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文/婷媽

在育兒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的情況。

有些家長會選擇用吼叫的方式來糾正孩子的行為,然而這種方式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會适得其反,讓孩子更加叛逆。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這是因為,大吼大叫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緒,而不是了解并接受我們的訓示。

那麼,有沒有一種更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呢?答案是肯定的。

以下就是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比簡單的大吼大叫要有效得多,家長們不妨試一試。

第一步:保持冷靜

首先,我們需要保持冷靜。

當孩子做出我們不希望看到的行為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生氣和失望。

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大吼大叫,那麼我們就可能會錯過教導他們正确行為的機會。

是以,無論何時,我們都需要努力保持冷靜,以便我們可以以理智和耐心的态度來處理問題。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例如,如果孩子在飯桌上打鬧,我們可以選擇暫時離開餐桌,等自己冷靜下來後再回去處理這個問題。

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在情緒化的狀态下對孩子進行無意義的吼叫。

第二步:設定明确的規則

其次,我們需要設定明确的規則。

孩子們需要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這些規則應該是明确、簡單、易于了解的。

同時,我們也需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他們違反了這些規則,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例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在飯桌上打鬧,那麼你就不能吃飯。”

這樣的規則既簡單又明确,孩子也容易了解。

第三步: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第三,我們需要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們需要解釋為什麼某個行為是錯誤的,以及我們希望他們如何改正這個錯誤。

同時,我們也需要聽取孩子的觀點和感受,讓他們知道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了。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例如,我們可以說:“我知道你可能覺得無聊或者生氣,但是打鬧是不對的。你可以告訴我你的感受,我們可以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樣的溝通方式可以讓孩子感到被了解和尊重,進而更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

第四步:提供合适的指導

第四步是提供合适的指導。

我們需要教孩子如何正确地行事,而不僅僅是告訴他們“不要做某件事”。

我們可以通過示範、指導或者提供資源等方式來幫助他們學習新的技能和行為。

例如,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在飯桌上表現得體,我們可以教他們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安靜地吃飯等等。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通過這樣的指導,孩子不僅可以學會正确的行為,而且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五步:給予積極的回報

最後一步是給予積極的回報。

當孩子做得好時,我們需要及時表揚他們。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也可以鼓勵他們繼續保持良好的行為。

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表揚的方式和内容,確定它們是具體、真誠和适當的。

例如,如果孩子能夠安靜地吃完飯,我們就可以說:“你今天吃飯的時候真的很安靜,我很高興。”

家長越吼孩子越不聽話,5步走,比吼管用太多,家長不妨試一試

這樣的表揚既具體又真誠,可以有效地激勵孩子繼續保持好的行為。

總的來說,與其簡單地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如采取上述五個步驟來引導他們。

這五個步驟不僅可以幫助孩子了解并接受我們的訓示,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以我們在實踐這些步驟時可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記住:作為家長,我們的目标不僅是讓孩子聽話,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成長為有責任感、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圖檔來源網絡)

我是@婷媽alan,國家認證育嬰師、家庭教育講師,緻力于小故事中分享育兒經驗,歡迎關注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