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幅超200%!900億債務重組成功,融創成功“上岸”?
孫宏斌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
10月20日晚,融創中國釋出了一則公告,公告稱,司的境外債務重組各項條件已獲滿足,并于當日正式生效。
這就意味着,融創的境外債重組已經全部完成。
據悉,融創此次債務重組,将化解其約900億元的債務風險。
根據資料顯示,重組完成之後,債權人現有債務将被置換為新票據、強制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債券、融創服務的股票,分别對價57億美元、27.5億美元、10億美元、總計約為94.54億美元。

同時,占融創服務總股份的14.7%的現有融創服務股份已經轉至有關計劃債權人的賬下,而相關債權人也解除及免除相關債權申請索賠約為7.75億美元。 此次轉讓完成之後,融創中國持有融創服務股份下降至49.7%,轉讓完成之後,融創服務依舊為融創中國的附屬公司。
融基顯示,兩項合計約為102.25億美元。
此次重組完成之後,融創也成為了第一家完成境内債務和境外債務的頭部房企。
侃見财經認為,此次完成重組對融創而言意義重大,對于所有房企而言,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首先,從經營方面而言,此前因為流動性壓力給融創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風險以及問題,是以融創可以集中精力去保交樓以及全力回款,排除了債務問題帶來的經營性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截止今年年中,融創的土儲貨值約為13900億元,其中超過70%位于一二線城市,這也極大的提高了融創的抗風險能力。
根據相關報道,9月初,鄰近北京朝陽公園的融創壹号院開盤,現場認購達169套,均價超3000萬,總認購金額當天約為56.2億元,這個數額能排進今年北京地産銷售項目的前五,可見融創的項目回款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此外,上海董家渡、黃埔亞龍,北京融創壹号院、上海未來金融城,這幾個項目未售貨值就有1500億元左右,潛力巨大。
其次,化債的完成,意味着融創中國在未來兩年至三年的時間裡沒有剛性的還款壓力,而融創也能借此得到喘息的機會,穩定基本盤和現金流,努力使公司回到正軌上來。此外,除了外部環境的因素,孫宏斌本人以及管理層的努力也是此次融創能夠化債成功的重要因素。
那麼,化債成功之後,融創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第一,就是努力的複工複産,對于之前停工的一些項目,要盡快的開工,保證已售房産的按時傳遞,穩定購房者的信心,給外界營造一個負責的形象,讓購房者放心買房;
第二,盡快盤活一些停滞不前的項目,加快回款速度,努力讓公司的現金流回正,讓公司經營實作正向循環。
第三,盡快的恢複市場的融資能力。從目前地産企業的情況來看,盡管大部分企業處境已經得到改善,但是市場融資的這條通道依然是不暢通的,而依靠項目回款的速度相對較慢,是以如果能恢複市場融資,那麼融創走出“困局”的速度将會大大加快。
綜合而言,融創此次化債,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此後,随着一些一二線城市的項目傳遞,融創走出底部的機率将會大大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核心依舊是保交樓,這就意味着融創的現金流相對依然比較緊張。是以我們認為,還需要持續注意融創未來的傳遞資料以及現金流情況。
受到融創化債成功的影響,11月21日,其帶領内房股闆塊大漲,融創盤中漲幅超26%,收盤回落至12.02%。統計顯示,自八月底至今融創中國的漲幅已超過200%。