有品質包袱,以往京東或良品鋪子們的高端路線,使得消費者對其天然有着很高的心理預期。是以盡管現在價格略有下滑,但如果産品同樣略有瑕疵,那麼消費者恐怕還是會對京東和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們産生很大的不滿。畢竟兩者的品牌調性擺在那裡,幾乎無法否認……

除此之外,從更長遠發展來看,良品鋪子、三隻松鼠或京東們未來能做的隻有讓貴的便宜,但是趙一鳴們卻可以像拼多多一樣通過篩選優化供應鍊,讓現在便宜的産品未來變的更好。這兩者乍一看似乎殊途同歸,但背後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消費心态。

舉個誇張點的例子,此前曾流行過勞斯萊斯五元代金券的熱梗,但是别說五元,就是五千、五萬元代金券,對大部分買不起勞斯萊斯的消費者來說還是買不起,對能買得起的人似乎又不在乎這點代金券。

可如果你說讓五菱之類的國産車在便宜的基礎上變得更好,那麼我相信肯定會有很多人選擇用腳投票。這其實就應了拼多多創始人黃峥曾經說過的那句:“消費更新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 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

當然,如果現在良品鋪子和三隻松鼠們真的能把所有品類的價格都降下來,且品質不變的話,那麼未嘗不能實作對量販零食們的反圍剿。但可惜,一方面前邊提到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們的代工生産模式,就決定了其很難在不改變品質的前提下,短時間内實作全品類、全管道大降價;另一方面就是利潤問題,如果按照三隻松鼠們的說法,讓利空間來自供應鍊優化,那麼壓縮成本就單純是為了降價,而不會明顯改善利潤空間。

可問題是,搶跑“高端成本效益”戰略一年,且在今年前三季度大幅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現在三隻松鼠淨利率僅為3.7%,而第三季度更是隻有0.95%,已經接近虧損的生死線。

如果未來量販零食們選擇進一步跟進價格戰的話,那麼三隻松鼠們或将陷入營收持續增長,盈利長期虧損的尴尬境地,同樣很難帶動資本市場的投資信心……

總而言之,對消費分層和消費趨勢走向側重點的不同,使得現在拼多多和京東拉開了超千億的市值差距,甚至還實作了對阿裡的超越。是以放到零食界,即便現在良品鋪子、三隻松鼠們也開始像京東淘寶模仿拼多多的百億補貼那樣發力成本效益路線,但是從品牌品質包袱到生産模式限制,再到改善業績的緊迫等因素,都使得三隻松鼠們很難全面沖破量販零食玩家們的市場包圍。

畢竟,在時代大勢面前,一切技術面,什麼天量天價,各種背離,幾乎如土雞瓦狗般不值一提。

如果三隻松鼠們不能全面适應目前的低價消費潮流,那麼未來就未嘗不會被時代所淹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